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說簡單也簡單,畢竟只要會踩剎車踏板就行。但說複雜那裡面的門道也是很多的,小小的踏板踩法不同效果也大相逕庭。同樣的車速,有些司機能把剎車踩得又穩又准,但有些司機剎車踩得就差點意思了,要麼是不夠從容,要麼制動效果差。
今天我就給各位新手朋友分享一個小技巧,讓你在急剎、重剎時能更從容淡定。
這個技巧說來也簡單,就是踩剎車時先輕後重。
輕不是不用力踩,而是相對於那種一腳悶死的踩法更輕。重也不代表使出吃奶的勁兒往下跺踏板,而是逐漸給踏板施加壓力。
比如你正常行駛,前方有車突然變道。沒經驗的司機會一腳重剎直接跺到底,此時大都是靠腿部發力,力大無比。這很容易踩出ABS,這陣勢能把一些新手司機驚出一身冷汗。而且車內乘員也能感受到很大的衝擊力,最要命的是某些情況下這種操作不一定有更好的制動效果。
而先輕後重的踩法是先用相對大的力量踩下大部分剎車踏板,但別一腳悶死。緊接著腳掌用力暗暗往下壓剎車踏板,記住這個壓字,非常重要。這樣踩剎車會更平穩,而且制動效果或許更好。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還一頭霧水,別急,我跟你說說原理你就恍然大悟了。
家用車剎車時主要靠前輪提供絕大部分制動力,剎車的時候車頭會壓低,車輛重心會往前移動。這就帶來一個好處:前輪與地面的摩擦力更大,更不容易抱死而且制動力也更大。
急剎車的時候如果你直接一腳把剎車悶死,此時車輛重心還來不及往車頭轉移,前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相對小,前輪就更容易抱死導致ABS觸發。
所以我們應該先用相對小的力度去踩剎車,這個力度不是讓你輕輕踩,也是很用力,但前提是別把ABS踩出來。這樣一來足夠的制動力會讓車輛重心快速向前移動,前輪與地面的摩擦力進一步提高,然後我們就用腳跟支撐、腳掌發力,穩著去控制踏板就行了。
這個技巧的精妙之處有兩點,第一個是先讓車輛重心前移使前輪有更大摩擦力,第二個就在於重心轉移後腳掌發力了。
因為腳掌發力控制精度更高,再加上車輛重心已經往前轉移了,前輪有充足的摩擦力讓你盡情揮霍。所以你就可以根據實際制動效果控制右腳暗暗往下擠壓剎車踏板,感覺情況仍然緊迫那你就繼續用力擠壓剎車,感覺局面控制住了就可以稍微釋放點剎車,鹹淡完全由你自由掌握。
可以說嘗試幾次後你甚至能把前輪控制在抱死的邊緣,而且你能清晰地感受到這個臨界點。什麼人車合一、頂級車感、人肉ABS,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另外這時的制動效果我認為要比ABS那種一通猛點要好。
當然也可能有人會反駁:現在的車都有ABS了,急剎時一腳踩死就是了。什麼先輕後重,急剎的時候哪有這個時間去考慮這些?
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對於普通新手來說開一輛有ABS的車急剎時直接一腳跺死剎車確實是最簡單粗暴且有效的方法。但根據長期實踐,我認為先輕後重的踩法並不比無腦一腳跺死差。而且先輕後重並不是讓你在急剎時還花時間去精確到多輕多重,而是有這個意識即可。甚至從慢動作上你都看不出太大區別,但司機在操作的時候腳上是掌握著這個分寸的,所以除非是萬分緊急的急剎,否則整體上並不會影響急剎的響應時間。
以上這個方法大家可以在不那麼緊急的情況下嘗試幾次,去體會其中的奧秘。當你真正掌握的時候相信你的剎車水平會有更大的進步。
最後如果感覺此文有用,那歡迎轉發給你的朋友,更歡迎大家關注我,咱們一起分享更多有意思的汽車知識。明天咱們聊聊如何踩出一腳絲滑的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