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教同行 共護成長

2024-05-31     最高人民檢察院

攜手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法治艷陽天

——最高檢加強檢教合作

深化未成年人保護綜述

「抓好專門教育是功在當下、利在長遠的重要工作。檢察機關作為專門教育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協同推動專門學校建設既是責任也是義務。要認真落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專門學校建設和專門教育工作的意見》,立足檢察職能,在矯治評估、觀護幫教、法治教育、分級分類矯治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推動專門學校更好堅持『學校』定位、立足『教育』屬性、發揮『專門』功能,做實『精準』矯治。」這是2024年5月23日至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在湖南調研期間,到長沙市新城學校調研時的話語。窺一斑而見全豹,最高檢黨組一以貫之加強檢察機關與教育行政部門溝通協作的畫面躍然紙上。

從建立教職員工准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制定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工作規定推動平安校園建設,到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建設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實踐示範基地,再到建立涉案未成年人控輟保學協作配合機制,雙方合作範圍不斷擴展、內容不斷深化、成效不斷顯現。

未成年人保護絕非一家之事。最高檢黨組提出,以檢察履職的司法保護推動形成「六大保護」合力。最高檢與教育部長期以來的密切協作,就是增強保護合力的一個具體實踐。

將有「前科」人員

擋在校門外

時間拉回到2018年10月,最高檢從一起教師強姦、猥褻兒童抗訴案出發,通過走訪調研、分析發案原因,從訴源治理角度向教育部發出最高檢第一份有關社會治理的檢察建議,即「一號檢察建議」。教育部積極回應,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進一步加強預防性侵安全教育、教職員工隊伍管理、安全管理規定落實、預防性侵協同機制構建、學校安全督導檢查等工作。

師者如光,微以致遠;師者若水,潤物無聲。守護校園凈土,保護未成年人的安全,把好教師選聘關是一項重要工作。

2020年5月,浙江省餘姚市檢察院協助教育部門,對某中學23名擬錄用教職員工進行入職查詢,發現王某曾猥褻兩名未成年女學生,最終王某未被錄用。

這是關於入職查詢的基層探索,也為頂層設計提供了實踐借鑑。最高檢、教育部、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建立教職員工准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見》,要求學校新招錄教職員工或者認定教師資格前,應當進行性侵違法犯罪信息查詢。

在此基礎上,2023年,教育部先後印發《關於推開教職員工准入查詢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校外培訓機構從業人員准入查詢工作的通知》,推動准入查詢全覆蓋,把好從業人員入口關。

「如果有個曾經犯罪的人每天在孩子身邊,我們家長心裡怎麼能踏實?」北京市房山區的安女士非常贊成這項工作,認為是給家長吃了一顆「定心丸」。

及時發現隱秘的罪惡

2021年11月25日,張某在臨時擔任游泳助教期間,以觸摸隱私部位等方式對4名9周歲至10周歲女童進行猥褻。班主任老師發現後果斷報案。

2022年3月9日,上海市長寧區檢察院以涉嫌猥褻兒童罪對張某提起公訴,並建議對其依法適用從業禁止。同年8月18日,法院以猥褻兒童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禁止其從事對未成年人負有教育、訓練、看護等特殊職責的職業。

這是落實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一個事例。

針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發現難、發現晚的問題,最高檢、教育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意見(試行)》,要求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工作中發現未成年人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臨不法侵害危險的,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舉報。

在最高檢、教育部等部門的推動下,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強制報告制度、入職查詢制度上升為法律規定。

「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往往具有隱蔽性。老師、醫護人員及社區工作人員在發現未成年人受侵害後如果能及時履行強制報告義務,就能有效緩解此類案件發現難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聊城市實驗中學副校長竇延麗告訴記者,強制報告制度讓老師的責任感更強,也更加關注可能出現的侵害未成年人的情形。

強制報告制度實施以來,檢察機關在推動制度落實上持續用力,對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每案必查」,做實跟蹤監督和反向審視。2023年通過強制報告辦理案件3700餘件,對不予報告的督促追責557人,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我們就是要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案例,向社會傳遞這樣一個信號:如果不主動履行強制報告義務將會被真問責、嚴追責,真正讓強制報告制度『長出牙齒』。」最高檢第九檢察廳負責人介紹。

落實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

2023年11月30日下午,應勇從北京四中校長馬景林手中接過聘書,正式受聘為北京四中法治副校長。

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並不是「掛名」。最高檢與教育部聯合印發的《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工作規定》,對法治副校長的工作職責進行了規定——不僅要開展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還要協助學校建立完善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校園欺凌等工作機制,將司法保護融入學校保護。

目前,全國已有4萬多名檢察官在近8萬所中小學校擔任法治副校長。

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推動法治副校長工作高質量發展,2023年9月,最高檢部署全國檢察機關在開學季開展以「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主題的法治進校園專項活動,取得良好效果。

將法律知識送進校園的同時,檢察機關也在思考:如何和教育部門一起,在打造「帶不走」的法治教育——共創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上下功夫。

2023年11月29日,應勇與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共同為全國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實踐示範基地暨最高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在最高檢、教育部等部門的共同推動下,各地檢察機關會同教育部門建成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實踐基地2100餘個,強有力的示範引領讓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步入穩健發展快車道。

建設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實踐基地不是目的,用好才是關鍵。記者在該基地參觀發現,基地通過做任務、闖關、密室逃脫等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教育引導孩子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破解義務教育

「隱性」輟學困境

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有些涉案未成年人處於事實輟學狀態,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是造成違法犯罪發生的重要原因。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2023年12月,最高檢、教育部再度攜手,聯合印發《關於建立涉案未成年人控輟保學協作配合機制的意見》。《意見》下發後,各級檢察機關和教育部門高度重視,並在實踐中嚴格落實。

李某和肖某為更換新手機,採取拉車門、撬儲藏室的方式連續盜竊3次,竊得煙酒及現金共計3.7萬元。因肖某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山東省某縣檢察機關依法對肖某作出不起訴決定;以涉嫌盜竊罪對李某提起公訴後,法院以盜竊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

檢察官辦案時發現,李某作案時是初中三年級學生,雖建有學籍檔案,但長期不在校學習,處於事實輟學狀態。隨後,檢察機關將李某失學情況、辦案情況及時通報李某所在學校和同級教育部門,並歸納辦案中發現的在校生消費觀偏差和事實輟學等類案問題,向教育部門制發檢察建議。

教育部門對此高度重視,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知識普及,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消費觀和價值觀。同時,責成學校與事實輟學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溝通。針對厭學、經濟困難、因傷病不具備學習條件等不同情況,採取興趣導學、扶貧控輟、定期補課等方式,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權。對具備返校條件卻拒不返校的,對監護人進行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

檢察機關與教育部門的合作並未止步於辦理具體案件,還將目光放在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上。2023年4月,教育部、最高檢等17部門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接下來,檢察機關將繼續與教育部門凝聚工作合力,落實、抓好現有的各項保護未成年人制度,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艷陽天。」最高檢第九檢察廳負責人表示。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記者:崔曉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407f7a8e682270007854ea1098306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