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做了20年的IPO夢,終於要成真了?

2023-12-14     每日汽車觀察

原標題:奇瑞做了20年的IPO夢,終於要成真了?

「奇瑞何時IPO」,已經成了汽車圈每年做年終盤點時必上榜的話題,畢竟這個IPO的夢,從2004年做到現在,已經快20年了。

彭博社的最新消息是,奇瑞汽車考慮最早明年IPO,估值或達到1500億元人民幣,同時IDG資本考慮以7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從現有股東手中購買奇瑞集團的股份。

對於傳聞,奇瑞方面表示,「公司是在積極準備上市,其餘信息不準確。」這個回應也在情理之中,「積極準備上市」對奇瑞來說一直是進行時。

這一次,奇瑞的IPO夢又能否成真呢?

艱難IPO史

奇瑞汽車,全稱是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1月,是奇瑞控股集團旗下六大產業板塊之一。也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還未上市的汽車製造商。

從2004年,奇瑞汽車就開始求登陸資本市場,但是上市路走得相當不順。

最早安徽省政府推動奇瑞上市,但是因為與上汽之間的股權關係未釐清而被迫擱置。

等到了2007年,奇瑞再次啟動上市融資計劃,很快金融危機又來了,計劃中斷。

2009年,奇瑞曾作價29億元向華融資產、鼎暉投資、渤海產投、深圳中科創和融德資產等5家企業出售20%股權,再次為上市做準備,但是由於存在關聯交易等問題,計劃再度擱淺。

2015年,奇瑞旗下的奇瑞徽銀先後衝擊港股和A股,未能成功;2016年奇瑞新能源試圖通過海螺型材「借殼上市」,還是以失敗告終。

2018年,奇瑞開始混改之路,奇瑞控股與奇瑞汽車分別在長江產權交易所發布增資擴股預告,兩大項目分別以79.11億元和83.33億元的交易底價正式掛牌。

但是一年後該項目未有結果,奇瑞只能在2019年9月重啟混改,將交易價降低了19億元,於是等來了青島五道口,後者分別持有奇瑞控股51%、奇瑞汽車35.58%的股權,成為兩家公司第一大股東,並取代蕪湖國資委,成為奇瑞控股實際控股人。

但是2021年6月,青島五道口第三期資金未到位導致股權交割延期,此時另一家企業立訊精密的身影出現了。

2022年2月,立訊精密宣布與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製造。另外,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擬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相關股權。

2022年4月,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股份已從46.77%降至14.77%,而立訊有限則持有奇瑞控股19.88%的股份,成為奇瑞控股集團的第三大股東。

2022年12月,一則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變更信息引發市場關注,立訊突然成為了奇瑞汽車的第一大股東,很快又被證明這只是一起烏龍事件。實際上立訊有限成為了奇瑞新能源的第一大股東。

但是如今立訊也退出了奇瑞新能源,不再是其最大股東。立訊與奇瑞新能源攜手推進的整車代工業務,一年多來也沒有更進一步的信息披露。

雖然這兩年奇瑞汽車的IPO依然沒有太大進展,但是汽車業務一掃此前頹勢,開始了井噴式增長。

2022年奇瑞集團累計銷量123萬輛,同比增長28.2%,首次突破百萬輛大關。今年前11個月銷量節節攀升,累計銷量超過166.6萬輛,同比增長47.8%。

偏科生的焦慮

銷量屢創新高,給了奇瑞汽車再次衝擊IPO一個很好的契機,但是這個銷量成績的背後,卻反映出奇瑞偏科嚴重的現狀。

海外市場是目前奇瑞汽車最大的業務亮點,2022年奇瑞整車出口45萬輛,占全年銷量的39%,今年上半年這個比例已經提升到了53%。

如今奇瑞已經成為僅次於上汽集團的中國車企出口亞軍,從2014年奇瑞在巴西建成投產首個海外汽車工廠以來,截至目前,已在海外建成10個汽車生產工廠。今年以來奇瑞先後宣布將在阿根廷、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設立工廠。

當然目前奇瑞的海外銷量主力還是來自發展中國家市場,歐美市場還有待突破。6月英國媒體報道稱奇瑞計劃明年開始在英國銷售汽車,還有興趣進行本地化生產。此外奇瑞還有進軍美國市場的打算。

不過不論是海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奇瑞的銷量主力依然是燃油車,今年前三季度奇瑞新能源車型批發量只有8.21萬輛,在125萬輛的累計銷量中顯得微不足道。

而且這8萬多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主要還是QQ冰淇淋、小螞蟻這些微型車貢獻的,一方面純電微型車市場的份額不斷被擠壓,另一方面最新出台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稅規則中,提高了純電車型的續航和電池容量門檻,這對奇瑞新能源來說影響不小。

今年10月16日的奇瑞科技DAY上,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自己都說,奇瑞在新能源車方面「起了大早,也趕了晚集」。

根據最新的規劃,今年第四季度奇瑞將發布5款超能混動3.0和4款E0X高端電動產品,兩年內拓展至24款超能混動3.0和15款E0X高端電動新品,其中奇瑞風雲A8、風雲T9、星紀元ES、星途瑤光C-DM、捷途旅行者C-DM、iCAR 03等全新新能源車型將陸續推出。

另一個眼下大熱的領域智能駕駛方面,今年2月奇瑞成立了自動駕駛自主開發解決方案商和集成平台大卓智能,計劃未來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的智能駕駛技術棧,推出ADAS產品Pilot 4.0和L4級自動駕駛產品Drive 2.0,實現城市和高速的無人駕駛。

也就是說,眼下資本市場最喜歡的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故事,奇瑞都剛剛開始講,還沒到開花結果的時候。

相比之下,藉助朋友圈的力量收效更快,比如華為。

11月9日,華為與奇瑞聯手打造的智界S7亮相,到11月28日正式發布時預定量已突破2萬輛。成熟的智艙和智駕技術、現成的渠道加上永遠不缺的話題度,讓奇瑞與華為的合作成果更令人期待。

但是智界的火爆能為奇瑞上市起到多大的助推作用,目前還不好判斷。

退一步講,即便明年奇瑞汽車能夠順利IPO,是否能撐起傳說中1500億元的估值,也是未知數。

作為參考,目前上市車企中,吉利汽車市值802億港幣、長城汽車883億港幣、廣汽集團949億元人民幣、蔚來汽車1048億港幣、小鵬汽車1116億港幣、上汽集團1606億元人民幣、長安汽車1844億元人民幣、理想汽車2934億港幣、比亞迪5615億元人民幣。

1500億元的估值對於缺少新能源汽車這張牌,只靠海外市場講故事的奇瑞汽車來說,難度不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624b5a64a68728f8abe619f68640d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