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事業上升,妻子卻生活在焦慮中,一味忍讓換不來幸福婚姻

2019-09-25     教育眼鏡片

一位家暴的母親、妻子。

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媽媽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控制欲極強的家庭中。

他的母親在她已經十四五歲的時候,還會用很粗的棍子打她。

比如衣服沒有放在應該放的地方,媽媽可能會罵她整整半天,讓他跪在搓衣板子上。

每天在家裡面都是膽戰心驚的。

再加上父母鬧了幾十年的離婚,打架是家常便飯。

這位母親說她受夠了這樣的家庭,也恨透了這個家。

也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

她現在的家庭,好像也是如此。

他對自己的兒子也有很強的控制慾望,一切都要按照她的要求去做。

從兒子兩歲就開始她就打兒子的屁股,生氣的時候會狠狠的罵他,處處管他。

兒子現在已經6歲了,他跟母親的脾氣一樣差,甚至有時會動手打自己的母親。

這種控制欲不僅僅體現在母子關係上面,還體現在了夫妻關係上。

妻子經常情緒不穩定,生氣的時候,會罵自己的丈夫,打他、踢他,甚至叫丈夫下跪,並用非常激烈的語言,去刺激自己的丈夫。

但是丈夫總是讓著她,最多只是重重的捶一下牆,但從未動過妻子一根指頭。

妻子甚至不允許丈夫和同學聚會,不允許丈夫的親戚來家裡面。即便來了,也不會有好臉色,但這些丈夫都讓著他。

他們甚至在上一次的吵架時候,提到了離婚。

妻子情緒激動的說:房子歸我車子歸你。丈夫也只是氣沖沖地出去抽幾根煙,一會便又回到家中。

妻子清醒的時候,也會意識到自己做得很過分,會道歉,哭著請求丈夫的原諒。

但每周,這樣的鬧劇都會在家中上演。她說丈夫的收入、地位都在上升,而自己卻原地踏步。這讓她沒有安全感,很害怕丈夫不要她這樣的女人,有時候真的很怕。

也知道虐待丈夫是不對的,可真的生氣的時候總是控制不住。她想改,但卻一次次的控制不住自己。

其實這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現。解決的最好的方法,是尋求心理醫生的介入。不然,這樣持續下去,一定會毀了這個原本可以幸福的家庭。

其實多數人在認知上都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家暴都是男人欺負女人。

其實不然。

像這樣女人欺負男人的情況,不在少數。因為很多時候,這種事情說出去,都會被別人當成個笑話聽,換取不來同情。這導致女性欺負男性的情況,會更加持久,更不容易被糾正。

暴力行為會越用越多。

只有自己克制暴力,才能讓暴力慢慢的減少。在幸福的家庭中我們是看不到暴力的,所以這恰恰證明暴力本身是可以徹底從人的感情生活中根除的。

試想一下啊,我們去公司使用暴力。都不要說揍同事一頓、踢同事一腳,你就是跟同事大吼幾聲,可能結果都很嚴重。因為至少你會得到相等程度的報復。

我想這位丈夫應該強硬一點,這樣不至於讓家庭中的暴力發展到今天這種程度。

其實從離婚的角度講,丈夫分手後的生活反而會更好。但是他恰恰是出於對妻子的愛、對孩子的愛,而選擇了一直忍讓。

一味忍讓的錯誤。

如果一開始就反擊,反擊暴力,妻子會早早有所收斂。如果再這樣下去,一味的忍讓,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兩個人分手。

其實錯並不在於這位好脾氣的丈夫。

因為通常用暴力去表達自己感情的人,和任何人相處都是悲劇。孩子有錯,怕他學壞,就去揍他。老公太好了,怕他離開,你就去揍他。迷信暴力,認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

也許有人會說,這歸根結底是因為她成長在一個暴力的原生家庭。

但是克制自己的暴力衝動,本身不就是一種責任嗎?確實不容易,但除了這條路,無路可走。

如果真的克制不住自己的暴力行為。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為了他能夠更健康的成長,相對健康的成長。丈夫應該選擇離婚,並讓孩子在丈夫身邊成長。

這樣遠好過於生活在暴力的原生家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hdVb20BJleJMoPMLVQ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