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教師的假期成長清單

2022-07-13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寫給教師的假期成長清單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寫給教師的假期成長清單

作者|席延飛

來源|光明社教育等

編輯|守望新教育

假期,於教師來說是辛苦了一學期後的休整期,也是學習成長的契機。教師本身有強烈的學習、提升的動力,但也有很多老師不知道該如何利用好假期時間做系統學習規劃及具體的操作執行,在此分享席延飛老師寫給青年教師、中年教師的假期成長清單。

寫給青年教師的假期成長清單

1.通讀本學科教材,熟悉教材編排體系(1周)

需要把背誦的課文內容、概念、知識點背會。凌宗偉老師參加工作,給自己的要求是上古文課不帶課本和備課資料。督促自己備課要充分。一位初中老師任教語文,在職稱答辯時被評委老師要求背誦《岳陽樓記》,結果不會背誦被刷了下來。

這個環節大約需要1周時間。如果你是老教師,建議通讀一下所任教學科以外的其它學科教材。

2.研讀課程標準(2天)

逐字逐句讀。想著如何去做,在教學中如何實施。看不懂的地方,諮詢身邊的老教師。能背會最好。一天讀課程標準,一天看相關的課程標準解讀,讓課程標準如「葵花寶典」一樣,牢記於心,隨時可以指導自己的教學。

3.熟悉教育法規和規章制度(3天)

有同事工作了十幾年,不知道師德師風的標準,沒有讀過教師的十大素養,分不清體罰和變相體罰。

作為老師,要研究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這樣你才能做到工作中不違規,不越雷池半步。危急時刻,你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熟悉教育規章制度,一定要學習,不然,當你想和政府耍流氓時,「我不知道啊,誰告訴我這是違規的?」記住,那時候,一定會有人給你講政策的。

4.修煉課堂技能(1個月)

教師的根在課堂。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技能。

學課堂技能。「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看名師視頻至少100節。每天1——4節課,周日可以休息一天。通過觀看名師教學視頻,發現自己不足,學習名師的亮點。只要用心找,網上的學習資源很多。

學工作方法。我們要知道本學科真正的的名師有哪些,選擇五位,聽他們的課和講座報告,讀他們所有的文章、微博,關注他們的微信公眾號,讀名師的專著。

模仿他們做法,學習他們的授課方式。讀他們讀過的書,像他們一樣記錄每天的工作心得和感悟。

學習成長路徑。眾多的名師的成長,都有一個普遍規律:讀書——寫作——教學特色。我們需要明確自己的規劃。

李鎮西: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是什麼?——「四個不停、四個學習」,讓教師的生命之花燦爛綻放!

5.修煉基本功(每天1小時)

每天練習鋼筆字或者毛筆字20分鐘。「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練字,一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二可以使自己靜下心來。教師的字是自己的門面。

大聲朗誦課文或者背誦國學經典(比如《論語》等)、古詩詞。30分鐘時間。

寫晨間日記。10分鐘時間。計劃當天的學習聽課讀書安排。

6.讀書(每天2小時,假期至少要讀6本書)

每天讀書2小時,每周讀完一本教育類專著。提升教育理論知識,學習課堂教學技能。如果你是班主任,至少讀兩本關於班級管理的書籍。

7.準備一節公開課

在開學前一周,自己準備一節課,查閱資料,製作課件。

開學後,利用一切資源找能找到的業內學科專家來聽課,修改,再上課,再聆聽意見,反覆修改完善,至少十次以上。那樣,你的課堂才能有脫胎換骨的轉變。

8.陪伴好家人

外出旅遊一次。去一下自己心儀已久的地方,放鬆一下,注意提前看看當地的疫情,儘量避免去高風險地區遊玩。

以上學習清單,要學會擠時間,午休時間縮短為每天20分鐘,每天早起1小時等。同時還要給自己預留陪伴家人的時間。假期,孩子在家,和愛人帶孩子外出遊玩,陪伴自己的父母聊天。但時刻別忘記學習。

一個人入職的前三到十年,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期。我們一定要利用假期不斷學習,超越自己。

雖說計劃總趕不上變化,但有計劃總比沒有計劃強,相信你能做得到。

如果你做不到,只當我是在閒放屁,沒有人會在你成長的路上一直監督你,一切還要靠你的自律。祝你一切安好!

李樂明:教師成長需變道——教師的成長問題比任何時候更需思考和有質效的操作

寫給中年教師的假期成長清單

一位朋友來信:我們如今是人到中年,都說人到中年萬事休。我們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精力和體力,雖不敢說年老體弱,但也是傷病累累。放假前體檢,我們學校幾個中年老師,身體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很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你能幫幫我們嗎?

是啊,中年教師一般從事教育工作已經超過10年,積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其中一部分成為學校的中堅力量,但也有不少老師進入專業發展的瓶頸階段。

但,他們並不甘於平庸,苦於專業發展遇到瓶頸,所以很迷茫。鑒於此,我給中年教師開了一份假期成長清單。

1.加強鍛鍊身體,懂得養生

如今體檢,中年教師大多有脂肪肝、甘油三酯偏高、血粘度高、頸椎病、腰椎膨出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工作任務重,另一方面還是平時不注意飲食節制和疏於鍛鍊。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養生是老年人的事。從中醫角度上來說,「養生」是行為、作息和飲食的調理,可見養生適宜於各個年齡段的人,從我們目前社會狀況來說,中年人尤其要重視養生。央視名嘴白岩松這位中年男士,高血壓、脂肪肝等都與他無緣,他是怎麼樣做到的呢?據說,他有一套簡易的1+1=11的保養公式。

1+1=管住嘴、邁開腿。白岩松說:「11像人的兩條腿,也像一雙筷子,加在一起正好管住嘴,邁開腿。」

所以,我們中年人,一定要先管住自己的嘴,飲食有節制,不胡吃海塞。

其次,科學鍛鍊。日本的作家村上春樹經常跑全馬和半馬。源於他的哥哥是職業運動員,教給他科學的鍛鍊方法。我們想運動健身或者減肥,必須向專業人士請教。

去年,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宣布減肥,微信運動數據經常在三四萬步。前段時間,傳出他膝蓋的半月板磨損,如今走路都有一點困難。

所以,我們假期要制定一個科學的鍛鍊方案,打球、跑步、游泳等,每天運動1小時左右,不要太過於激烈,避免運動損傷。

與此同時,建議大家有空可以讀一讀有關醫學知識的書籍。

毛主席老人家曾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中年教師,我們是學校的骨幹力量,更是家庭的頂樑柱。所以,我們一定要保重自己,注重鍛鍊和養生。

盧志文:給成長型教師的四個建議

2.與時代接軌,保持年輕心態

要每周學唱一首新歌。中年教師,車上一播放歌曲,就暴露了年齡,因為我們會唱的歌曲還是上學時代學習的。我們要與時代接軌,也為了和孩子們代溝少一點,我們需要了解如今當紅明星,能夠區別孩子最喜歡的王源或王一博等長什麼樣,這樣,我們就能和孩子有更多的話題。

了解當下的綜藝節目,可以與孩子一起觀看。比如:《乘風破浪的姐姐》《密室大逃脫》《嚮往的生活》《奔跑吧》......

保持樂觀心態。可能你會覺得我們的付出與收入不相匹配。但這其實也是教師真正偉大之處——奉獻精神。這也是我們的價值所在。同時,我們一定要堅信,不久的將來,教師一定會成為令世人羨慕的職業。

老師暑假一定要做的9件事,每一件都很有意義!

3.重新學習,實現疊代成長

雖說是「人過三十不學藝」,但,學習是終身的。

學習電腦操作知識。我們要熟悉電腦操作,並熟練掌握相關基本知識。

學習新媒體運營。目前抖音、快手、西瓜視頻大火,三四歲的小孩子都刷抖音。其實,這是一個契機。比如,我們不能杜絕學生玩抖音,但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抖音直播講讀書,直播練習書法,直播作文課,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等。讓一切資源都能為我所用,首先就是我們要學習遊戲流程,熟悉遊戲規則。

學習寫作。中年教師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紮實的教學經驗,這些就是一筆財富,我們把這些經驗心得稍加整理,就是一篇篇好的教育隨筆。目前的自媒體如微博、簡書、公眾號等平台,都可以註冊入駐,將自己的工作心得分享,使更多的人受益,也是自己人生的一大價值。

4.重新規劃自己努力的方向

於永正老師39歲才發表第一篇文章,餘映潮老師51歲才開始上大型公開課。管建剛老師說,年齡不是問題,平台不是問題,一切都不是問題。

中年教師要有發展意識。重新構建教育理念,不僅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也要學習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育技術,也只有中年教師自身認識到發展規劃在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才能清楚如何制定自身發展規劃。

大多中年教師,認為職稱已經是一級或者高級,不再考慮工作調動,不再考慮晉級和晉升。加之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中年教師將自己定位於教書匠的角色,忽視對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

從渡己到渡人。如果說,我們此前的努力是在渡己,中年之後,就可以適當考慮如何渡人。就是利用自己的專業經驗和閱歷,去幫助處於迷茫期的年輕一代。其實,渡人何嘗不是在渡己呢?

河南孟津的梁娜茹老師說:中年教師也有春天。她在網絡上給孩子們讀書,學習家庭教育指導師課程,取得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參加新教育網絡師範教育學習。同時梁老師筆耕不輟,2018年至今累計寫了教育隨筆近一百五十萬字。

新時代優秀教師具有的十大品質;殷濤:教師成長,一場帶薪的自我修煉

5.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讀書計劃

陳瓊老師說,教師最應該學習的一門課程,就是「研究自己」。我們不僅要埋頭做事,更要學會仰望自己頭頂的燦爛星空。

首先,我們要「研究自己」。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要先分析自己的興趣與專長,然後確定努力方向,可以和朋友一起討論交流。

其次,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讀書計劃。

有了目標,需要一個清晰的規劃。比如自己短期目標是什麼,遠期的打算,讀書的主題和數量。「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接下來,開始行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管什麼計劃,不行動永遠沒有結果。

朋友們,我們是中年教師,雖然中年但別成為「油膩大叔」。我們是「前浪」,一個不甘心被拍在沙灘的群體,雄起吧!

來源|公眾號「牽著蝸牛狂奔」。

遇見美好,向美而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特別推薦 收藏共讀|朱永新:新教育實驗二十年:回顧、總結與展望(上)

特別推薦 收藏共讀|朱永新:新教育實驗二十年:回顧、總結與展望(下)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因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2898a3e570cc53caa031448d9ebfc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