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紅塵一過客,奈何生在帝王家。」古代有很多生在帝王之家的人,一生都充滿了悲劇色彩。明朝朱允炆從爺爺朱元璋手上接過了江山,卻不知叔叔朱棣早已覬覦已久。
朱允炆即位後,在朝中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然而,朱允炆的削藩政策遭到了朱棣的反對,最終朱棣反叛朝廷,推翻了朱允炆的統治。
當朱棣的軍隊攻占南京時,朱允炆下落成謎,至今仍沒有一個具體答案。跟隨朱允炆一同消失的還有長子朱文奎,但除此之外,朱允炆還留下一個子嗣,他就是朱文圭。
根據史料記載,朱文圭是馬皇后的次子,朱棣攻克南京時,他只有兩歲,尚在襁褓之中。面對這個朱允炆的兒子,朱棣原本是想殺掉他的。但是身邊大臣諫言,放過這個小孩子,可以給你留下仁德之名。
雖然朱文圭在大臣的幫助下活了下來,卻走向了另外一條道路。朱棣沒有殺掉朱文圭,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的,他也擔心長大之後的朱文圭,會像自己一樣反叛。
朱棣為了防止這樣的事出現,就把朱文圭幽禁在中都鳳陽的廣安宮,日夜有人看管。除了照顧他的衛士外,朱文圭不能見到任何人,活動範圍僅在一個小院子裡面。
朱棣坐上江山後,為什麼不殺了朱文圭,反倒將他幽禁起來。反正當時朱棣都殺了那麼多人,又不差朱文圭這一個。除了當時有人求情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朱棣在公眾前面,留下一個仁慈寬厚之主的好形象。
雖然這江山是推翻朱允炆得來的,但是朱棣以朱元璋的合法繼承人自居,為了不留下「自相殘殺」的罵名,他只好留下朱文圭的命。對於朱棣來說,少殺一人可以換來更多的政治影響,何樂而不為呢?
兩歲的朱文圭從此身處高牆之內,當時朱棣派了很多重兵看守,並且限制別人和他講話。由於長年累月的幽禁生活,朱文圭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常人。
這種幽禁生活,朱文圭過了55年,由於從小無法和人進行溝通,他的心智可想而知是有多低了。據史料記載,被幽禁55年後的朱文圭,被放出廣安宮後,連豬狗這等六畜都不認識,這是何等的悲哀?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朱文圭是要被圈禁至死的,然而在他臨終前,他得到了嚮往已久的自由。明英宗朱祁鎮通過「奪門之變」,重新登上了皇位,結束了長達7年的幽禁生活。
正是因為有了同樣被幽禁的經歷,朱祁鎮開始同情朱文圭的遭遇,於是就下旨釋放朱文圭。
朱文圭不僅得到了自由,還得到明英宗賞賜的閽者二十人、婢妾十餘人,來照料他的飲食起居。面對這些變化,朱文圭別提多高興了,心中難免會激動。
可能這種生活來的太突然,朱文圭情緒一激動,沒過幾天好日子,就病逝在鳳陽了。倘若朱文圭沒有生在帝王之家,或許就不用遭受這非人的待遇了,不得不說朱文圭可以說是最可憐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