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與日本相當,地理位置優越的墨西哥,為啥沒有成為世界工廠?

2022-03-07     瀚舟觀察

原標題:人口與日本相當,地理位置優越的墨西哥,為啥沒有成為世界工廠?

提到世界工廠,大家自然會想到中國。事實上,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歷史並不長,最多也就20多年,在此之前,日本也曾經長期擔當這一角色。而今後的世界工廠會是哪一個國家?可能不再是一個國家,但是依然離不開東亞及東南亞這個範圍。今天要說的是來自另一個大陸的國家,就是墨西哥。從人口總數來看,墨西哥與日本非常接近,日本是1.26億,而墨西哥為1.27億。

從地理位置來看,墨西哥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北面是美國,南面通過中美洲與南美洲相連,一方面坐擁經濟發達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另一方面面對著廣闊的拉丁美洲市場;西面瀕臨太平洋,東面是墨西哥灣與大西洋相通,是一個典型的兩洋大國。不過地理位置如此優越的墨西哥,雖然背靠美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擁有絕佳的交通便利條件,卻一直沒有發展成為世界工廠,經濟實力甚至被巴西反超,失去了拉丁美洲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

僅僅在本世紀初,墨西哥還是全球十大經濟體之一,同時也是拉美第一大經濟體,2004年墨西哥GDP總量達7822億美元,而此時巴西只有6693億美元(數據來源於快易財經)。不過到了2014年,墨西哥GDP為1.32萬億美元,而巴西已經達到2.46萬億美元,墨西哥僅相當於巴西的54%。

墨西哥沒有成為世界工廠,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還是地理位置的問題。二戰後隨著日本創造經濟奇蹟,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四小龍的快速崛起,東亞地區已經成為國際製造產業鏈的中心,而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後,加入了國際產業鏈的分工體系,更加鞏固了東亞世界工廠的地位。尤其是代工製造模式的盛行,使得製造部門的遠程生產成為可能。而墨西哥雖然距離美國最近,但是遠離亞洲這一事實,決定了墨西哥的製造產業規模受到限制,僅僅可以吸引到汽車製造以及部分電子產業,這些產業的共同特點是不便於長途運輸。

其次是人工成本的問題。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區簽訂,當時墨西哥的人均GDP已經達到5800美元,而中國還不到500美元,相差十倍以上。對於製造業來說,墨西哥的人工顯然太高了,大部分企業的選擇是顯而易見的。90年代,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的企業開始紛紛在珠三角一帶建廠,形成了IT產品,家電,電子等一大批產業聚集地,而富士康就是在此期間快速成長起來的代表性企業之一。

迄今為止,墨西哥吸引的外資企業主要集中在汽車製造,航空,家電,電子,製藥等領域。以汽車產業為例,投資墨西哥的有通用,福特,大眾,豐田,本田在內的20多家汽車組裝工廠,其中最大的兩家分別是大眾汽車的普埃布拉工廠,日產的阿瓜斯卡車斯特工廠,年產量超過百萬輛。在航空工業領域,主要企業有加拿大龐巴迪,法國賽峰集團等。家電領域是外資相對比較集中的另一個主要產業,包括美國的惠而浦,GE,伊萊克斯,三星等都在該國投資設廠。

儘管墨西哥在拉丁美洲算是一個製造大國,但是與巴西相比,墨西哥的主要問題是,本土製造業實力較弱,缺少具有競爭力的本國大型企業和知名品牌。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巴西已經形成像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這樣的工業巨頭以及像淡水河谷這樣的礦業巨頭,而墨西哥最知名的企業主要來自食品及飲料行業,包括烘焙食品企業賓堡集團,飲料企業Femsa,生產科羅娜啤酒的莫得羅公司等。巴西主要採礦,工業設備都立足自主製造,扶持本國企業,實施長期的替代進口戰略,在這一方面,墨西哥還有很長的路要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67c4c4463ab0b88f551a2404fe611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