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海證券:以ESG為抓手助力高質量發展

2024-10-10     紅刊財經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求「履行社會責任,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國內首批成立、A股第16家上市證券公司,國海證券高度重視社會責任工作,主動對標國際準則和先進實踐,以ESG為重要抓手,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公司入選國資國企社會責任藍皮書(2023)課題組首次發布的「國有企業上市公司ESG·先鋒100指數」榜單,位列31位;Wind 2023年度 ESG評級為A,在140餘家機構中排名第17位;近年來榮獲ESG卓越券商金帆獎、企業社會責任「年度案例獎」、企業社會責任先鋒獎等獎項。

建立健全ESG治理體系,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作為ESG的核心,公司治理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國海證券積極將ESG理念融入公司治理體系,採取一系列舉措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在2023年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首次對上市公司董事會履職能力綜合評價中,公司榮登「上市公司董事會最佳實踐案例」100家榜單,證券行業僅有10家入榜。

一是完善公司治理體系。深入推進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有機融合,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形成黨委會全面領導、董事會戰略決策、監事會獨立監督、管理層負責經營的治理格局。設立董事會戰略與ESG委員會,建立「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的工作機制,將ESG理念融入公司企業文化、業務體系,促進管理提升。加強ESG風險管理能力建設,董事會審議《風險偏好與風險容忍度方案》《風險評估報告》等議案,監督風險管理機制建設、實施及運行情況,業務線制定ESG風險管理辦法,將ESG風險因素納入業務風險管理實踐,營造ESG投資文化。

二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貫徹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確立公司使命、願景、核心價值觀,明確黨建、經營、合規風控、誠信廉潔、ESG等9方面理念,從員工最常接觸的「說、看、聽、寫、做」提煉「四不四要」員工行為規範,使文化可觀測、可評估、可模仿、可傳播。健全文化建設機制,將企業文化落實到人力資源管理、經營管理各方面、全過程,專門把企業文化辦公室設在人力資源部,將文化價值觀融入用人標準、人才畫像、幹部選聘標準、價值觀考核等各環節,對違反行業和公司價值觀的行為實行一票否決,形成強有力的監督、約束和引導。推動文化落地生根,設立企業文化月、合規誠信廉潔日,舉辦「文化思享會」「企業文化案例大賽」等特色活動,編制公司《文化品牌手冊》,發布行業首支企業文化歌曲,建立公司榮譽體系,強化文化認同,推動員工全面踐行公司企業文化。加強文化與品牌建設融合,上線「今日國海」微信公眾號及視頻號,推出「專業專注、全心全力」的全新品牌理念,發布「國國」「海海」雙「象」奔赴品牌吉祥物,推出證券行業首檔原創訪談欄目《國海專+》,開展助農直播、線下讀書會直播,以立體多元的品牌形象提升市場影響力。

國海證券「四不四要」員工行為準則

國海證券首個吉祥物形象「國國」「海海」

三是踐行以投資者為本。牢固樹立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通過加強投資者回報、強化投資者溝通、加強投資者教育,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自2011年上市以來連續13年分紅,累計向股東分配利潤46.61億元,其中現金分紅達31.67億元,多年來公司現金分紅占當年實現可分配利潤的比重遠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加強投資者教育,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做深做實防非、打非工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2023年組織投教活動1032場、覆蓋上千萬人次。著力提升投資者關係管理和信息披露質量水平,搭建業績說明會等線上線下溝通渠道,勤勉審慎增強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提升上市公司透明度。加強ESG信息披露,從2013年起連續11年披露社會責任或ESG報告,主動對照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等國內外主流標準,不斷提升ESG披露水平。

國海證券開展「投教進百校」之走進步兵小學活動

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積極履行環境責任

充分發揮證券公司專業優勢,圍繞綠色融資、綠色投資、綠色研究等逐步形成具有證券行業特色的綠色金融體系。

一是加強統籌規劃。在業內較早發布《國海證券綠色金融行動方案》,從綠色融資、綠色投資、綠色研究、綠色運營等方面系統謀劃,將綠色金融納入各單位年度考核目標,強化督導落實,推動綠色金融全面落地。

二是擴大綠色投融資規模。「十四五」以來通過股權、債權、ABS、綠色股權投資等多元方式完成綠色投融資160億元,實現跨越式提升,其中完成全國首單銀行綠色貿融ABS、全國城商行首單「碳中和」綠色金融債等多個首單的創新性項目,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助力低碳轉型。

三是加強綠色研究。發揮研究所專業優勢,加強雙碳政策和產業的研究,2023年以來發布綠色金融相關深度研究報告51篇,開展綠色金融專題會議20場,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研究支持。

四是加強科技賦能,踐行低碳運營。擴大業務和經營管理線上化率,2023年公司信息技術投入2.42億元,同比增長6.36%,為業務創造價值、為管理提質增效。通過無紙化辦公、綠色採購、降低能源浪費、節能倡導等方式,踐行低碳運營,2023年人均辦公用紙量、單位面積天然氣消耗量、柴油發電機柴油消耗量均同比下降20%以上。

聚焦利益相關方,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牢固樹立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理念,積極履行對國家、客戶、員工、公眾等利益相關方的責任。

一是堅持金融本源,做好「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召開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專題研討會,制定《國海證券服務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大篇文章工作方案》,提出了未來三年的工作目標和具體舉措。「十四五」以來為全國企業投融資830億元,完成10單全國、行業或全區首單創新項目。承銷政策性金融債、地方政府債超2500億元,管理科技、綠色、普惠類大資管產品近千億元。發揮「精品研究」平台優勢,站在全產業鏈的高度進行深度研究,連續三年舉辦「金融機構走進廣西」系列活動,搭建區內外資本產業橋樑,增進投資者對廣西企業的投資信心。

國海證券組織非銀金融機構走進廣西活動

二是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業內率先引入客戶凈推薦值體系至今8年,組建NPS服務體驗小組,了解客戶需求,解決客戶痛點。業內首個推出「她財富」女性財富管理服務,發布首份女性財富管理白皮書,開闢「她財富」服務專區。積極服務養老金融,加大養老產品引入,延伸養老服務觸角,普及養老金融知識,推出適老化金融服務模式。落實降費讓利各項舉措,打造組合投顧、內容投顧、工具投顧、智能投顧和私享投顧等系列投顧服務,開展打造優質產品和有溫度的服務專項工作,著力提升客戶服務能力。

國海證券打造「她財富」女性財富管理服務專區

三是精心培育人才,打造高素質金融人才隊伍。持續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推行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位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等機制,搭建專業管理雙通道和MD職級體系,建立人才畫像,完成核心幹部盤點,實施繼任者計劃。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加強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年輕後備人才、黨務人才四支隊伍的培訓培養。注重營造簡單務實、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圍,尊重員工的見解和心聲,持續構建暢順、及時的溝通渠道,專門搭建「吐槽平台」,敢聽怨言罵聲,第一時間解決基層難題,目前收到員工吐槽370條,轉辦率和辦結率100%,開展聚焦問題、解決到位的「最滿意吐槽」和應付拖延的「最不滿意吐槽」評選,有效發揮疏通員工情緒、解決一線問題、加強作風建設作用。

國海證券開展「愛心圓夢助學」公益活動

四是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首批簽署證券行業促進鄉村振興公益行動發起人協議,「十四五」以來在7個定點幫扶及「一司一縣」幫扶村縣投入項目和消費幫扶資金達1818萬元,定點幫扶的六豐村黨支部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助力農民保障收入,開展糖料蔗、生豬等「保險+期貨」項目37個,惠及5萬農戶。發起設立國內證券行業首家慈善基金會——廣西國海扶貧助學基金會(2022年基金會更名為廣西國海慈善基金會)至今已19年,初始資金來自公司員工的自願捐款,組織開展「愛心圓夢助學」「愛讓地貧患兒重生」等公益活動,「十四五」以來累計捐資達586萬元,「國海情 鄉村美」鄉村振興公益項目獲評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第二屆「八桂慈善獎」。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df5c5ab41eeaaa70f129dde493796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