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通過中國的斡旋,交惡數年的沙特和伊朗終於達成和解。外媒評論稱,這項美國無法達成的巨大成就,中國能夠做到,主要是因為中國與兩國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同時,這也標誌著中國將獲得更多的國際認可。
而在不久後,沙伊關係再次迎來新變化。
據伊朗多家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9日,由伊朗總統府發布聲明稱,沙特國王薩勒曼致函邀請伊朗總統萊希對沙進行正式訪問。而伊朗總統萊希表示「欣然接受」。
從達成和解協議算起,這之間的間隔才不到10天,雙方居然就開始考慮最高領導人之間的會晤了,這種效率,放眼歷史上也是罕見的,更別說兩國在前不久還是「宿敵」。
兩國關係的正常化,實際上也符合中東各國的利益,國際社會也高度評價兩國達成和解,沒有阻力的國際環境成為了推動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重大力量。
而沙特和伊朗這兩個中東大國的和解,正漸漸影響到中東地區的其他國家。
據報道,伊拉克總理蘇達尼與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沙姆哈尼會面,雙方簽署了一系列安全協議,包括致力於共同打擊恐怖組織,據稱,其中一些組織屬於為以色列利益行動的西方派系。
而以色列長期以來以咄咄逼人的姿態在中東地區生事,卻仍能立於不敗之地,關鍵就在於有美國在背後撐腰。
伊朗和伊拉克的協議表明,兩國將加強軍事合作,建立起屬於中東國家自己的安全體系,而在中東地區的美國駐軍正逐漸被排除在外,美國在中東地區建立反伊朗聯盟的企圖正逐步破產。
同屬於中東國家的敘利亞近期也加大了和俄羅斯的合作。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時強調,敘方支持俄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並歡迎俄方擴大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此外,敘利亞希望俄羅斯幫助斡旋與地區其他國家間的關係。
阿薩德表示,多年戰爭使敘利亞遭受超過4000億美元損失。而在近日的大地震中,敘利亞的損失超過500億美元,由於美國的單邊制裁,抗震救災遭到極大程度的阻礙,甚至傳出有美軍直接硬搶輸送給敘利亞的救災物資。
阿薩德痛批美國是「世界安全穩定的威脅」。的確,美國為了維持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通過製造地區局勢動盪,從而給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存在提供了捷徑。而伊朗與沙特的和解,正開啟中東地區的「和解潮」。
同時,敘利亞總統阿薩德還歷史性地訪問了阿聯,阿聯對此表示歡迎,並派出戰鬥機為阿薩德的專機護航,阿聯總統阿勒納哈揚還親自前往機場接機。阿勒納哈揚表示,敘利亞與兄弟們分開太久,現在是時候回到阿拉伯家庭中了。
對於中東地區的變局,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前幾日已經作出了評論,他認為,中國促成沙伊復交是「中東戰略格局的重大變化」,一場擁有新規則的新遊戲出現了,「中國已經朝成為『創建國際秩序的參與者』邁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