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放水,為何不漲?

2019-11-20     十年張先生

今日,央行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4.15%,此前為4.2%。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4.8%,此前為4.85%。

央行近期動作頻頻,在16天的時間內連續4次放水,前面三次分別是:

第一次:11月5日,央行開展MLF操作,利率由原來的3.3%下調至3.25%,為2018年4月份以來首次調降,超出市場預期。

第二次:11月18日,央行開展1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利率從2.55%下調至2.50%,為2015年10月以來央行首次下調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

第三次:11月19日,財政部、央行開展5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期限為1個月,中標利率降至3.18%,比上一次中標利率低2個基點。

現在降息不敢,不搞大水漫灌,另一邊卻還要悄悄的放水,這是一個信號,就是貨幣政策比較寬鬆,畢竟貨幣緊縮狀態下,是很難有大行情的;當然了貨幣政策,肯定不是針對股市,而是目前經濟數據較差,壓力比較大。

所以不是直接針對股市,對於股市的正面意義是有個畢竟不錯的貨幣環境,僅此而已,目前成交量不是因為市場缺錢,而是大家沒信心,因為上證目前僅01400億成交量連2000億都不到,怎麼是缺錢,今年4月份上證最高接近6000億,至少量能到平均水平以上,確實需要更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持的需求。

所以也解釋了,雖然放水,股市還是縮量狀態。


【市場研判】

上證指數,回踩力度大,這是因為整體形態偏弱造成的,下跌通道,指數均線之下運行。

所以上證短期還沒化解風險。

中期角度,有個變化,這就是本輪下跌的斜率低,表明下跌是緩慢的,本輪調整的速度遠低於之前的上升速度,也低於4月以來的下跌速度。

如圖:

這本身代表著一種抵抗力量存在,一旦多頭獲勝,出現企穩信號,機會還是不錯的。

中小板和創業板:

短期:沖高回落,這是因為量能不足造成的,所以突破也不會有流暢走勢。昨天讓大家參考這個,是因為這兩個指數比較強,強說明資金關照的多,而且指數都在均線之上。

對於操作上,反而比較明確,就是可以利用回踩節奏去介入。

中期角度:

很多有人分析目前中小創周線走勢是背離狀態,從技術指標確實是背離的;

但不是絕對的,因為背離是可以被打破的,打破背離的方式就是做橫盤,然後突破。學指標不要學死了,比如說M頭是見頂,跌破多少均線預示未來大跌,但很多時候發現並不對,這不是指標的問題,而是沒有應對思維,指標是基於歷史,是機率統計。

如圖:

解釋下,我們看創業板周線走勢,背離本質就是減速了,比如汽車爬坡,上升過程中遇到阻力然後下滑,然後需要踩足油門,足夠的動力速度才能衝出阻礙。一旦,第二次啟動力度不行,晃晃悠悠的,就容易失敗,就可能更大的下滑。其實這就是背離,大家可以把K線走勢,想像成一個人運動就行。

我們看圖片下方MACD指標背離

當然背離不是一定就大跌,有個化解背離的方式,就是前高附近穩住,做個橫盤,然後放量打破背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vDYlW4BMH2_cNUg5Z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