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剖腹產媽媽含淚幫抹藥,網友:誰的孩子誰心疼!生孩子有多難

2022-07-09     京媽說

原標題:女兒剖腹產媽媽含淚幫抹藥,網友:誰的孩子誰心疼!生孩子有多難

催婚催生的是他們,抹淚心疼也是他們。

很矛盾吧?但這就是父母,而且可以肯定是親生的!

女兒剖腹產媽媽含淚幫抹藥,網友:誰的孩子誰心疼!

看了一個熱搜視頻,一位山東青島的產後,拍的是她剖腹產後15天,媽媽給她抹藥的場景,一邊抹藥一邊忍不住流眼淚。

她說可能是媽媽當時看到她的刀疤,覺得她遭罪了,很心痛才會哭。

還說「自己生了孩子以後覺得當母親很不容易,也感覺很對不起媽媽,很感謝媽媽養育自己。」

有評論一語道明真相:「你是她的寶呀,怎麼會不心疼呢?」

也有媽媽分享自己的經驗:

「我媽媽說希望生的是兒子,不是重男輕女,而是她說女兒要生娃,要在鬼門關走一遭,要遭罪,當媽的會心痛。」
「我剖腹產後大出血,半昏迷時看到我媽在旁邊哭的撕心裂肺,後來等我醒了,看到她血紅著眼睛一直守著我……我就在想為什麼我當媽媽,也要讓我的媽媽遭受一次痛苦。」
「懷二胎了,公婆都很開心,只有我親媽擔心我,怕我身體吃不消。」

還真是,只有經歷過的媽媽,才知道生個孩子有多疼多危險;也只有自己的媽媽,才最在乎你,在別人覺得是嬌氣時,最想盡力保護你!

都說母愛偉大,但當媽媽又是自私的,作為媽媽,她不想你有一丁點委屈和苦難。

媽媽,她是一個普通女人,但又是你獨一無二的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呀!

養兒方知父母恩!生個孩子到底有多難?

沒生孩子之前,我也很不理解:

為什麼媽媽這麼嘮叨?
為什麼媽媽總那麼多愁善感?
明明很簡單的事情,為什麼媽媽總想的很複雜?
每次從家裡走,之前已經強調過很多次了,什麼都不缺,路上帶著還不方便,可每次她還是準備一大堆東西,寧肯笑著挨罵,但還是每次都準備一大堆……

可就在生完孩子後,我頓時「悟了」。

可能就是所謂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吧。

在月子裡那一個月,醒著的時候,望著眼前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小娃娃,很難置信自己是他媽媽。

每天腦海里總是浮現一幕幕和媽媽一起的畫面,很多塵封的記憶被打開,總是想的自己偷偷落淚。

現在自己當了媽媽,雖然還沒完全進入角色,沒太多經驗,但就和兒子一起 「走一趟鬼門關」,已經特別能讓我理解「媽媽」了。

正是因為不容易,所以才格外珍惜。

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

其實從開始孕育小生命的那一刻起,體內母愛就已經被「點燃」了。

和一個朋友聊起了「胎停育」的話題,我說我能理解,我自己也經歷過一次,因為心中燃起的希望太大,突然噩運降臨,要把你的希望澆滅,那種無助無奈足以摧垮整個人。

看著別的孕婦會覺得像是「故意炫耀」,看著別人家的小孩兒,內心會異常恐慌害怕……整個人在外人看來,不就才懷了幾天嗎?怎麼就像個神經病一樣不可理喻呢?

沒經歷過的人,應該永遠都不會懂!

正是孕前精心做了很多準備;

懷胎十月付出了太多,身材變形、長妊娠不說,在孕期不同階段,每天還遭罪各種「不舒服」,從吐到昏天暗地還想著寶寶的營養,從腿腳腫成大象腿還想著多運動好生……

還有一次次的產檢,像闖關打怪一樣,緊張著、擔心著、祈禱著,好在最後都順利,才能長舒一口氣。

快生前的一段時間,渾身每個細胞都透著緊張焦慮,你也是第一次當媽媽,你也是第一次進產房,你也怕疼,但又好想和寶寶見面啊~

寶寶發動了,一邊忍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痛的宮縮痛,一邊流著淚心裡默默告訴自己要堅強!

順產生孩子有多痛?如果將痛感形象化,生孩子前的陣痛相當於折斷20根骨頭、生生切開8層皮膚…

可能有人會說:選剖腹產啊,就不用這麼遭罪了!

說的輕鬆,剖腹產雖然可以在麻藥作用下,半小時完事,但再小也是個手術,損傷身體元氣不說,肚子上還有個傷口,術後傷口恢復並沒那麼簡單,不順利的話,還可能經歷感染……

我有朋友是剖腹產生的雙胞胎,她跟我說,生完孩子後,肚皮鬆松垮垮就算了,自己總覺得那個被縫針的刀口處隨時都會裂開,無論是起床、坐立,還是上廁所都覺得特別擔心,肚子完全不敢用力,更別說忍著痛給娃喂奶的艱難和無助了。

看到這個視頻時,我突然想著我這個朋友跟我聊的這些。

這位媽媽為女兒塗抹傷口時的落淚,絕不僅僅是心疼女兒為了生娃挨了一刀,還會想到女兒在月子裡、在今後生活中要撫育孩子的辛苦與艱難,這種「短痛」、「長痛」交雜在一起也是同為女人的媽媽,一種難以言說的感同身受。

疼在女兒身上,疼在媽媽心裡,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最後,京媽想說,作為子女,不管我們想不想生孩子,但要多理解自己的父母,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都是免費的,就比如爸爸媽媽對你的愛!有時間了記得給他們打個電話,陪他們吃個飯、聊聊天。

你覺得生孩子難嗎?也歡迎來說說你的看法和意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8ba620d4cf811da8ff7ac1212a8d8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