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在美國《華盛頓郵報》撰文說,他堅信,中美關係的大門已經打開,就不會關上。而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攸關兩國人民和我們星球的前途命運。
一時間,這篇題為《穩定的中美關係攸關我們星球的前途命運》署名文章登上熱搜。對於備受外界關注的中美話題,這篇文章也直接點出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文章認為中美之間並非零和博弈,而是需要各自發展、共同繁榮。
另外,文章否認了「中美各自取得成功是對彼此的挑戰」的說法,認為不能讓偏見和錯誤的認知導致兩國偉大人民之間的對抗衝突。雙方應在兩國元首的戰略指引下,找到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繁榮的正確相處之道。
文章也承認,要實現這一目標絕非易事,不能讓偏見和錯誤的認知導致兩國偉大人民之間的對抗衝突。雙方應在兩國元首的戰略指引下,找到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繁榮的正確相處之道。
的確,特朗普執政四年,給美國留下許多無法立即消除的政治遺產,其中之一是不斷惡化的中美關係。
事實上,一些美國政客在對華政策上進入了一種「瘋狂」狀態,難以從美國自身的利益出發做出比較理性的政策考量。目前美國出台的很多政策,不僅損害中國的利益,從長遠來看也不利於美國自身利益。
而後拜登上台,中美關係似乎並沒有出現新的轉機,儘管拜登是民主黨內的溫和派,但從其上台後的一些列動作來看,不過是「複製粘貼」了特朗普那一套。
實際上,美國盛行傑克遜主義,也就註定了拜登上台也一樣。
近幾年在全球化的強烈衝擊下,美國製造業呈現頹勢,但奈何美國人不覺得是全球化惹的禍,他們骨子裡咬定了是中國的崛起侵蝕了美國的根本利益。
但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儘管美政客們極力在吹噓,但不可否認的仍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
美國從中國的進口中獲得了不少利好,進口創造就業,但美國不說。美國政客總是選擇性「失明」,光說進口是減少就業,出口是增加就業,這樣無非是為了迎合美國國內所謂的「政治正確」。
不管美政客怎麼說,怎麼抹黑中國,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都不可替代。相對於中方而言,其實美國更離不開中國。
事實就是事實,它是客觀存在的,而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中美關係如何走向,有太多的因素會對其影響,相信秦剛部長也會為局面帶來更多的變化。
此前,秦剛擔任駐美大使不久便很快便打開了局面,足以說明他是一個真正的外交官。
秦剛外交經驗豐富,不管多麼刁難的問題,他都能處理得遊刃有餘,充分展現中國外交官的風采,其典型的「剛柔並濟」的風格,既可以在一些核心利益上捍衛中國立場,也可以與美國主流媒體洽談甚歡。
秦剛曾接受過多家美國主流媒體採訪,並利用這些平台傳遞中國觀點。
不可否認當前的中美關係十分複雜,如果中國想要維持對外關係平穩發展,就必須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安全環境,確保中美關係在可控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