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令吹響,旌旗獵獵。
隨著「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四大「天團」會師武漢,隨著全國各大醫院的院長、書記挂帥一線,援鄂白衣戰士打響史無前例的武漢保衛戰。
截至2月11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紅十字會、29個省(自治區、市)、新疆建設兵團、部隊醫院,共派出178支醫療隊、21618名醫療隊員,其中,武漢有156支醫療隊、18471名醫療隊員。
同濟醫院:
4000名醫護人員接管重症患者
2月10日晚10時45分,瑞金醫院醫療隊整建制接管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兩個病區,緊急收治重症新冠患者。
此時距離這批醫療隊入駐還未滿24小時。
「不到兩小時,瑞金就召集起所有隊員出征武漢;不到24小時,瑞金醫療隊就從抵達武漢到正式收治病人。」瑞金醫療隊領隊、副院長鬍偉國坦言,「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戰士們做到了。」
首批收治病人特點是高齡,有80多歲的老人,大部分伴有合併症,還有阿爾茲海默症、帕金森患者和殘疾人等。很多病人都缺氧,無法自理,所有工作包括患者飲食起居都由醫生和護士完成。
提起「整建制」,胡偉國解釋,重症患者往往合併其他系統疾病,多學科專家可以對病人進行多學科整合治療,此外,同家醫院的醫護人員彼此熟悉,團隊磨合時間成本明顯降低,更利於迅速開展救治工作。
第一夜的值守,12名醫生、25名護士進入感染病房。這些醫生大多數曾參與過SARS救治,感染科辛海光醫生還曾赴非洲參加抗擊伊波拉病毒的救治。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新開闢830張床位,來自江蘇、上海、山東等地的17支醫療隊、2290名醫護人員先後集結在該院區。其中,16支醫療隊接管16個重症病區,華山醫院醫療隊接管重症監護室。
同為武漢市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救治定點醫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聚集來自全國的1700餘名醫護人員。目前,該院區1100張床位已收滿。
協和西院:
中山「特戰隊」緊急馳援
2月7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各派出130人的「特戰隊」馳援武漢,接管收治危重症患者的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
據中山一院東院重症醫學科護士肖方介紹,經過一天培訓,醫療隊9日進入危重症病房。
「我負責照料5個病人,其中4個病危,1個病重。」肖方稱,在以往的工作中,病危患者所占比例從不會這麼高。
擺體位、分級檢測、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監測供氧量、記錄尿量及引流量、基礎護理等等,一切雖然還是那麼熟悉,但連續高強度工作,對人的體力挑戰極大,根本沒有時間可以坐一下,緩口氣。原計劃下午4時交班,醫護人員還要打掃病房的清潔衛生,進行消毒,等離開病房,脫下防護服,時鐘已經指向晚上7時。「回宿舍的車上,一車的人都不說話,大家真的是太累了!」肖方說。
據協和西院介紹,西安交大牽頭負責的陝西省援鄂醫療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醫療隊等11支精銳之師、1000餘名醫護人員傾力支援該院危重症患者救助,醫療隊不僅調集了各學科的精兵強將,還準備了抗擊病魔的「彈藥」——藥物、醫療防護物資等。
武大人民醫院:
「百年老店」駐紮東院區
2月7日,武漢天河機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兩支醫療隊「會師」。齊魯醫院始建於1890年,華西醫院始建於1892年。這次,兩家「百年醫院」的白衣戰士並肩戰鬥在省人民醫院東院區。
齊魯醫院醫療隊被分配到第17、18病區,負責80張床位收治重症患者。接管前,擔心聽不懂患者的武漢話,影響醫患溝通,醫療隊「火線」編了一個《武漢方言實用手冊》,收錄醫院內高頻使用的詞語,並對應錄製了音頻材料。這一手冊,也在網上廣為傳播。
華西醫院先後派出3批醫療隊、近200名醫護人員抵達武漢。考慮到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療中,有持續、良好的氧氣吸入是維持患者正常呼吸、促進康復的重要治療方式,第三批醫療隊配備了專業的後勤工程師,專門負責氧氣的供應工作。
據悉,省人民醫院東院區也集結各地醫療隊千餘人,共同守護危重症患者。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