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呼吸道疾病防治|探索RSV感染防治策略,呵護嬰幼兒健康

2023-12-19     健康報

原標題:兒童呼吸道疾病防治|探索RSV感染防治策略,呵護嬰幼兒健康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呼吸道感染的認知程度和重視程度大幅提升。去年冬季以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新冠病毒「三重流行」帶來的挑戰引起了廣泛關注。RSV是導致嬰幼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其危害不容小覷,應及時採取有效預防措施。

可能對嬰幼兒健康產生長期危害

RSV是導致5歲以下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而且RSV感染可能與一些長期肺部危害有關,如哮喘和反覆喘息的發生,因此可能對患兒健康產生長期危害。

近期,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馮錄召教授團隊發表了一項大型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共納入47項研究,涉及上千萬名5歲以下的嬰幼兒,旨在探討RSV感染在不同年齡的臨床表現,進一步探索RSV感染與哮喘及反覆喘息之間的關係。

該研究樣本量大,具有較強的代表性。研究結果顯示,RSV感染臨床表現為輕度的患兒占比為51%,臨床表現為中度和重度的患兒分別占37%和7%。在臨床表現為輕度的患兒中,最常見的症狀為咳嗽和鼻塞,分別占92%和58%;在臨床表現為中度的患兒中,最常見的症狀為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分別占50%和47%;在臨床表現為重度的患兒中,最常見的症狀為呼吸衰竭和膿毒症,分別占29%和10%。值得注意的是,0~1歲嬰兒感染RSV後易發展為重症。該研究結果顯示,與0~2歲兒童相比,0~1歲嬰兒更容易出現中度和重度臨床表現。究其原因,可能是嬰兒的免疫系統和氣道均未完全發育成熟。因此,嬰兒不僅更易感染RSV,而且感染後由於免疫功能相對較弱、氣道較狹窄,可能導致氣道阻塞,更容易出現重症表現。而且,所有嬰兒都面臨嚴重的RSV感染風險。

感染RSV除了給嬰幼兒造成痛苦和短期的健康損害外,還可能導致長期危害。嬰幼兒未來可能會發生哮喘和反覆喘息,這兩種肺功能損傷可能會持續10年以上。該研究結果還顯示,RSV感染患兒更容易發生哮喘和反覆喘息,其在兒童期發生哮喘的機率是未感染兒童的3.12倍,反覆喘息的機率也達到了未感染兒童的2.16倍。

將帶來更為嚴重的疾病負擔

如今,社會對於流感的關注度很高,而對於RSV的關注度相對較低。2016年1月—2019年12月,美國某三級保健兒童醫院進行了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共納入上千例因LRTI(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2歲以下兒童。研究結果顯示,與流感相比,RSV感染可能導致更複雜的住院病程,並且,相較於1歲及以上兒童,1歲以下嬰兒RSV感染和流感導致的複雜住院病程風險更高。1歲及以上兒童中,RSV感染導致複雜住院病程的機率是流感的2.3倍;而在1歲以下嬰兒中,RSV感染導致複雜住院病程的機率是流感的5.5倍。

同時,與流感相比,RSV感染入院後需要呼吸支持的比例、PICU(兒童重症監護室)入住率均顯著增高,住院時間也明顯增加。同樣地,這些表現在1歲以下嬰兒中也更嚴重。例如,在1歲及以上兒童中,RSV感染入院後需要呼吸支持的風險是流感的2.1倍;而在1歲以下嬰兒中,RSV感染入院後需要呼吸支持的風險是流感的5.8倍。

因此,公眾有必要提高對兒童尤其是嬰兒RSV感染的警惕,並及時採取有效的防治策略。目前,國內尚無RSV感染的特異性治療藥物,一般以對症治療為主。在RSV三級預防策略中,一級預防作為全人群根本性的預防,可及時發現和防止疾病的發生。現階段,由於種種局限,嬰幼兒疫苗短期內尚無法在臨床中應用,特異性RSV預防用單克隆抗體是減少RSV相關重症和死亡的有效預防手段。近年來,RSV長效單克隆抗體取得突破性進展,既往多項臨床研究證實,RSV長效單抗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相信RSV感染會和流感一樣,進一步得到全社會的重視。希望相關部門積極行動起來,不斷深入探索RSV感染的特徵和防治策略,及時為我國的兒童尤其是1歲以下嬰幼兒提供更好的保護措施,呵護他們健康成長。

策劃:全國疾控宣傳平台

文:巴宣

編輯:肖薇

審核:劉平安 魏李培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15e762f3a73f4c4fe0f92b8ac3f28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