恩進士什麼樣的進士呢?探訪古村裡的恩進士住宅,為你揭秘

2024-01-13     關山聽風

原標題:恩進士什麼樣的進士呢?探訪古村裡的恩進士住宅,為你揭秘

前段時間,閒暇下來後,應一位民俗文化愛好者之約,前往他最近發現的一處傳統古村落觀光,聽說那個古村內還保存了一座完整的進士宅,我一聽就來了興趣,應約前往。

古村黃昏

到達這處古村的時候,已近黃昏,天色漸漸暗下來。我們為了參觀這個村最重要的點,也是我最感興趣的點,就直奔進士宅。

行走在古村蜿蜒的巷道,巷道鋪了水泥,但掩蓋不了原來鋪就的青石板。

這種路面雖然滲入了部分現代建設材料,但古老的氣息依然撲面而來,畢竟,古村還居住著村民,村民改善自己的交通條件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就是這樣,比起現在一些古村古鎮的古巷道、古街道,要更古老一些。

那些古巷道、古街道為了旅遊開發,新鋪了花費不菲,用機械加工出來的青石板,一看各地所有開發過的古村古鎮的古巷道、古街道都同質化了。這種普遍做法,與修舊如舊的原則大相逕庭。

古村古井

如果不是還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築,顯現出它們的歷史滄桑,這種古村古鎮確實讓人懷疑,是不是這個地方又有了一個人造的景點。

今天我們來到的這個古村,是一個沒有開發的古村,當然就沒有這種開發性的破壞,至少我們還能看到大部分古村的原始面容。

到達進士宅院的大門前,只見大門緊鎖,透過兩扇門的縫隙,看到四合院內的天井裡,長滿了雜草,比人還高,看來這個院子很久沒有人住了。

門上貼著的標牌,有房屋主人的姓名,備註欄為「閒置房」。

大門上掛的進士牌匾還在,書有藍色的「進士」兩個大字。但仔細看是,不免讓我有點失望。

進士宅大門恩進士牌匾

我的那位朋友,此時找來一位當地上了年紀的老鄉,詢問這位進士「進士」的姓名,當了多大的官。我向他不停地使眼色,他好像沒有理會,好在那位老鄉也講不出所以然,有點悻悻然,也有一點失望。

離開進士宅的路上,我告訴那位朋友,掛這塊牌匾的所謂「進士」,不是正式的進士,也就是這個人不是會試和殿試錄取的進士。

我打開手機拍攝的圖片給他看,告訴他,這塊牌匾上的「進」和「士」之間,還有一豎行小字,最上面的一個字是「恩」字,下面的字給塗抹掉了,看不清楚。

進士宅左側門

會試和殿試錄取的進士,牌匾是由朝廷統一製作,或者由朝廷統一製作格式,由地方官府製作。正式進士的牌匾的格式,豎行小字在「進士」兩個字的兩邊,註明牌匾是何人何時製作的,哪年哪月某科和名次,「進士」兩字中間是不插入字的。

古代對科舉考試中榜的人有嚴格的授牌匾,只有通過殿試錄取的,即賜進士及第、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的人才能授牌匾,但到了清朝時,這種制度有些鬆動,士子可以別的途徑可以得到「進士」牌匾。

這種不是通過會試和殿試錄取的,也可能掛「進士」牌匾,有以下幾種:恩進士、歲進士、鄉進士。實際上,鄉進士即鄉貢進士,也就是舉人,比貢生強一點;歲進士就是貢生,比秀才強一點;恩進士就是恩貢生,比秀才強一點;明經進士即貢生,明經是清代對的貢生別稱。

進士宅右側門

除了鄉進士是正式考取的舉個,有機授官職外,歲進士、恩進士、明經進士實際上就是貢生,不能授官職。清代的朝廷為了照顧那些屢試不中舉的秀才,給一個貢生讓他們當一下,算是安慰。實際上,說得好聽一點是雅稱,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假頭銜,其匾牌可出現在住宅大門、祠堂、墓碑、家譜之上,但是,正式文書之中是絕對不能用的。

清朝為了拉攏士子,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一種安慰;二是迎合士子的虛榮心,讓他們能夠在地方和家族有面子;三是鼓勵專心科考,即使考不上也可獲得虛榮,可在鄉里顯擺一下。

我這位朋友聽我這樣一下,也就明白了,為什麼他從老鄉的口中得不到這位「進士」的官銜,看來當年,這個連做官的資格也沒得到,卻得到了這樣一個虛名頭。

進士宅已經破敗的正屋屋頂

我們在回程的路上,談到一些古村古鎮的開發,當地花了大筆的資金,對把一些古村古鎮進行改造,結果遊客不買財。實際上,這是對古村古鎮的變相破壞。這些開發,與清代的歲進士、恩進士、明經進士這樣的假名頭,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期插圖由筆者在所探訪的古村拍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4a6c8345f8b6cacaa6f9a5cf65e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