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人的岩茶觀

2023-10-09     小陳茶事

原標題:一位年輕人的岩茶觀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國慶的某天,出去喝茶。

和幾個朋友被邀請到一處位於半山的茶室。

款待我們的是一個00後大男孩,戴著黑框眼鏡,茂密濃黑的短髮,看起來文靜有禮。

閨蜜瑩老師有些狐疑,這樣的男孩不應該一手捧著可樂,一手操作手機遊戲嗎?怎麼會喜歡喝茶?還敢約老茶客的茶局?就不怕被挑毛病麼?

我搖頭制止了她的瑕想。

既來之,則安之,靜觀其變。

大男孩子彬彬有禮帶著我們走進一間設計精良的茶室。

主泡台後是一面大大的落地窗,窗外美景一目了然,尤其在半山腰,隨處一瞥都是景致。

桌上擺的幾泡茶也有點意思,雖然不能免俗,寫著都是「馬肉」、「老叢」之類的茶名,但是細看茶葉出處,倒是正經的馬頭山場主人家的茶,恰好是我們認識的。

茶室擺設、泡茶器具、品茶環境,包括茶品都沒問題,現在,且看這個大男孩如何沖泡,以及他對岩茶有何見解。

《2》

整個溫杯、沖泡、出水、分茶的過程,他都做得有條不紊,動作規範大氣,屏息聚神。

最重要的是,一招一式都充滿了對岩茶的尊重。

我們都對他讚嘆不已。

據說他的茶學老師是自己的父親。

父子倆每年都會去幾趟武夷山,到我們認識的那個馬頭山場主人家裡拜訪學茶,日常喝的茶也都出自這個山場主人。

不禁羨慕這位年輕人喝岩茶的起點之高——有愛茶且財力不錯的父親的引路,他小小年紀便能接觸到山場正又工藝佳的核心好茶。

而且,經過這一番與茶有關的日常薰陶,他的舉手投足間,比同齡人更多了幾分周到妥帖。

與他相熟的一位朋友私下評價他,情商特別高。

李麻花調侃,嗯,原來「喝岩茶還能養情商呢!」

《3》

喝茶初始,他先挑選了一款馬頭岩肉桂沖泡給我們品嘗。

據說這是他最喜歡喝的一款肉桂,喝完之後心情特別好,所以要把它放在最先來泡。

以00後的年紀,喜歡的岩茶風格應該不會是傳統工藝的岩茶——那種把火功焙高放置隔年來喝的傳統岩茶,會讓他感覺不夠張力,且缺乏靈性。

我猜想,他喜歡的茶是富有年輕活力,而這必須是當年的茶:香氣乾淨清透,有花香果香,茶湯細膩絲滑,苦澀感弱,到尾段能轉甜。

馬肉沖泡出來,與我猜想相差無幾。

因為是肉桂,更多了幾分烈性。

也對,少年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能喜歡肉桂在口腔里散漫開來的濃烈與清苦,就像他喜歡煙草里尼古丁的苦澀感一樣。

他說,如果是早上沖泡這款馬肉來喝,絕對是提神醒腦,心情開闊的一天。

這泡茶確實,不僅是因為他請我們喝茶的這份誠意,更因為這泡馬肉做得很好——這個我們所熟知的做茶人功力不減,依然保持著做茶的熱情和專注。

沒有被某音上那些浮躁的「99元天心岩肉桂」所影響。

《4》

不過,讓我們有些遺憾的是還魂湯。

他把岩茶的頭湯留住,直喝到香盡湯殘,最後才把頭湯分與我們喝。

彼時那頭湯,已經冷冰冰,失去香氣,也失了靈魂。

這應該也是他父親所授,亦或是與別的茶友喝茶時學來的,斷不會是那個山場主人的做派。

這泡茶還沒結束,有個朋友臨時有事要下山,他匆匆而去都沒來得及端起這位大男孩特意倒給他的頭湯。

對此,大男孩萬分惋惜。

看他對待茶葉的態度,我們很欣慰。

他就像攝像師喜歡自己作品的一幀一畫那樣,全方位喜歡並尊重著岩茶。

頭湯的保留或許不是人云亦云,年輕人總歸有自己的想法。

他應該是在經過幾番驗證後,覺得頭湯留到最後喝有道理,才會把這個步驟放進自己日常的茶葉沖泡品飲中,他覺得放涼後的頭湯可以讓一泡茶的沖泡有個首尾呼應的結局。

但在秉承傳統觀念的我們看來,如此這般是違背了一泡茶品評的規律。

真正要看懂一泡茶,主要集中在它的前三水,最有層次變化最飽滿最立體的前三水。

茶葉內質芳香因子的全面激發與釋放也正是在這前三水。

因此我們需要用沸騰的水沖泡,以便能沖泡出茶葉的高沸點香氣。

茶湯需趁熱喝,也是因為其高沸點香氣會隨著溫度降低而減弱揮發。

茶湯放涼後,便不如熱喝來得香,剩下的低沸點香氣都是一些黏糊的炭香和不明晰的果香,遠不如高沸點那些高揚明艷的花香。

雖然第一水中,香氣還未充分釋放,但它是後兩水茶湯的起始和鋪墊,就像一部高水平的著作,起承轉合,一環都缺不得。

《5》

即便我們不認同頭湯留到最後喝,我們也順著他的安排從第二水開始喝,頭湯最後喝。

因為,這是難得一見的從可樂、咖啡、手機中脫離出來認真與岩茶對話的年輕人。

他尊重岩茶,我們尊重他。

年輕人富有鑽研精神,能與時代接軌,他們的參與能讓那些年邁的物什、老態龍鐘的產業煥發青春的活力。

岩茶,乃至中國茶,是時候需要尋找它們的年輕群體了。

如果一直是「退休才喝茶,年齡大的人才喝茶」這樣的固化思維,茶葉最終將面臨群體斷層,猶如現在的社會老齡化。

老樹必須發新芽。

更多年輕人的加入,才是行業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401e071c37aac2e2eabf93c4e97d5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