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的復牌與復活

2023-03-23     光華樓評

原標題:房企的復牌與復活

3月22日深夜。

恆大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如果重組成功,恆大將解除上市公司清盤的風險。恆大,將迎來一線生機?

對恆大來說,目前最迫切的事之一,就是公布財報。

如果停牌時間超過18個月,公司將退市。復牌之後,才可能復活。

01

3月底,上市房企年報發布季。

截至目前,70多家房企發布業績預報,20多家公布2022年財報。大多數業績預報,是預虧。最高預虧200多億元。

去年,佳兆業、恆大、融創、世茂、奧園、花樣年等17家港交所上市房企停牌。

如果這些房企年報「難產」,直接導致復牌難。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規定,如果上市公司持續停牌18個月,港交所便有權將股份摘牌。

截至目前,佳兆業、景瑞兩家復牌,重回「牌桌」。復牌至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提振市場信心。

2022年初,房企出現停牌潮。

疫情影響業績,市場下滑與企業流動性危機,多數公司更換審計師。

過去一年很難,上市房企的年報並不好看。

今年1-3月份,市場雖有復甦,但未全面回暖,對上市房企來說,困難依然在眼前。不過,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02

當出險上市房企忙於復牌時,房企「優等生」們已發出年報。

近日,越秀地產、華發股份、招商蛇口與龍湖公布了2022年年報:

2022年,越秀地產實現營業收入1250億元,同比增長8.6%。

2022年,華發股份營收同比增長15.5%,行業排名向前進了14個位次,連續三年穩居千億陣營。

2022年,招商蛇口實現營業收入1830.03億元,同比增加13.92%。

2022年,龍湖集團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505.7億元,同比增長12.2%。

「地產行業經歷了深度調整,拐點已現」。龍湖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陳序平在2022年業績會上表示:

區域經濟發展帶動下的城市分化,具備產業與人才支撐的核心城市,實體消費真實而旺盛;

改善型住房成需求主導,客戶對產品品質、服務質量及生活配套的要求不斷提升;

企業告別高槓桿擴張模式,回歸產品主義及盈利本質。

城市分化、改善型住宅、產品主義,這三條是買房人也要格外留意的。

70%以上人口流出的城市,房產沒有投資價值。我們要在核心城市的核心板塊,買堅持產品主義的項目,買有品位的改善住宅。

03

與復牌相比,債務重組是難度係數更高。

今年以來,新房銷售回暖、房企境內融資放開、債務重組方案密集出爐……最近半個月,上市房企加速債務重組。

3月7日,融創境外債重組計劃獲得了主要持有人臨時小組支持,雙方將簽署重組支持協議。在完成協議簽署後,融創擬在3月底前對外公布其債務重組計劃。

努力還債的融創,如果能復牌復活,將給民營房企更多市場信心。除融創外,正榮、奧園、龍光、中梁等4家房企的重組方案也有望在3月底前出爐。

3月10日晚間,旭輝控股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3月22日,恆大與主要境外債權人就重組方案達成了協議。

3月27日,央行將降准0.25個百分點(來源央行官方網站)。既利於房企獲取資金支持,也利於個人申請按揭貸款。

在這場債務展期潮中,富力、龍光、融創、華夏幸福等債務展期的加權平均期限達到3年及以上。一旦展期方案通過,將為房企生存爭取到更多時間。重組之後,核心還是市場銷售回款。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

今年2月份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上漲,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全線止跌。

以武漢為例,截至3月23日,3月份武漢新房成交10282套。23天,日均447套,突破1萬套新房成交,延續2月份的市場熱度。

同期,3月份新房取證53次(2月12次),市場供應猛增。四新、光谷中心城有項目開盤熱銷。最近一周,武漢新房銷量持續高位,洪山銷量排名第一。二手房量價齊升,以中心城區的中小戶型為主。

「今年來看,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隨著經濟轉暖,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主要表現在市場銷售降幅明顯收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說。

「總的來看,目前房地產市場還處在調整階段,後期隨著經濟逐步改善,市場預期轉好,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企穩。」

有專家預測,今年3月樓市「小陽春」可能提前結束。他的判斷依據是,最近幾周新房、二手房成交下滑。而地產大佬胡葆森說,雖然全面復甦的時間表待定,但復甦趨勢已經形成。

最近,南京、杭州、廣州的土拍市場回暖。在杭州的一宗熱門地塊,有60多家房企爭奪。3月23日,北京首場土拍,有一宗熱門地塊,28家央國企與14家民企參拍,是北京土地市場有史以來企業參與最多的地塊。

土地盛宴中,新城、濱江、大華、偉星等個別民企開始拿地。

[後記]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

我們見證著房地產行業的分化式復甦,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復甦回暖基礎並不牢固,擴大房產內需的路並不好走,整個行業的困境還沒有結束。

對部分困難房企來說,債務重組、復牌、銷售、保交樓等,還在「ICU」內掙扎,離復活上岸還有距離。對那些買到爛尾樓的業主來說,心在滴血。他們最大的願望是,能收到房。解決好爛尾問題,就是解決市場信心問題。

作為行業從業者,我們期待行業好起來,房企活下來,大家有活干。作為上市房企股票持有者,還有解套回本的機會;作為普通的買房人,房價穩一點,房子品質好一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房地產依然是「支柱」行業,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還要更多切實有力的政策跟進,改善社會預期,提振社會信心,迅速激活房地產市場。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d3c2eb549448d0121da8053f285cd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