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滲碳技術

2023-12-06   真空網

原標題:真空滲碳技術

真空滲碳技術在研發初期,因為積碳問題,沒有得到實際應用。但是,1997年開發了乙炔真空滲碳新技術,解決了積碳的問題。而且,與以往的真空滲碳相比,其優異的滲碳品質,再現性得到了認可,適用於現在各種領域的量產部品,尤其是在汽車部品領域。真空滲碳也因為乙炔消耗量小,沒有CO2排出,也符合綠色低碳熱處理的要求,同時真空滲碳也具有以下特點:

01 滲速快

真空滲碳是熱處理產品整體達到滲碳溫度後開始滲碳,在短時間內到達飽和碳濃度(A3-Acm),可實現高濃度滲碳,同時利用真空設備的特點也可以實現高溫滲碳,以獲得高效率滲碳淬火熱處理。

02 滲層均勻性好

真空滲碳是在低壓狀態下的非氣氛流動滲碳,滲層均勻性好,尤其對孔類零件,下面是具體的案例:零件處理表面積是18.3m2。要求滲碳層深(HV550):1.1~1.4mm,真空滲碳淬火後指定孔處(約φ4mm)的中央的滲碳層深偏差是(Max1.251mm、Min1.136mm)0.115mm,上下偏差小。

03 可進行不鏽鋼的高溫滲碳

在真空氣氛中1000℃以上加熱時,可去除不鏽鋼表層的氧化膜從而實現不鏽鋼滲碳。下面是不鏽鋼(SUS304)的高溫滲碳的應用案例。要求表面硬度HV685,全滲層0.6mm,沒有晶界氧化。

04 高濃度滲碳中附加碳氮共滲處理

真空滲碳可進行1000℃以上的高溫滲碳,幾分鐘內表面碳濃度達到Acm點,比較容易在短時間內進行高濃度滲碳處理。在實際案例中,Acm點超過1.7%。一般在高濃度滲碳處理中附加球狀化處理,也可附加碳氮共滲碳處理。也有進一步進行球狀化處理,通過添加氮氣,使得表面硬度達到Hv1000,具體案例如下:

處理結果:表面碳濃度:1.67%、滲層0.1mm的硬度:Hv886、有效滲碳層深(Hv550):1.79mm。

結論

真空滲碳技術可實現複雜形狀零件快速、均勻的滲碳處理要求,同時具備高效、綠色、低碳熱處理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