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報告:全球多地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況可能持續惡化

2024-11-01     天天正能量

  10月3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發布新一期《飢餓熱點地區嚴重糧食不安全預警報告》。

報告指出,在未來6個月內(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由於衝突、經濟不穩定和氣候衝擊等多重因素,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況可能持續惡化。

世界糧食計劃署官網截圖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採訪時分析說,在全球糧食產量持續增產的背景下,部分國家糧食不安全的狀況持續惡化,反映出全球糧食體系資源配置出現了問題。

從飢餓的本質來看,這屬於典型的分配不公正。分配不公正出現的原因較多,包括經濟落後、戰亂和衝突、社會治理失效、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等。

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了「零飢餓」倡議,要讓每個人都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和生存的保障。但在全球糧食產量30億噸、人均穀物產量近400公斤的大背景下,仍有很多人處於饑荒和營養不良的狀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資源配置出現了問題。

聯合國官網截圖

胡冰川認為,恢復和平、安寧的國際環境是減少「飢餓熱點」最直接的途徑。從長期來看,提高農業技術水平,改善國際安全環境,提高全球糧食配置的效率才能真正解決糧食安全問題。

最直接的途徑是糧食援助,而更長遠的、機制性的途徑是和平與發展。當前,很多地方糧食安全和糧食危機出現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因為戰爭、動亂、難民等不正常狀況,是社會秩序和社會治理的問題。最快地恢復和提高糧食安全水平的措施,是恢復一個安寧有效的國際治理的秩序環境。

從經濟維度來說,在農業生產方面,仍然要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尤其是農業科技向發展中國家和最不已開發國家傾斜,使更多人,尤其是貧困人口能夠利用本地資源更方便地獲得糧食和農產品。

從政治層面來說,國際社會要進行更多合作,已開發國家要承擔更重要的責任。例如,通過糧食援助以及國際治理,使整個國際環境以及全球安全環境得到改善,使全球的糧食配置更有效率。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楊卓英 印梅梅

編輯丨林維 李皓

簽審丨李鵬 江愛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fd7fd965faf6b21ead87228bb81a7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