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簽空白協議法律是會認可效力的。根據法律規定,合同一方將留有空白內容的合同交於合同相對方的,應視為對合同內容的無限授權,合同相對方在空白部分可以填寫相應內容。在簽訂補償協議時,一定要將拆遷補償安置的各項權利義務內容填寫完整,儘量避免在空白協議上簽字。
征地拆遷中,「口頭承諾+空白協議」是徵收方經常會使用的違法徵收組合拳。一方面是甜言蜜語式的大包大攬的承諾,當事人提什麼要求都先答應,但就是不寫入補償協議。另一方面,協議留下大片空白,甚至就是一張空白紙,就催促被徵收人在上面按手印簽字,法律風險全部由被徵收人承擔。
從實踐中來看,口頭承諾兌現的極少,空白協議違約的特別多。可以說,征地拆遷簽了空白協議你一定會後悔。
案情介紹:
信了拆遷辦口頭承諾那些「鬼話」,被徵收人簽訂空白協議吃了大虧!
劉先生的親身經歷足可證明空白協議的危害。2017年他家150平房屋,被納入了當地拆遷範圍。徵收方同意給劉先生每平600餘元的價格補償以及其他部分獎勵,劉先生同意了補償方案。但徵收方給其提供了一份空白協議,還說,「先簽好字,再統一收齊拿回上面蓋章存檔,補償不會少一分錢」。劉先生沒有懷疑,快速簽了字。
但後來徵收方又改變主意,只願意提供每平300餘元的獎補,補償少了一半。劉先生不同意,但徵收方拒絕提高補償標準,還說不簽字也會拆除,後面還會取消獎勵。
7月份,劉先生家房屋被強制拆除。劉先生隨即起訴當地徵收方。但由於劉先生是在「自願」的情況下簽訂了協議,未對空白協議留底或拍照,又無法提供徵收方有脅迫威逼簽字的證據,因此被法院駁回了起訴。這份空白協議,讓劉先生懊悔不已。
最高法院:已簽字的空白合同,可視為對合同內容的無限授權!
最高法院在一則判例中提到,合同一方將留有空白內容的合同交於合同相對方的,應視為對合同內容的無限授權,合同相對方在空白部分可以填寫相應內容。
因此,拆遷律師必須提醒各位被徵收人:征地拆遷補償協議無小事,不是一張空白紙或者空白協議就能替代的。在徵收方對您的補償要求進行承諾時,咱們更要關注是否簽訂黑紙白字的正規協議文件,不要輕易被高額獎勵或甜言蜜語所欺騙。
咱們在簽訂補償協議時,一定要將拆遷補償安置的各項權利義務內容填寫完整,儘量避免在空白協議上簽字。在空白協議上簽字後將協議原件全部交給對方,存在巨大的法律風險,某種程度上說,相當於把拆遷補償的「身家性命」全部交給對方來主宰了。可以理解為,無論對方在空白協議上填寫什麼內容,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也就是說,補償標準填多填少,都是徵收方說了算。
從拆遷律師了解到的拆遷案例中來看,很多簽了空白協議的被拆遷戶,最後拿到的拆遷補償基本或多或少是打了折扣的。往往是等發現自己遭受拆遷損失過於巨大,才發現徵收方的承諾,根本不足信,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而再想要維權,因為是「自願」簽的字,從取證到訴訟,都難上加難了。
在我國被徵收人該如何應對空白協議?
拆遷律師的建議是:如果徵收方讓您簽訂補償協議,您可以將和徵收方談判的具體內容進行錄音,以確認拆遷協議的內容或承諾。同時將空白協議拍照、錄像留存,這是對空白協議取證的直接方式。如果徵收方後面不履行當初的承諾,而咱們又能夠證明是空白協議,那麼是可以向法院申請協議無效或者請求撤銷、變更的。
但最好的建議是:不要簽空白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