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卡不是「庫卡」,美的仍是「美的」

2022-01-21     英才雜誌

原標題:庫卡不是「庫卡」,美的仍是「美的」

作者 | 張賀

閱讀所需約7分鐘

美的集團(000333.SZ)與庫卡(全球四大機器人製造商之一)的「連續劇」已經演繹近7年。從2015年增持庫卡,到2017年要約收購(持股94.55%),再到去年11月宣布擬對庫卡私有化退市。故事跌宕起伏,親歷者的心理波動恐怕不亞於近期的股市。

目前看來,美的收購庫卡並沒有最初想像的美好,卻也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不堪。

耗資292億,被「套牢」5年

從財務投資角度看,美的收購庫卡完全稱得上失敗。儘管在2017年1月292億的收購完成後,庫卡股價曾有過數月的上漲,但那卻是庫卡「最後的風光」。自此之後庫卡股價伴隨著業績一落千丈,一度大跌超8成。這筆交易也因此每每在美的的分析類文章中被提起。

來源:英為財情

事實上,在人口紅利下降的背景下,機器人在工業的應用早已成為共識。而彼時的庫卡,在汽車工業機器人行業位列全球前三、歐洲第一,在系統解決方案領域為美國第一、歐洲第二。

美的對庫卡的收購併非魯莽。不僅收購按部就班,而且收購時,庫卡業績不錯,2015年收入創了歷史新高,歸母凈利潤也達到8680萬歐元,同比增加27.5%。不料,此後風雲突變。此後幾年,庫卡不僅營收下降,凈利潤也逐漸由盈轉虧。

庫卡業績的下滑及股價的大幅下跌,對美的造成不小影響。這不僅體現在美的集團的機器人、自動化系統及其他製造業的業績上,還有懸在頭頂的高額商譽。2021年中報顯示,美的集團尚有商譽293.32億元,其中僅庫卡集團就超過200億元。

單位:(人民幣千元)

來源:美的集團2021年中報,iFinD

事後諸葛亮沒有意義,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路徑。

究其原因,除了期間汽車行業的低迷,美的與庫卡的磨合也不可忽略,這也是企業跨國併購以及收購高科技企業很關鍵的一點。

在要約收購庫卡的公告中,美的直言,收購完成後,如果雙方沒能順利合作,將可能會對標的公司及上市公司整體經營造成不利影響。並且著重強調保持庫卡集團管理層及核心技術人員穩定的重要性。

但據《財經天下》梳理,在被美的收購後,庫卡高管團隊幾經動盪,CEO人員數次變更。2019年1月,庫卡全球執行長羅伊特宣布提前卸任,更是曾引發市場議論。

此外,在收購庫卡前後,美的將東芝白電、義大利中央空調企業Clivet和以色列運動控制和自動化解決方案公司Servotronix悉數收入囊中,短時間頻繁的國際併購,不免會分散精力。

美的的理想與現實

如果跳出資產收購,將目光聚焦於時代背景下美的的相關布局,這項交易雖然仍有財務上的不足,但也凸顯了美的的一些前瞻性。或者,與其說美的看上的是機器人產業,不如說美的賭的是中國的製造業轉型和全球最大的市場。只不過在庫卡身上,美的跌了個趔趄。

事實上,美的在要約收購庫卡之前,已經在機器人領域動作頻頻。

2015 年,美的與全球機器人巨頭日本安川電機,設立工業機器人及服務機器人公司,藉以提升美的的智能製造水平和智能家居的生態構建。不僅如此,除了增持庫卡,美的還參股了機器人公司埃夫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17.8%股權。

而且2012年至2015年,美的累計投入使用近千台機器人,耗巨資進行自動化改造,形成了美的廣州及武漢空調全智能工廠,大幅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率。

收購庫卡時,美的意圖在機器人行業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尤其是成為服務機器人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

但現如今,我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截至2020年),2020年製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246台/萬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科沃斯、石頭等品牌在家用服務機器人領域風生水起,骨科手術機器人天智航已登陸科創板,美的持股的埃夫特也已上市。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更加深入人心,美的的機器人業務卻似乎進步一般。

當然,在機器人領域一展拳腳並非當初美的收購庫卡的唯一目的,更多的還是希望與既有業務形成協同。

在要約收購庫卡的公告中,美的特別提到,此舉首先符合美的集團的「智慧家居+智能製造」戰略。一方面通過「智能製造+工業機器人」的模式,提升自身智能製造水平,同時帶動伺服電機等核心部件、系統集成業務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以「智慧家居+服務機器人」模式,推動智慧家居的快速發展與生態構建,並以服務機器人帶動傳感器、人工智慧、智慧家居業務的延伸,打造美的集團智慧家居集成系統化、生態鏈能力。

此外,美的希望子公司安得物流,可以通過庫卡旗下的瑞仕格先進的物流設備和系統解決方案,提升物流效率,拓展第三方物流業務。

幾年過去,這種協同效應到底如何,恐怕只有美的自己才最清楚。

前有「狼」後有「虎」

就庫卡來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新品不斷推出,機器人第一梯隊的地位也依然穩固。而且伴隨著全球汽車業的復甦,庫卡2021年經營狀況已有所好轉。

在去年7月的調研中,美的稱,2021Q1庫卡各項數據指標均恢復明顯,收到訂單同比增幅近30%,收入同比增幅15.5%,業績端扭虧並實現EBIT 8.2百萬歐元,庫卡預期2021年全年訂單將實現同比增長,全年收入實現小幅的同比增長,全年EBIT將實現轉正。

從中報看,美的的機器人業務確在改善。2021H1,美的集團機器人、自動化系統及其他製造業收入同比增長33.28%,毛利率也從2020H1的19%提升至22.94%。

只不過如上文所說,我國不僅是最大的機器人消費國,而且埃斯頓、匯川技術、埃夫特、新松機器人、科沃斯等本土企業逐漸崛起。雖然在中高端領域,國產機器人仍有欠缺。但隨著減速器、伺服、控制器、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逐漸國產化,本土機器人企業的競爭力也在逐漸提高。

前有安川、ABB、發那科,後有本土企業的崛起,美的和庫卡所面臨的競爭較幾年前要激烈的多。對於美的來說,總不能看對了趨勢,起個大早,卻趕個晚集。

在去年6月的調研中,美的被問及庫卡中國業務的規劃,美的稱在加快推動庫卡機器人中國業務的整合。2019年成立的庫卡中國事業部,涵蓋了機器人本體、柔性系統、一般工業自動化、智能物流自動化以及智能醫療自動化等業務。目前協同優勢初顯,並已體現在商機挖掘、技術共享、客戶服務、採購協同、管理提升等各方面,為工業自動化業務的全面高速增長奠定基礎。

美的稱,力爭到2025年,可以將庫卡中國區收入占比提升至30%。

可以想見,收購庫卡剩餘股權並私有化,是美的提高庫卡中國區收入占比的一步棋。完成私有化之後,將有利於美的加強對庫卡的控制,對庫卡中國區業務的發展有利。但此舉需要根據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履行報備和審批程序,存在不確定性。

而無論最終是否順利私有化,美的和庫卡都迫切需要改變,尤其是作為子公司的庫卡。畢竟家電產業格局已定,相比幾年前,美的的霸主地位依然穩固,但庫卡面臨的挑戰卻多了不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b41891aba370f4f6027a5dfeaecac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