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清潔能源金屬 供應安全重要性凸顯

2024-07-02   第一財經

[ 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對鋰的需求也呈現出爆髮式增長趨勢,2023年中國碳酸鋰的消費量同比增加24.6%。 ]

近期美國和歐盟相繼宣布對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似乎愈演愈烈。剛剛結束的202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全球各界針對國際地緣政治、貿易保護主義,以及中國未來的產業綠色轉型進行了激烈討論,提出全球化的低碳轉型需要全球合作。

國家能源局印發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大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力度,加快推動綠色轉型進程。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中國正在朝著清潔化、低碳化和智能化方向進行轉型。清潔能源金屬已成為支撐清潔能源產業和戰略性資源的基礎要素,確保與該領域相關金屬供應的安全,對於保障中國中長期能源安全至關重要。

隨著「雙碳」目標實現進程穩步推進,清潔能源技術迅速發展,中國對清潔能源金屬礦產的需求將急劇增長。然而,在世界範圍內,相關金屬儲量分布及生產較為集中。因此,中國超過80%的鎳、鈷及錳依賴進口,受地緣政治衝突等外部因素影響,清潔能源金屬供應鏈斷裂的風險增加。以俄烏衝突為例,其間相關金屬價格大幅度上漲,斷供風險持續存在。在紛亂複雜的國際背景下,地緣政治格局的轉變和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將使得中國境外資源供應越發脆弱。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整理並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對保障中國清潔能源金屬安全以及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清潔能源金屬供應現狀

清潔能源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清潔能源金屬,這是因為清潔能源技術和設備需要使用特定的金屬元素或合金。這些金屬具有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標準,並在清潔能源產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設備製造、能量轉換和儲存方面起到關鍵作用。例如,鋰作為一種常見的清潔能源金屬,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電池製造。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對鋰的需求也呈現出爆髮式增長趨勢,2023年中國碳酸鋰的消費量同比增加24.6%。鈷是另一種重要的清潔能源金屬,在電池材料中起到提升穩定性和增加容量的作用。鎳則被廣泛應用於太陽光伏電池板生產,其高導電性和耐腐蝕性使得太陽光伏系統更加高效穩定。此外,稀土元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永磁體材料以及其他先進技術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然而,中國自身清潔能源金屬儲量有限且品位不高,在滿足日益增長需求規模方面自給率較低。因此,中國大量依賴海外進口來滿足對清潔能源金屬的需求,並且這些進口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在儲量方面,印度尼西亞、巴西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是世界上主要的鎳資源集中地,而中國的鎳資源僅占全球總儲量的3%。智利和澳大利亞擁有超過60%的鋰資源儲量,相比之下,中國只有全球總儲量的7%。至於鈷資源,在中國規模較小且開採成本高,並且產量逐年減少,因此對進口依賴不斷加劇。在對外依存度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因此在稀土方面具有較高的自給能力和完善的產業鏈。除此之外,其他清潔能源金屬如鋰、鈷和鎳則對外依存度較高,分別達到55%、95%和95%。

在進口來源方面,根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就進口量而言,中國從菲律賓和新喀里多尼亞進口的鎳礦占比接近90%。菲律賓是中國最主要的鎳礦進口國家。2022年,中國從菲律賓進口了3300.09萬噸鎳礦砂及其精礦,占總進口量的82.9%。同樣地,智利和阿根廷是中國碳酸鋰最重要的兩個進口來源國,分別占總進口量的89.5%和9.4%。至於鈷礦,則幾乎全部來自剛果(金)。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以及對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提升,中國政府積極推動新型工業化戰略並大力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能源安全問題已經開始逐漸轉變為含清潔能源金屬在內的關鍵金屬礦產安全問題。鑒於清潔能源金屬較高對外依存度所引發的潛在供應風險,在確保供給安全與促進可持續發展之間尋找平衡成為中國的當務之急。

地緣政治衝突的挑戰

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指出,自2020年以來,世界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經歷顯著變革。這種地緣政治碎片化趨勢將促使各國之間進行地緣經濟戰,增加了多個領域衝突的風險。這種趨勢對於高度依賴進口清潔能源金屬的中國而言帶來了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地緣政治衝突增加國際礦產開採與生產的成本。

一方面,地緣政治事件可能發生在某些金屬礦產的主要生產地所在國,戰爭或衝突會導致當地採礦或礦產生產進程被迫中斷。2018年剛果(金)的政局不穩定就曾導致鈷價大幅上漲,對下游產業造成衝擊。地緣政治衝突有可能導致供應鏈中斷,進而影響清潔能源金屬的進口穩定性。如果主要供應國發生政治動盪或衝突,中國可能面臨清潔能源金屬供應不足的威脅,對供應安全構成挑戰。另一方面,某些國家可能會採取多種措施,例如減少產量或暫停礦產開採,以利用其礦產資源作為談判籌碼或抵制措施,這種局勢將造成中國清潔能源金屬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

(二)地緣政治衝突已經影響出口貿易。

地緣政治衝突可能導致某些國家或地區限制或停止對中國的清潔能源金屬出口。這將減少中國可供選擇的供應來源,降低供應多樣性,增加中國對特定國家供應的依賴程度,從而增加了供應風險。例如在中美貿易摩擦期間,美國對鋁、鋅、銅和稀土等金屬的出口實施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包括加征關稅或調整關稅政策等。俄烏衝突是近年來最典型的地緣政治事件,衝突導致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俄羅斯鋁、鎳和鈀等金屬的出口量在全球市場占有顯著份額,分別占12%、7%和26%。俄烏衝突爆發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嚴厲的經濟制裁,這直接導致俄羅斯清潔能源金屬的國際交易受阻,全球供應鏈緊張加劇。這些例子都說明,清潔能源金屬未來更有可能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籌碼。

(三)地緣政治衝突可能導致運輸受限。

地緣政治衝突可能導致清潔能源金屬供應鏈上的交通通道中斷,這包括關閉重要的陸路、海路或空運線路,限制貨物運輸的可靠性和效率。政治緊張局勢、封鎖、封關、出入境限制等因素可能導致貨物無法按時抵達目的地,這將對清潔能源金屬的供應穩定性產生嚴重影響。此外,地緣政治衝突增加了運輸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可能導致運輸成本的上升。以蘇伊士運河為例,2021年該運河堵塞事件導致全球貿易受阻,每天有數十億美元的貨物價值受到影響。在衝突地區,貨物可能需要採取更長的、風險更高的運輸路徑,或者需要額外的安全保障措施。這些都會增加物流成本,進一步推高清潔能源金屬的價格。

保障中國清潔能源金屬供應安全的對策建議

隨著全球清潔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金屬消費國之一,面臨著保障供應安全的挑戰。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使得國際資源競爭日趨激烈,供應鏈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對中國的清潔能源金屬供應構成了重大威脅。然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保障清潔能源金屬供應的穩定性至關重要。為應對這一挑戰,中國需要制定一系列策略與措施來確保清潔能源金屬的供應安全。

(一)增強國內產業鏈競爭力。

加大對清潔能源金屬的勘探、開採和冶煉等環節的投資,提高生產能力和效率。鼓勵企業擴大規模、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支持本土企業在清潔能源金屬領域的發展。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支持和市場准入等方式,培育本土企業的競爭力。建立健全的產業鏈和價值鏈,形成完整的國內供應體系。通過技術創新和生產效率的提升,增加本土產出,減少對進口的依賴,確保國內供應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

(二)儘可能實現多元化供應渠道。

與多個國家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開展清潔能源金屬資源的勘探、開採和開發。通過與不同國家的合作,降低對單一來源的依賴,分散風險,並獲得更多的供應渠道,降低對特定國家或地區的依賴。通過拓展進口渠道,引入來自不同地區的清潔能源金屬產品。與各個供應商形成長期穩固的合作夥伴關係,保證供應的連續性和可靠性。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礦產資源市場的競爭和談判,爭取有利的貿易條件。儘管目前各國積極推動綠色轉型並尋求替代傳統化石燃料資源,但仍需要密切關注全球局勢演變,並通過多元化合作機制促進穩定可持續發展路徑下相關領域共同利益最大化。

(三)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和監測系統。

確定清潔能源金屬供應鏈中的關鍵環節,包括礦產資源開發、加工和生產、運輸、貿易等,了解每個環節的重要性和潛在風險。收集與清潔能源金屬供應鏈相關的數據和信息,包括礦產資源儲量、開採情況、國內外市場需求、價格波動、政策變化等。制定有效的監測指標和預警機制,以實時跟蹤供應鏈中的關鍵指標和風險信號,包括市場價格、供需平衡、政策法規變化、地緣政治局勢等。建立與相關機構和行業協會的合作,共享信息和數據。定期評估和審查風險評估和監測系統的有效性,並根據評估結果進行改進和優化。根據預警信號和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和緊急預案,以應對潛在的供應鏈中斷或不穩定性等問題。

(作者系廈門大學管理學院講席教授、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