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晚清民國時期的中國一線城市。」
3月17日,《中國城市通史》民國卷主編、城市史學者黃沛驪在接受採訪時說。
民國時期,武漢已是中國中部地區城市規模最大、人口集中、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中心城市。
武漢,是整個長江流域貿易體系的中轉點,上接宜昌、重慶,下達上海。長江中游地區的城市體系,在晚期民國時期以武漢為中心。
晚清民國時期,武漢已是中國的「正席」之一。
如今的復興大武漢,就是重回一線城市,回到曾經的正席地位。
01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正席。
在北京,故宮、天安門,地處城市中軸線的核心。天安門前的升旗儀式,遊覽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是遊客們必到之處。
故宮、天安門是北京中軸核心板塊,是北京的正席。
上海的正席,毫無爭議,是外灘與陸家嘴。電燈、煤氣、電報、電話、有軌電車等,都在外灘率先使用。上海外灘,是上海城市格局的起點,也是上海城市軸線的起點。
30多年的開發開放的陸家嘴,它以浦東五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上海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已是全球金融的正席之一,也是上海的新起點。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正席在羅湖與前海。離大海與口岸近、離香港近,就是深圳的中心所在。
羅湖是進入香港的陸路口岸。第一個商品房住宅、第一次土地拍賣、第一個證券交易所,都發生在羅湖。它見證了我國房地產、金融證券等多個產業走向開放的第一步。
前海是「特區中的特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擁抱海洋的前海灣,全球高端資源聚集。前海的城市天際線,是與世界接軌的深圳新中心。
北京、上海與深圳的正席,都有一些共同點:城市文脈與商脈核心、城市的繁華核心。
與武漢一樣有著大江的城市,正席也有相似之處:
在杭州,錢塘江、富春江、浦陽江,穿城而過。錢塘江、錢江新城,是杭州的正席。
在廣州,珠江是城市的主軸。廣州的正席,在珠江新城。
在山城重慶,長江與嘉陵江在此交匯。解放碑,一直是山城的正席。
這些沿江城市的正席,均在江的兩岸核心區。
那麼,武漢的正席,在哪裡?
城市正席,多在城市的起源處、主軸核心。而擁江城市的正席,多在江水兩岸的核心。
武漢的正席,就是內環濱江。
02
武昌內環濱江,面臨奔騰的長江,背靠寧靜的東湖,歷來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與教育中心。
1800多年的武昌古城,臨江而建,一直是軍事戰略要地、貴胄之地,也是南北水陸交通要道,東進吳越,南控湖廣。張之洞督鄂後,武昌古城成為中部地區的教育中心。他創建新式學堂100餘所。晚清民國時期,武昌均是湖北的行政中心,有各類大中小學,也是文教區。
在內河航運的時代,「貨到漢口活」的漢正街、江漢關,武昌濱江的車輛廠、紗廠、紡織廠,民族工商業在內環濱江崛起。
武昌內環濱江,是武漢近現代工業基地之一。「區區武昌一隅,各業工廠應時而興,且均具相當規模」。
武昌內環濱江的正席,在積玉橋。1919年,武昌第一紗廠在積玉橋投產。這裡質量上乘的紗布,行銷上海、寧波、天津乃至全國。隨後,武昌濱江一帶又創辦了裕華、震寰等紡織廠。當年武漢的紡織業生產能力僅次於上海,成為全國第二。
紗廠所在的積玉橋,很早有一座「鯽魚橋」,是當時朝廷運輸生產銅元材料的必經之地。後來,人們取「堆金積玉」之意,與「鯽魚」的諧音,將此稱為積玉橋。如今,武昌第一紗廠辦公樓被保存下來。它的對面,是位於武昌臨江大道的「長江觀景第一台」。
在積玉橋一側,1936年粵漢鐵路通車,武昌起,廣州止,與漢口的平漢鐵路對接,縱貫南北。長江貫通東西、粵漢鐵路通達南北,使得積玉橋成為中國交通的樞紐,便利的交通給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武昌濱江,誕生武昌車輛廠等,同時積玉橋的紗布,通過鐵路運送到廣州等地。
積玉橋另一側的曇華林、黃鶴樓,是武昌的文化中心。在曇華林,武漢近代西方醫院——仁濟醫院、武漢早期的大學——文華學院(後來的華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最早的公共圖書館——文華大學公書林書庫、武漢最早的健身房——翟雅各健身房。陳獨秀、李大釗在此講學;郭沫若,在此生活工作;董必武、陳潭秋,在此傳播思想。
積玉橋,是武昌城的護城河,曾有高高的城牆,背靠省府腹地水果湖。水果湖從早期的湖廣行省的行政中心,到如今的湖北的行政中心。從古至今,積玉橋都是武昌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是武昌內環濱江的正席。
而在以積玉橋為地理中心的武昌內環濱江,一座嶄新的濱江商務區,將是全國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等產業前沿。這裡將是武漢的「深圳灣」,影響長江經濟帶,甚至全國經濟大格局。
在武昌濱江商務區,萬達中心、聯投中心、江城之門、綠地中心、長江中心、龍湖濱江天街等一系列地標建築群,將形成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際線。總部寫字樓集群、奢華酒店、奢侈品商場等高端配置,將全新升級武昌濱江商務區的檔次。
武昌濱江商務區的總部集群與金融產業,將成為武漢的區域金融中心、長江經濟帶上的商務區封面、世界級的濱江空間,使得武昌內環濱江的正席,成為長江之上的經濟正席。
03
在這個歷史與未來交織的正席之上,總部經濟剛剛起步,濱江商務區的藍圖加速兌現。
在這份藍圖裡,文化是不可缺席的主角。上周日,規劃師黃煥的「無觀的自在」攝影展,在武昌內環濱江的浮生藝術館開展。
這場攝影展吸引一批武漢建築規劃、攝影等專業人士前往。在黃煥的鏡頭裡,記錄著武漢的煙火氣生活與老街老巷。這場攝影展持續到5月20日。
類似這樣的攝影展、藝術展、書畫展與人文沙龍等,不定期在此舉辦,傳承著千年武昌古城的文脈,傳播著長江文明與江城文化的先鋒思想。一個文化思想的中心,在此萌芽。未來,這裡將是武昌內環濱江的文化正席。
浮生藝術館,取意於「偷得浮生半日閒」與《浮生六記》,是著名室內設計師於昭的作品。
於昭是一個很挑項目的設計師,擅長藝術館、會所、豪宅樣板間的設計。在北京,頂級豪宅「梵悅·萬國府」的三套樣板間;在杭州,西湖三里廬的會所;在深圳灣正中心,萬科瑧灣匯的生活藝術館等等,都是出自於昭大師之手。
於昭說,「武漢,是一座漂浮在江湖上的浮城。浮生藝術館,它可以讓人安靜下來,去感受一些不同。在這裡歸零,然後重新開始。」2021年8月,浮生藝術館從全球眾多室內設計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摘得2021法國NDA室內設計類金獎。
浮生藝術館,是聯投中心的文化配套,也是武漢頭部豪宅里不用藝術館賣房子的項目。這座藝術館真正為藝術文化而生,承載將藝術引進生活的平台。
聯投中心(擁有百年歷史的裕華紡織廠地塊舊址上),地處長江大橋與二橋的正心、內環的正中,繁華與產業近在咫尺,也保持恰到好處的距離,是一處大隱之境。它在中國江岸豪宅里地位,猶如湯臣一品之於上海,長嘉匯之於重慶,仁恆江灣城之於南京。
聯投中心,是武昌內環濱江正席之上的豪宅。最後一批藏品將上市。未來,聯投中心業主生活場景大致是這樣的:
在藝術館裡,大師設計的藝術裝置,不同主題的藝術展、攝影展、藝術沙龍,令人流連忘返。周末時,跟孩子到藝術館裡學擊劍,或請閨蜜老友一起觀展。晚上,一起享受私宴美食。一道道精緻的私房菜,犒賞味蕾。私宴後,再請客人到家裡看長江燈光秀。
站在聯投中心的實體樣板間,對面是江漢關的鐘樓,是漢口江灘最繁華的一段。
白天,大橋與二橋間的3公里畫卷盡收眼底。漢口江灘的遊人如織,江灘公園裡綠意盎然,仿佛一幅當代「千里江山圖」。
晚上,live版全景長江燈光秀窗前閃耀。知音號穿梭在江面上,漢口的萬家燈火,盛世江山,猶如另一幅「清明上河圖」。
在武漢豪宅陣營里,位於正席正中,同時擁有兩幅國寶級名畫風光的,能代表武漢長江兩岸豪宅高度的,恐怕只有聯投中心。
聯投中心,是正席之上的江景「觀景台」。在武漢的正席地脈之上,它能觀禮長江兩岸的盛世、觀禮萬國建築群,以及二七濱江的新天際線。
聯投中心的住宅,多與長江江面平行或垂直於江面,擁有imax般的觀江景面。它坐擁著千年武昌古城的文脈,對望百年漢口的繁華,共享長江、沙湖與東湖的風景,聽著江漢關的鐘聲,枕著漢口與武昌兩大江灘入眠,背靠省府的政務、武大、華科的人文與光谷的經濟。
在武昌內環濱江的正席上,有300多平米濱江大平層,現在僅有聯投中心。約313平米大平層,五房兩廳四衛,真正的江邊大戶人家。三梯兩戶的專梯入戶。
約11米的天幕陽台,長江大橋、晴川橋、江漢關、沙湖等盡收眼底。中西雙廚,配置獨立生活陽台。
客餐廳、中西廚,以及天幕陽台、入戶玄關、多功能房(書房、茶室等),形成一個超級闊綽的洄遊開放空間。
三間臥室,各自獨立,隱私性好。其中,南北雙主臥套房,一個享受晨光,另一個享受長江第一排的江景。可以一個主人自用,另一個給家裡長者。
同時,項目約275平米新品即將上市。
270度超廣角看江,對望百年江漢關建築群,四房兩廳三衛。這一款戶型的樣板間,是著名室內設計師謝柯老師的作品。
他的設計,回歸家的模樣。他的設計靈感,來自於一本《家的模樣》的書,以及他在大理的家。在返璞歸真的空間裡,體驗到家的溫暖。
[後記]
武漢的豪宅將越來越多,但稀缺地段的永遠稀缺。
梳理武漢稀缺地段的豪宅,聯投中心的價值,被嚴重低估。
對面的漢口江灘青島路豪宅項目,單價近6萬元。二七濱江豪宅,單價也即將6萬元。而聯投中心目前不到4萬元,這種價格差,就是投資價值。
這裡,是武漢的正席正中。即使再過100年,也是正席。
這裡,還是正席上的「觀禮台」。對面的漢口江灘,百年歷史沉澱。自身是千年武昌古城,百年民族工業遺址。
在正席的核心,江景「觀禮台」的聯投中心,註定是武漢豪宅里的藏品、孤品。
今後,它能代表武漢,在中國江岸豪宅里,占據一席之地。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2ca56cc7463e67c13a2defa33f964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