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膽固醇,許多人把它視為「洪水猛獸」,很多人認為它超標了導致身體形成血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最近,家醫君也收到一條關於膽固醇的詢問私信:
我們全家都很愛吃豬肝,基本隔一兩天就會做炒豬肝、燜豬肝、豬肝枸杞葉湯等。但最近聽說,豬肝膽固醇特別高,比肥肉還高,這是真的的嗎?哪些食物是真正的「血栓大戶」?
家醫君這就來給大家解答。
01
這些「血栓大戶」要少吃
據了解,身體中的膽固醇,大約有70%是自身合成的,但還有30%來自飲食,因此,想要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就要少吃下面這些「血栓大戶」。
1.高脂食物
如動物內臟,易引發血脂升高,對防止血栓形成極為不利。特別是像豬肝和牛腦這類膽固醇含量極高的食品,有高脂血症、冠心病、腦卒中病史和高風險的朋友動物內臟最好不吃。
以豬肝為例,其膽固醇濃度高達1017毫克/100克,相比之下,每100克豬肥肉中的膽固醇含量僅為109毫克。這意味著,豬肝的膽固醇含量幾乎是肥肉的十倍之多!
2.高糖食物
過量攝入糖會導致血糖水平上升,進而增加心腦血管系統的負擔,並可能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這最終可能加劇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此外,糖的攝入還會提高體內的胰島素水平,導致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上升,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因此,平時要少吃山楂製品類、雪糕冰淇淋類、餅乾蛋糕等含糖量高的食物。
3.高鹽食物
攝入過多的鹽和鈉元素會顯著提高患高血壓的可能性,並且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還會損害血管的彈性,進而加大血栓形成的危險。因此,為了維護身體健康,我們必須在日常飲食中嚴格限制鹽和鈉的攝入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個人每天應該攝入的鈉量不超過2克,這大約相當於5克的鹽。
02
警惕血栓發出的4個信號
1.出現暈眩
在日常生活中,突然感到一陣強烈的眩暈,身體失去平衡,協調能力明顯下降,甚至出現昏厥的情況,這些都可能是腦血栓的重要預警信號。如果此類症狀頻繁出現,建議儘早前往醫院接受專業醫生的檢查和治療。
2.四肢麻木
血液中形成血栓,由於血液供應不足,四肢可能會出現麻木和疼痛的症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突然經歷腿部疼痛、壓迫感或下肢麻木等不適感,應該保持高度警覺,這可能是血栓形成的跡象。
3.出現跛行
隨著血管阻塞的逐漸加劇,患者可能會經歷間歇性跛行的症狀。具體表現為,行走幾百米後,腿部會感到酸痛不適,必須暫停休息片刻才能得到緩解。這種現象的根源在於血栓造成的血液供應不足,從而引發肌肉的酸痛感。
4.小腿腫脹
當血栓在靜脈內形成時,它會阻礙血液向心臟的正常回流。由此產生的壓力使得體液被迫滲入腿部組織中,最明顯的症狀之一就是突發的單側腿部腫脹,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膝蓋以下的部位。
03
如何預防血栓?
1.避免久坐
長時間保持坐姿而不活動,會極大地提高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警示,僅僅連續四個小時不進行任何身體活動,就可能導致患靜脈血栓的風險上升。因此,為了有效預防和控制靜脈血栓,定期參與體育活動是至關重要的。
2.走路
走路是一種有效的預防血栓的方式,因為它能夠維持有氧代謝,提升心肺功能,推動全身的血液順暢流動,從而避免血脂在血管壁上積聚,進而遏制血栓的形成。
3.常吃「天然阿司匹林」
為了有效預防血栓,我們推薦在日常飲食中加入黑木耳、大蒜、洋蔥以及綠茶等食材。這些食物被譽為「天然的阿司匹林」,因為它們具有顯著的血管清潔功效。
同時,建議儘量減少油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轉而增加富含維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的攝取。這樣的飲食調整有助於維護血管健康,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4.穩住血壓
高血壓患者屬於血栓高危群體。儘早控制血壓,便能儘早保護血管健康,有效預防心臟、大腦和腎臟的潛在損害。
5.戒斷煙草
長期吸煙者必須對自己採取更嚴格的態度,因為每一支看似微小的香煙都可能在無聲無息中對全身血液循環系統造成廣泛破壞,其潛在後果極為嚴重,不容忽視。
6.緩解壓力
過度加班、長時間熬夜以及巨大的壓力,都可能引發動脈的急性阻塞,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動脈閉塞和心肌梗塞的發生。因此,我們呼籲大家要正確了解血栓的相關知識,一旦出現相關症狀,務必及時尋求醫療救治。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