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動作,幫新手快速建立車感,不再把油門當剎車

2024-01-04   愛車大家說

新手剛開車時由於不熟練,難免會出一些差錯。而最要命的就是把油門當剎車踩了,因為和其他差錯相比,它的後果幾乎是災難性的。以至於很多新手剛開車時自己緊張,坐在副駕駛的家人更緊張。

如何避免把油門當剎車踩呢?估計很多人都會祭出網上流行的「標準操作」:不踩油門了就把腳放在剎車上。可拉倒吧,要我說正經教人開車的都不會這麼傳授經驗,這完全是誤人子弟。這種做的本質就是允許你犯傻把油門當剎車,但由於不踩油門的時候腳剛好在剎車上放著,所以犯傻的時候剛好可以踩住剎車。

這樣做有兩個隱患:首先它會讓你習慣性遇到危險就直接踩而不去分辨到底哪個是油門哪個是剎車。其次假如你正踩著油門行駛呢,突然路邊有行人出現,此時你的腳沒在剎車上,這時候犯傻的話怎麼辦?

所以我認為如果你想徹底解決把油門當剎車踩的問題,那麼就忘掉那些胡說八道的理論。正確的做法是建立良好的車感,在危險發生時讓你的潛意識準確地指引你的右腳去找剎車踏板並踩下去。

方法不難,只需要兩個動作:踩油門、松油門。

打火機里的高壓電子器想必大家都玩過,對著手上按一下,那高壓電帶來的酸爽感能讓你瞬間清醒。當你拿著它對準手指準備按下去的時候,不出意外你應該會感到有種奇怪的力量似乎在暗地裡告訴你:「不要按,不要按」。

我認為這就是你的潛意識在起作用,因為以往被電過的經歷讓它知道這樣做很難受,所以它會阻止你去按。

而開車也是一樣,你應該訓練你的潛意識,讓它知道在危險來臨的時候繼續加速會十分危險,而及時減速則可以讓你遠離危險,這樣在危險發生的時候你的潛意識就會控制你的腳去找剎車踏板而不是直接一腳把油門踩下去。

怎麼訓練你的潛意識呢?我認為靠踩油門、踩剎車就夠了。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你可以嘗試變速行駛,先提速,然後減速,如此交替。目的就是體會踩下油門後汽車提速的感覺以及踩下剎車後減速的感覺。

提速一定要比正常開車時猛一些,這樣感官刺激最強烈。而且可以使用不同的力度去提速,比如剛開始車速是30公里/小時,保持擋位不變,先以這個速度勻速行駛幾秒鐘,然後突然踩油門快速把車速提到40公里/小時,然後再保持這個速度行駛幾秒鐘,接下來可以松油門讓車速再次下降到30公里/小時,緊接著再一大腳油門踩下去把車速提到50公里/小時甚至更高。

就是這樣反覆「蹂躪」油門,持續體驗不同油門深度下車輛的加速感受,讓你的潛意識去學習這種對應關係。當你想踩油門時,你的大腦里會清晰地預判到踩下多少油門汽車會有怎樣的提速感受,這就代表你練成了。

踩剎車練習不建議直接一腳踩死讓汽車迅速剎停,因為這樣操作很粗糙,無法讓你去細膩的體會剎車與減速度的關係。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和踩油門一樣,嘗試不同力度的剎車。比如行駛中前方沒車,但你可以設想前面有車,而你正緊緊跟著它行駛。突然前車逐漸減速,此時你也踩下剎車隨著它一起減速,此時剎車踩住以後保持力度不變,想像著你與前車同步減速,你倆的距離沒有變化。然後前車突然急剎,車速大幅度下降,而你也迅速反應,更用力踩下剎車,也迅速減速,但你與前車的距離仍然沒變,可見你對剎車把控之細膩。

練習一段時間後可以嘗試更激進的做法,比如紅燈路口前面有車在等綠燈,你逐漸接近它,距離比較遠的時候先輕輕點下剎車,讓汽車有減速感,但制動力度不夠。此時你會感到非常緊張和不安,因為減速力度不夠,繼續下去肯定會追尾的。這種緊張和不安會強烈刺激你的神經,潛意識會讓你多踩點剎車。等兩車距離更近的時候終於你又用力踩了點剎車,最終在接近前車時成功剎停,此時你會感覺非常踏實,因為成功避免了追尾。這樣就可以對你的潛意識產生足夠強烈的刺激,使其對剎車踏板深度、剎車距離、制動強度有更深刻和細膩的體會。

這樣練習一段時間後如果行駛中出現突髮狀況,假如你的腳正好在油門上,那麼你就會有一種強烈的不安感,似乎有一種力量在告訴你:這個踏板不能踩,趕緊換一個。如此一來你根本不需要主動思考,你的潛意識就會控制你的腳主動移到剎車踏板上去。這樣哪怕情況再緊急,你也不可能把油門當做剎車去踩了,而你對車輛以及行駛狀態的把控水平自然也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