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生,這樣學習,各科輕鬆達到985/211的最低錄取分

2020-02-04     清華博士說高考

高考報考人數逐年增多,本科錄取率卻逐漸變低,考大學對大家來說,仍然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而考取985/211對2020屆考生來說,更具有難度。

即使考985/211很難,仍然有很多同學會把衝刺985/211當做自己的一個目標。

我整理了2020高考985各個科目衝刺全攻略,其中包括《高考數學15個秒殺技巧》《數學破題36招》《英語閱讀理解、完形填空280個高頻詞彙》《理綜答題萬能模板》《文綜大事件思維導圖》等,各個科目對應各個不同的複習資料與複習技巧。幫助學生衝刺985,211!

如果有需要領取的學生或者家長,私信:985,就可以免費獲取。

那麼要考入985/211,各個科目應該如何學習?

語文

根據最新的錄取數據,想上一所不錯的985大學,語文至少不能低於110分!

一. 對於需要理解記憶的內容, 具體說來,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言實詞

閱讀文言文需要的實詞來自:學過的文言課文、《考綱》要求掌握的120個文言實詞和練習過的文言語段。由於實詞過於繁多瑣碎,放在語境中更容易理解記憶,所以需要反覆誦讀這些內容,複習重點實詞的意思和用法。

(二)古代文化常識

因為古代文化常識主要出現在文言、古詩閱讀中,在現代文中並不常見常用,理解記憶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即便記住了,也常會遺忘,所以要反覆進行複習。

不僅要複習課文中出現過的,還要複習科舉教育、風俗禮儀、姓名稱謂、天文曆法等方面那些未必在課文中出現過的古代文化常識。

(三)名篇名句默寫

理解性默寫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因對提示信息把握不當而寫錯句子,出現錯別字。因此,背誦時,要吃透其中重點語句的含義。

二. 現代文閱讀

閱讀類題目,應該強化答題規範。無論是文學類文本的閱讀還是實用類文本的閱讀,答題都有其特點和規範。

就客觀題而言,一定要在整體把握文本內容的基礎上,落實每個選項中的理解和說法是否正確,切不可無視文本,僅憑感覺和印象就加以判斷 ;確定錯誤選項時,不能認定某個選項錯了就立即確定答案,一定要在落實所有選項的基礎上進行比較,「抓大放小」,確定答案。

就主觀題而言,一是要仔細審題,明確題目要求。如「×××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和「總結×××的形象特點」看似都在問人物形象,但答題的思路不同:前者需要先概括人物形象,再從不同角度結合文本具體分析;後者直接進行分析即可。二是要規範作答。在答題時,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雖然可能都要進行概括和分析,做到條理清晰,表述嚴密,邏輯合理,語言通暢,但表述的用語體系是不同的。

三. 文言翻譯

文言語句翻譯最能體現考生的文言水平。翻譯時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聯繫上下文,以便把握大意;關注得分點,力爭準確翻譯;調整語序,補出省略的部分,讓語句連貫流暢。因為文言文省略的地方較多,尤其是主語經常省略,所以一定要抓住句中的動詞,以便順藤摸瓜,補出主語。

四. 古代詩歌閱讀

古詩閱讀要在讀懂詩意的基礎上規範作答。詩意讀懂了,做題就容易多了。在閱讀時,不能像文言文一樣去翻譯詩句,而是要找出詩句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事物等;再看作者是用什麼樣的詞語來描述這些形象的,從而讀懂意象;最後再看上下句、每一聯之間的關係,這樣就可以很快讀懂詩意,把握作品的意境。

五. 作文

(一)積累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絕大多數同學會選擇寫議論文。議論文重在說理,而說理的基礎是占有材料。另外,不同的時代有不盡相同的主流價值觀,當代的主流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要圍繞核心價值觀多積累一些作文素材,並注意素材的典型性和現實性。這樣,作文才能有說服力和針對性。

(二) 強化結構意識

高考作文要求字數不少於800字。因為答題時間緊張,有些同學不注重謀篇布局。事實上,議論文嚴謹的結構能顯著增強說理的邏輯性,因而也會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議論文常見的結構有三種:並列式、對照式和層進式。在這個階段,可以精選一些作文題目,列出作文提綱,進行謀篇布局的訓練。例如提出論點和分論點,列出準備使用的素材。

數學

根據歷年錄取數據,想上一所不錯的985大學,數學不能低於130分!

1、回歸課本,拓實基礎

抓基礎就是要重視對教材的複習,尤其是要重視概念、公式、法則、定理的形成過程,數學的基本概念、定義、公式,數學知識點的聯繫,基本的數學解題思路與方法,是複習的重中之重。這一步一定要扎紮實實,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則不達。

以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的函數為例,學習函數必須要掌握的內容有:函數的概念,建立函數關係式,定義域、值域與最值、奇偶性、單調性、周期性、對稱性等性質,學會利用圖像即數形結合。

而求值域與最值有幾種方法,重點是利用二次函數,利用基本不等式,利用函數的單調性,特別是導數法,這些都必須在自己的腦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思路與網絡。

2.抓住重點內容,注重能力培養

高中數學主體內容是支撐整個高中數學最重要的部分,這些內容都是每年必考且重點考的。像關於函數(含三角函數)、平面向量、直線和圓錐曲線、線面關係、數列、機率、導數等,把它們作為複習中的重中之重來處理,要一個一個專題去落實,要通過對這些專題的複習向其他知識點輻射。

3.重視錯題本,及時整理

(1)要及時對做錯題目進行分析,找出錯誤原因,並儘快訂正。

(2)對相同知識點、相同題型考題的整理,也是複習中的重點

(3)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整理

4.熟悉題型:每種題型解題方法不一樣

選擇題排除,填空題猜測,大題寫知識點和公式。

下面說到具體的應試技巧,當你面對一道題時,真的不知道準確答案,對於不同的題型也有不同的方法。

選擇題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有四分之一對的機率,我們要做的就是提高這個機率,當然,排除肯定不可能對所有題是一個很好使的方法。填空題可以根據題干進行猜測,當然是在你不會的情況下。

對於大題,完全無從下手,也可以把你知道的知識點,或是公式寫上,不一定就用到了,也能賺兩分。最忌諱的就是留空白,不會就完全不動筆去寫,留下一大片空白在那裡,閱卷老師生氣,你的分就無望了。

英語

根據歷年錄取數據,想上一所不錯的985大學,英語不能低於125分!

1、單詞、詞組複習不可少。著重高頻詞彙的複習,可以抽出時間專門背誦高頻詞。「很熟的看一下,生疏的最好動手寫一寫。」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2、整理以前考過的試卷,回顧錯題。可以翻看一下錯題集,重新做一下以前的錯題。」同學們要把學過的知識複習掌握好,這是考好英語的基礎。

3、堅持每天進行英語聽力訓練。語言是需要反覆加強記憶的,堅持天天聽英語,增強語感和熟悉度,對英語考試很有幫助。

4、寫作積累與訓練。分題材進行回顧、總結,最好各類型的範文能背誦、掌握一兩篇。近年來,高考話題貼近考生生活經歷和認知水平,為了保證測試公平,多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命題情境的切入點,傾向半開放性寫作。同時,民俗文化內容有關的文章越來越多出現在高考語文和英語作文,這是一種命題趨勢,大家在複習的時候最好留心下相關題材的文章。用英語介紹中國文化,讓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是一種命題趨勢。考生應著重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相關的詞彙和表達法。

5、有針對性地進行解題訓練。其一、進行自己相對較弱的題型的解題訓練;其二、訓練解題技巧熟練度,限時答題的精準度。英語閱讀量大,因此考生要合理分配每個題型的時間,在日常訓練中做到心中有數。

6、突出基礎題複習,如語法、改錯。基礎題目不失分,拿滿分。

文綜

根據歷年錄取數據,想上一所不錯的985大學,文綜至少不能低於240分!

政 治

一、匯總時政熱點,兼顧即時熱點與長效熱點。政治學科的最大特色就在於和國內外重大時事的密切結合。高考命題注重能力立意,會不斷地引入新材料、構建新情境,導出新設問,要求考生解讀和整合信息。比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能力等熱點多年從不同角度反覆考查。

二、梳理篩查知識網絡,既要把握宏觀體系,也要深入微觀結論。在高考設問中,宏觀背景、微觀切入依然是主流,對於運用的知識有比較明確的範圍要求。強調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考查,但又不是知識的簡單再現,而是突出知識的自由裁剪和答案的生成性。

三、適當練習,提高應試能力。文綜作為三科合卷的綜合能力測試,思考量和書寫量都較大。同學們每天可五十分鐘限時訓練一套「12+2」模式習題,重在訓練審題、抓材料關鍵詞、多角度分析和學科術語表述。另外,同學們應善於總結各類試題的命題特點和解題方法,並提煉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解題程序步驟,通過練習內化為自己的答題習慣。

四、規範答題,確保細節之處不失分。在往年的高考閱卷中,經常出現考生因基本理論記憶不準確不全面、答題格式步驟不規範而無謂失分,如將「認識具有反覆性」表述為「真理具有反覆性」,基本理論與試題背景材料脫節,甚至出現擅自更改題號、答錯位置等程序性的錯誤。因此,在同學們應嚴格要求,養成規範答題的習慣,將平時考試當作高考,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考中,將高考當作平時考試,水到渠成。

五、增強自信心、保持平常心,樹立健康的應試心態。

歷 史

歷史考高分的七個關鍵點

1.把握歷史課的主要內容

2.建立歷史知識的網絡體系

3.學會歷史的分析

4.做好筆記,善於總結。

5.規範答題過程

地 理

1.要狠抓基礎、提高能力

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而這些基礎的複習應以教材為載體。在緊密聯繫教材、鞏固知識的同時,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是要圍繞一個中心打好基礎

中心就是主幹。高考考查的主幹知識包括: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鋒面、氣旋與反氣旋;氣候的形成因子、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徵和氣候類型的判別;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影響、內外力作用與地殼的變動,地殼物質的循環,河流的補給與水文特徵;自然帶的分布規律;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城鎮的規劃與布局、城市化及其問題;人口遷移;文化擴散;旅遊資源的評價;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等等。

對於這些主幹知識,學生們要準確的理解其內涵和外延。搞清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適用範圍和條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還要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識間的橫向關係和縱向聯繫,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絡圖。

3.地圖是關鍵

最好的辦法是填充圖畫,即拿一張空的圖自己標上山川、城市、河流還有等值線之類的,這樣考試時就會有快速反應了。可以把世界地理的每個方塊的圖都剪下來,放袋子裡,有時間就看,看多了,就非常熟悉了。

4.抓住三種圖表,提高識別地理特徵的能力

圖表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其突出特點是將「空間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觀形象的形式表現出來。考試也經常以圖表為載體考察地理知識。

圖表可分為三種:一是等值線圖,如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面)、等鹽度線、等降水量、等震線、等潛水位線等;二是統計圖表;三是區域地圖。

理綜

根據歷年錄取數據,想上一所不錯的985大學,理綜至少不能低於230分!

物理

研讀課本

研讀課本的目的是搞清課本中的「四點」(重點、難點、關鍵點和價值點)是什麼。

比如「摩擦力」的「四點」:

重點:滑動摩擦力(產生條件、大小計算、方向判定)。

難點: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方向判定、靜摩擦力的大小確定。

關鍵點:分析物體受力、確定相對運動/趨勢。

價值點:加深對「運動/趨勢相對性」的理解;加深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思想的認識;知道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利用摩擦力、控制摩擦力的具體方法。

重視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一定要多一些交叉,把知識點相互聯繫起來,把學過的知識,織成一張網。利用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把這些關聯的考點聯繫起來(還要搞明白區別),把基礎打牢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好方法。比如在學習天體運動人造衛星這一章節,一定要深入理解這部分內容,可以翻看波爾能級模型的相關概念。

訓練物理解題方法

相對來說,物理的解題是有跡可循的。畫草圖——想情景——選對象——分析題目、限制條件、明確所求——列方程——檢查。每一道題你都可以如此訓練,當然對不同題目可以相應省略一些步驟。

化學

把元素周期表理解透徹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最為關鍵的地方。體現元素周期表最重要的實驗和理論一定要弄懂。學好元素周期表能夠解釋許多問題。

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

一些如核外電子排布及運動規律,電解質的電離、化學鍵及分子的空間構型等都非常抽象的知識中,我們不妨先將其形象化,模型化加以理解,再深入探討其實質,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有較深刻的記憶。在學習中,科學地把一些概念、理論形象化,可以幫助加深理解,提高記憶效果。

增強動手畫的能力

我們需要掌握電子式、結構(簡)式並應用於對各種反應進行分析,嘗試尋找規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對有機化學。我們需要掌握電子式、結構(簡)式並應用於對各種反應進行分析,嘗試尋找規律。這也是有機推斷題的基本功。現在並不需要掌握機理,只要發現規律就行。

比如甲烷氯代反應:H3C—H+Cl—Cl=光=H3C—Cl+H—Cl,我們完全可以腦補一隻手抓住了「H+Cl」,然後翻轉180°,嘿,變成「Cl+H」了。我們把這個「遊戲規則」叫做「取代反應」。

重視等效思想

等效思想在各個學科中都很重要,等效思想是找同分異構體的關鍵步驟。當然前幾步是算不飽和度、選母體、找出雜原子或基團。然後並不是雜亂無章的排列組合。

這時把雜原子分為幾類:一價基類(-Cl,-R,-OH等)、二價基類(-O-,-CH2-,-COO-等)、多價基類(氮原子)。對付一價基,就在母體上找等效氫,有幾種取代等效氫的方法就有幾種異構體。對付二價基,就在母體上找等效鍵,有幾種插入方式就有幾種異構體。注意像酯鍵這樣的二價基有正插和反插。對付多價基,具體方法在例子中解釋。多價基其實是專門拿來對付連著三個取代基氮原子的。

找共性進行類比

化學絕不是死記硬背的學科(第一道選擇題除外),而是一門有規律可循的學科。比如「擬鹵素」這種神奇的東西,就是化學性質與鹵素極其類似,舉例有(CN)2、H2O2、NO2(N2O4)等,比如他們的氧化性普遍較強,在水中可以歧化;因此可以推知

(CN)2+H2O=HCN+HOCN這樣的反應。

更典型的是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同族的遞變性值得總結,比如含氧酸的酸性、氧化性與還原性。比如NaOH與Al的反應,同樣可以推廣到與硼元素,

2NaOH+2B+2H2O==3H2+2「NaBO2」,所謂的「偏硼酸鈉」。與偏鋁酸鈉一樣,實質上都是[M(OH)4]-的形式。

還有三對對角線規則Li~Mg,Be~Al,B~Si。所以可以推測出Li在空氣中燃燒不生成過氧化物,Be與Si同樣可以跟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氣。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將氧化性與電負性順序的相同與不同做一下比較。

生物

掌握一定的記憶方法

簡化記憶法

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聯想記憶法

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例如記微量元素:鐵錳硼鋅鉬銅這六種元素,可以用諧音記憶鐵猛碰新木桶,這樣就記住了,而且不容易遺忘。

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以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獨列出,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明顯,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等等。

衍射記憶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儘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繫。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複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繫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要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展、細胞的學說、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分裂等知識。

希望每一位高中生都能抓住關鍵的最後一年,實現成績上的逆襲,考入自己心儀的985,21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7c0EnABgx9BqZZIG5h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