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有多了不起?憑藉一條新聞,就輕鬆破解蘇聯軍事機密

2024-01-19   劉明寶

原標題:華羅庚有多了不起?憑藉一條新聞,就輕鬆破解蘇聯軍事機密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是有自己的祖國的。」華羅庚一生的數學研究,不僅推動了我國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更是讓整個世界都受益匪淺。「科學沒有國界」,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而作為中國的一分子,華羅庚曾經多次放棄了國外更高昂的報酬,選擇在國家剛建國回來。儘管那個時候生活得很是艱辛,但是他始終記得自己是有祖國的。

他曾經多次破解日軍密碼,成功知道了日軍的目的,給我國把損失降到了最低。他也曾只憑藉著一則新聞就破解了蘇聯的軍事機密,從而提升了我國在全世界的科技地位。這樣偉大的科學家華羅庚,他的一生都是傳奇且充滿愛國意義的。

華羅庚有很多稱呼,每一個稱呼都是對他的肯定,如「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誰能想到,這個「數學家之父」,竟然只有初中學歷,他能夠獲得這麼大的成就,全憑藉著自己堅韌的毅力與睿智的天賦。

1910年,華羅庚出生於江蘇常州,他的家庭一貧如洗,住的是破舊的瓦房。但是父母卻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單從給他起名為「華羅庚」就可以看出。

「羅」同「籮」,所寄託的意思是糧食有盈餘,希望他以後可以不因為生存發愁。而「庚」則同「根」,意思是他出生後羅家有了根,對他的期望尤其大。

那個時候貧困家庭的孩子是沒有機會讀書的,華羅庚也不例外。1925年,華羅庚只是讀到了初中,他就因為家裡實在拿不出學費,而被迫輟學,放棄學業。

他天資聰穎,但也知道後來的刻苦努力。沒有像仲永那樣即使有天賦後來也成為了一個平凡人,華羅庚的一生註定是非常精彩的。

因為自己在數學上有著很大的天賦,他被很多人所知道。在1929年的時候,他受到人的推薦來到一所中學當公務員,那個時候他沉浸在書香的氛圍中,對於數學的研究更加狂熱。他憑藉著對數學獨特的研究,先後在《科學》等雜誌上發表了數篇論文。

雖然他早些年只是自學,自己也知道初中學歷,但是他寫的論文卻充滿了智慧。都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聽說了華羅庚,並深深被他早些年的經歷所打動。

是金子在哪裡都閃光,他在1931年就成功成為了數學系助教。在清華大學這個高等學府中,他整天遨遊在數學的海洋中,同時自學了四國語言。

但他認為:「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

在1949年,他衝破了層層阻力,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他先後在很多學校與研究所擔任重要職位,並且一生中也培養出了眾多優秀的科學家,如陳景潤、萬哲先、龔升等。

他不僅僅是一個整日研究數學,並且發表了眾多論文的數學家,他同樣在戰爭期間與冷戰期間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1965年,正適逢美蘇冷戰時期,那個時候科技是國家的重要競爭力之一,科技的發展會提高整個國家的國際地位。

蘇聯在當時是第一個發射洲際飛彈的國家,在它試射之後,還特意發表了一則新聞,一是炫耀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二是警告各國不能在自己所劃分的區域內活動,以免發生危險。別人看到報紙上所畫的曲線四邊形都無從下手,但是華羅庚卻從中獲得了蘇聯的國家機密。

他曾經也為國家破解過日軍的密碼,為我國減少了很多的損失。1943年正值抗日戰爭,我軍經常能夠劫持到敵軍的電報,但是卻很難破解出來。署長俞大維擔任破解密碼的重要職務,但是他研究數日,卻始終破解不了敵軍的密碼。

後來去廬山進行訓練時,他見到了華羅庚,希望其可以將敵軍密碼破解出來。事情的結果就是,這個難倒眾人的密碼,華羅庚僅僅用了一夜,就成功地將它破解出來了。從密碼中我軍得知日軍將要轟炸昆明,於是我軍緊密籌劃,成功將損失降到最低。

華羅庚雖然在數學領域有著很大的成就,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古板的書呆子。他所做的事情讓眾人知道,原來在戰爭時期,數學家也可以為國家做出很大的貢獻。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祖國」,他放棄了更高的利益,勇敢地回到了當時比較落後的祖國母親的懷抱。他是一個真正令人敬佩的人,了不起的華羅庚,用其一生向我們展示了人活著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