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那個「在工地上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2024-07-25     富書

作者:雷利(富書作者)

6年前的夏天,一名在工地上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少年爆火出圈。

少年名叫單小龍,曾經有記者報道,他是當年第一個走出高考考場的學生,同時還說道:「啥考題,也太簡單了吧,耽誤我打工時間了。

這話聽起來分外「狂妄」,直接把單小龍的名字送上熱搜第一。

近幾年,還有人曝光單小龍已經被清華退學,因為他已經不在原本的班級名單中。

一直低調內斂的單小龍首次澄清,「耽誤我打工時間」這句話是假的,被清華退學也是假的。

6年過去,事實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單小龍如今怎麼樣了?

經常有網友說單小龍在工地收清華錄取通知書是炒作,其實,高考結束後,單小龍選擇搬磚掙錢,確有原因。

1999年10月,單小龍出生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一個貧困縣,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以務農為生。單小龍還有一個哥哥和姐姐,他是家裡的老三。

早年,父親在外務工,因腰部受重傷無法再從事重體力勞動,再加上母親身患眼疾多年,兩人干農活時明顯力不從心,後來父母有時間在當地幫村民收青菜,一個月能有一兩千的收入。

因家境貧困,單小龍一家被村委歸為貧困戶,雖然每年都能收到補助,但靠日常收入和補助供三個孩子讀書還是十分困難。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單小龍的哥哥便早早輟學外出打工,工資都用來補貼家用。

想讓下一代過上好生活,父母抱著迫切的希望將單小龍和姐姐送到鄰村有英語課教的小學上學。並且每天接送兩個孩子上學放學,風雨無阻。

在單小龍的眼裡,小時候的家鄉滿目黃色,像地理課本里的黃土高坡,乾旱導致土地開裂,喝水還需要繞過山挑水喝。

從小學開始,單小龍和姐姐就主動幫家裡干農活。兩個人瘦瘦小小的,拉著幾十斤重的肥料給地施肥。

他們的衣服被汗水浸透,臉上身上到處蹭的是灰,累得氣喘吁吁,仍咬牙堅持把肥料袋拖到地里。

一個人時,單小龍只能把拉手推車的繩子套在脖子上才能拉動車,堅持不下去時,單小龍就原地歇一會,等體力恢復後繼續拉。

除了干農活,每天在家裡,父母最常說的話就是「學習學習」「你們要好好學習」。

一次,學校組織班會上,老師讓學生們寫寫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包括單小龍在內的絕大多數學生,紙上都寫了這四個字:走出大山

而當時還年幼的單小龍,腦子裡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好好學習,走出大山,報答父母。

雖然農活勞累,但絲毫沒影響單小龍的學習成績,從小單小龍就形成了高效學習的習慣,能半個小時完成的學習任務,絕不拖到一小時,如果學不進去了,他就幹家務換換思緒。

中考時,單小龍以全縣第5名的成績考入了寧夏的優秀高中——銀川一中

異地上學,學校要求住宿。得知單小龍的家庭狀況後,學校為單小龍辦了貧困生補貼。為了方便和兒子聯繫,父親把自己用了三年多的按鍵手機送給兒子。

高一時,一次月度測驗,單小龍的數學考了116分,父親懷疑是手機影響了他的學習,還曾沒收過一段時間。

單小龍總結自己高中三年只干兩件事,幫家裡幹活和學習

高效的習慣從小保持到現在,但大量的習題還是壓縮了他的睡眠時間,每天凌晨,他都是宿舍里最後一個關掉小檯燈睡覺的人,卻往往是最早到教室的。

高中三年一眨眼過去,高考考試結束時,單小龍往往是第一個出考場的,遇到記者採訪,他都擺擺手沒有說太多話。至於「耽誤我打工」這樣的話更是從未說過。

高考結束這年,正好是單小龍姐姐考入銀川醫科大學的第二年,雖然單小龍的父母對兒女的成就發展都是滿心歡喜,但供兩個小孩上大學絕非易事。

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掙得學費,考試一結束,單小龍就去了家附近的工地打工,之所以沒選擇城裡較輕鬆的工作,是因為單小龍想就近照顧身體不好的父母。

單小龍的工作是搬磚和扛鋼管,日薪200塊。在工地上,他常常要從早干到晚,經過夏天刺眼的陽光暴曬,鋼管被烤得燙手,他的膚色也一天比一天黑。

剛開始,他爬上腳手架還很費勁,後來爬的次數多了,他手腳並用,三下兩下就在二樓的腳手架站穩。

一天,單小龍最多扛600根鋼管,每根20斤左右,累計一天要搬近12000多斤的鋼管!每到工地吃飯時,單小龍手腳都累到不自覺發抖,休息後還是覺得力竭虛弱。

2018年6月底,錄取通知書到家裡的時候,單小龍還在工地搬鋼管。突然,同村的朋友跑著來到工地報喜:「單小龍!單小龍!你考上清華啦!!」

單小龍腦子一懵,周圍的工友們紛紛放下手中的工具來到他身邊,拍拍他肩膀祝賀,隨即單小龍感到一陣心酸和感動,他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放下安全頭盔,跑向家中。

小學時,單小龍的理想「走出大山」,如今已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學習天賦實現。

單小龍火了以後,很多記者來到他的家鄉採訪。

突然一天,一篇標題為《工地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狂妄少年,高考結束後曾說:啥考題耽誤我打工》的文章走進人們視野。

瞬間,各大營銷號紛紛轉載,很多人都信以為真,甚至連單小龍家附近的鄰居路過都要聊幾句他高考結束後說的話。

假新聞截圖

其實,事情的真相是,單小龍確實是第一個出考場的學生,但他從沒說過「啥考題耽誤我打工」的話,他是從高考結束後才開始去工地打工的,打工的目的也只是賺大學的學費和補貼家用

那時,每次單小龍看到類似文章都會舉報投訴,希望平台能夠把文章刪除。

營銷號的傳播給單小龍帶來不小的影響,無數人的追捧聲也讓這個質樸單純的男孩陷入迷茫。

上大學時,原以為自己會心情狀態良好地迎接美好未來,可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令他感到苦惱。

一次交班費時,單小龍已經把錢準備好了,卻發現班長和幾個同學已經替他交了,班長對他說:「沒關係,你不用交了,我們替你交。

其實按照高校的規定,貧困生的信息都會被保護起來,就是怕學生會感到自卑,但單小龍的貧困生身份,校園內絕大多數人都知道。

於是他常常會感到「沒有秘密、也沒有過往可言,完全像個透明人」。

同學替他交錢時,他也能理解同學的好心,但他還是感到難堪,每次他都謝過當事人,自己交了費用。

還有一次,單小龍和朋友走在校園裡。突然,迎面一個他不認識的學生對著單小龍說:「你就是那個搬磚上清華的嗎?你好厲害!」單小龍微笑謝過繼續前行。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每每走在校園裡,他人附著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和背後的竊竊私語多麼令他難受。

從上大學以來,他一直被打上自強勵志的標籤,比起其他學生,自己明顯感到沒有隱私,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大部分家世和自身情況。

他陷入了自卑的情緒,也對未來感到迷茫,他能感受到大家對自己的期望,這種期望讓他也很有壓力,他常常想:「如果連保研都保不上,應該非常對不起大家的期望吧。」

還好這樣的情緒並沒有影響他太多。2019年,他和同學一同去北京亦莊體驗日結工作,他先是做了快遞分揀員,值夜班時嘈雜的環境讓他感到累,之後他在印刷廠當流水線工人,疲憊感依舊。

春節時,他注意到有人專門從老家回來工作,只因那段時間工資高,心中更加萌生出「生活所迫」的含義。

每周三,他和同學還會回到學校,和食堂做飯師傅,教學樓的保潔保安等共同工作。他給工友講基礎英語和文化知識,聊在外打工經歷,生活狀態,收入支出和家庭情況。

在外的那些日子,工友們給了單小龍很多幫助、鼓勵和慰藉:「看著那些和父輩年紀差不多的面孔,一霎眼,仿佛那就是自己的父輩。」

見的人多了,單小龍對生活的感受增加了很多,他也漸漸能夠放下心結,敞開心扉。他想要擺脫自卑,找回自信,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2020年,單小龍大二,因疫情一直在家上網課。暑假時,縣政府提出一個七彩假期的活動,單小龍參與其中,和幾個朋友一起舉辦了一個公益補習班,共同給家庭經濟水平一般且學習成績落後的學生免費補習。

除了英語,其他科目單小龍都教,一天上五六節課,他晚上常常備課到深夜12點,早上7點就起床準備去上課。

「我從來沒上過補習班,但希望儘自己一份力,把更好的條件帶給更多家庭困難的學生」

那段時間他很累,但他也很開心,他感受到學生那種「憋著一口氣、好學的勁頭」。

在校期間,他還曾獲得物理競賽一等獎、數學競賽三等獎、「七彩假期」優秀志願者等獎項及稱號。

而就在一切順風順水的時候,2021年,突然一名網友的爆料再次將單小龍推上刀山火海之中:

單小龍被退學了!他們班的學籍表里沒有單小龍了!

其實,班級學籍表中沒有單小龍的原因是——單小龍去當兵了

其實早在大一大二時,一次校園講座讓單小龍萌生了報效祖國的念頭。

講座中,校友朱鳳蓉將軍的一句話引發了單小龍的共鳴:

「我們是從清華畢業的極普通的學生,僅僅因為投身到了偉大的事業中,才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如何能更好地回饋社會、報效國家,單小龍想到了當兵:「我想換個環境再好好地沉澱一下。」

同時他也想試著通過當兵的這兩年,開闊眼界,擺脫自卑,增長自信,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體現人生價值

圖片來源人民海軍

2021年,他入伍後成為北海艦隊的一名新兵。每天的日常工作很固定,站崗、訓練、執勤、整理內務。

得益於從小干農活的鍛鍊,單小龍比同期加入的隊友更快適應訓練生活。

被子疊不好,就每天早早起床反覆疊;練習據槍時,他們在寒風中一練就是一天;每晚站崗執勤時,他穿著防彈衣,握著槍,站在戰位,一動不動,有時他思緒也會飄走,長期的站崗執勤,令他琢磨出一句話:

偉大在於平淡,光榮在於漫長。

因為單小龍是電子工程系的學生,對電腦有著不少研究,入伍期間他還利用自己的專長,負責部隊里60多台電腦的維修,空閒時間還輔導戰友考學。

辛苦的訓練讓他認識到身體的極限,並逐步挑戰極限;和戰友之間的日常相處,也讓他感受到人和人之間坦誠的情誼,在這裡沒有人知道他身上的標籤。

大家都只覺得他是一個堅韌、善良、友好的小伙子。在部隊他還曾獲「四有」優秀士兵並受嘉獎一次。

圖片來源人民海軍

他沒有聊很多部隊的辛苦經歷,只說經過當兵的這兩年部隊經歷,他覺得世界上「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一個項目沒練好就一直練,布置的任務想盡辦法必須完成,就是這種很硬朗的作風」。這種經歷帶給他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退伍後,他回到清華繼續完成學業,利用閒暇時間投身國防教育,加入學校國防教育講師團,希望帶動更多人增強國防意識。

之前的退學風波不攻自破,當時手機已上交的單小龍並不知道外界的傳聞,如今那些傳聞再也沒能影響他,當兵回歸後他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切實的計劃,對人生也有了更深的體悟。

現在,老師和同學再看到單小龍以前的報道,都會轉給他,曾經的單小龍對報道有誤的營銷號很排斥,現在他已經不再在意,他說:「我發現,過去是現在的一部分,成長就是自我接納的過程,現在已經沒什麼好糾結的了。」

如今,單小龍又傳來最新消息!

今年的6月29日,單小龍宣布已獲得免試攻讀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研究生的資格

他回望過去,家庭帶給他「擔當和奉獻」,輿論帶給他苦惱和思考,日結工帶給他「生活所迫」和敞開心扉,部隊帶給他挑戰和堅忍……

曾在2018年,單小龍向採訪他的紅星新聞記者提問:「我之前一直在想,為什麼有的人富裕,有的人貧窮。每個人其實差不了太多,為什麼家庭環境差得這麼大。」

現在經過6年的經歷,他想他可以自己回答這個問題:「貧困只是一個暫時的狀態,只要你去爭取,這個狀態可以被扭轉。」

曾經那個因為貧窮和「出名」自卑迷茫的少年,如今已脫胎換骨。曾經一片黃土地的家鄉也在2020年完成了脫貧攻堅,他的家庭也不再是貧困戶,在政府的幫助下,家庭收入也有所提高。

並且,大學期間,學校的幫扶政策和獎學金也覆蓋了單小龍的學費和生活費,他很少再為費用發愁。

對於未來,單小龍希望還能有機會繼續攻讀該專業的博士學位,繼續為人工智慧領域發展出一份力。

在一段給高考學子的寄語中,單小龍說:「高考之後,就是一番新的路途,有的人滿載而歸,有的人心有不甘,我想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節點,把握好當下的經歷,才能去迎接新的生活。」

進入大學,我希望你們能夠繼續保持高考前的心氣,同時能夠把自己更加置於社會當中,去學會將自己的命運發展和祖國的需要結合起來。

「或許我們默默無聞,但是我們永遠在路上。」

這段給高考學子的寄語,同時也像極了單小龍對曾經的自己想說的話。

或許曾經的自己默默無聞,但他永遠在路上。

作者簡介:雷利,富書團隊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第4本書已出版,圖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824fbc6340b4fe8b0df5f708d27e0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