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盡所有與中國談判!歐盟對華加稅後,中方打響反制,效果很明顯

2024-10-30     藍涇視訊

據光明網報道,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本月初表示,中方依法決定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根據商務部公告,該措施自重陽節起實施,採用保證金形式進行,各公司保證金比率為30.6%-39%。數據顯示,中國是法國干邑第二大出口市場。歐盟出口到中國的白蘭地中99%產自法國,2023年的出口額達17億歐元。保證金舉措實施後,中國白蘭地市場格局是否會發生變化?《環球時報》記者對此展開採訪調查,「目前依然是小眾市場」。

中國進行白蘭地反傾銷調查的原因是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實施高額關稅。10月第四天,歐盟通過了一項新的貿易法案要給中國電動汽車加稅,而且不是小打小鬧,最高能達到35.3%!歐盟這麼做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從2018年開始,美國帶頭,歐盟跟著起鬨,對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開始橫挑鼻子豎挑眼。從小商品到高科技,只要是咱們有優勢的,他們就想方設法地使絆子。現在輪到電動車了。歐盟這次可謂是群情激奮,十個國家投了贊成票。只有德國這個汽車大國明確表示反對。

歐盟惺惺作態了一年,最後還是通過了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提議。去年10月,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就宣布啟動對華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其實,所謂的「反補貼」,不過是歐盟為迎合美國打壓中國尋求理由和藉口,其本質就是大搞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霸凌主義。

上周一,德國總理朔爾茨再次重申,反對向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朔爾茨當日出現在德國西南部城市的一家動力電池回收工廠的開業典禮上。「有人說,中國在電機方面比我們做得更好。德國企業不必害怕這種競爭。」朔爾茨說,德國工業過去就曾遇到過來自日韓的激烈競爭,(加征關稅)這種做法只會傷害到德國自身。此前,朔爾茨已經多次公開表態不贊成這一關稅。德國政府在拒絕關稅問題上立場較為統一,德國過往沒有出現引入外部競爭德國汽車就喪失市場份額的事情。

近期,中歐兩方就歐盟計劃對中國電動汽車增收關稅的議題,進行了深入的視頻討論。此次會談是由歐盟委員會的執行副主席及貿易委員發起的,中方應邀參加,雙方就這一敏感議題進行了交流。會談中,雙方共同回顧了之前磋商的進展,並重申通過對話解決分歧的願望。為了解決問題,雙方還明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即中方提出的價格承諾計劃。歐盟對此方案持積極立場,並提出了具體建議,中方的反應也很積極,表示同意迅速開展下一階段的談判,並熱切期待歐方團隊儘快訪華。

上周五,歐委會在有關中歐舉行視頻會談的新聞中表示,根據世貿組織規則,歐委會有權與參與調查的不同企業商談價格承諾,與中國機電商會進行價格承諾談判,並不排斥其他企業單獨與歐方商談價格承諾。中方對此表示,如歐方在與中方磋商的同時,又與部分企業單獨進行價格承諾談判,將動搖彼此信任,干擾磋商整體進程,也將給價格承諾協議的後續執行和監管增加更多行政成本。目前,雙方已開啟下一階段磋商,中方希望雙方按照現有框架,儘早取得實質性突破。

中歐兩大經濟體,一個是世界工廠,一個是創新先鋒,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轉型等領域,雙方的合作將帶來更多機遇。這不僅是一種經濟上的互補,更是一種全球責任的體現。面對氣候變化這場全球性的挑戰,中歐之間協同作戰,才是走向未來的明智之選。必須指出的是,歐盟在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時,需要更廣闊的視野和更長遠的眼光。避免短視行為,與中國攜手合作,才是更為明智的選擇。精誠合作不僅能促進自身經濟增長,也將為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活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6a2401fd0fb3a94fc14e37bed2a5a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