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知名智庫—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發布了一篇報告,該報告指出:西方國家正失去全球技術競爭地位,而中國已經奠定好成為世界領先「科技超級大國」的基礎。
報告中表明,在涵蓋國防、太空、能源等領域的44項關鍵技術中,中國目前有37項占據全球領先地位,其中有納米材料、5G等8項技術被列為具有「高壟斷風險」的技術。
而美國占據全球領先地位的技術僅有7項,包括量子計算、高性能計算機等。在大多數領域中,美國處於第二。而在部分技術領域中,世界前十大研究機構全部位於中國。
更令其驚嘆的是,這些中國研究機構在高影響力研究論文的數量上,通常是美國研究機構的5倍多。據其統計,在過去五年的全球高影響力論文中,接近一半出自中國研究機構。
這篇報告引起了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注意,它以一種「驚恐」的語氣進行了報道。參與編寫這篇報告的高級分析師傑米·蓋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的一些技術優勢令人驚訝,「在部分技術中,世界上大約65%的頂尖研究結果出自中國人之手」。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他表示,雖然中國在研究上擁有巨大優勢,但在轉化為實際應用技術上還有一段距離。不過他警告稱,「北京已經奠定了將自己定位為世界領先科技強國的基礎」。
報告強調,為了應對中國的「技術威脅」,西方國家必須馬上行動起來,或聯合或單幹,勢必要追上中國。同時,西方國家必須對印太地區給予足夠的重視,因為這裡逐漸成為世界技術創新和戰略競爭的中心。
報告中建議,五眼聯盟國家和日本應該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專注於研究中國和技術的情報分析中心。這一點倒是和美國前一陣子成立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有相似之處,其最大的共通點即強調「與中國競爭」,區別就在於一個偏向於政治,一個偏向於科技。
據資料顯示,該智庫受澳大利亞政府及其盟友國家政府的經費支持,其最大海外經費來源則是美國國務院。該智庫一直標榜自己為「獨立智庫」「學術研究機構」,實則長期受金主指使和操控,炮製了大量涉華謊言和虛假信息,它還曾因炮製謊言而被我外交部批評。
澳大利亞前外長鮑勃·卡爾表示,將中澳雙邊關係渲染為「生存之爭」的背後推手就是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而該機構又受美國資助,那麼其核心思想可以說是炒作「中國威脅」也不為過。
澳大利亞前外長鮑勃·卡爾
美國極力推行聯合盟友、圍堵中國,這在近期已經相當明了,不過美政客的用意也引起了民眾的不滿,在「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近期舉辦的首次聽證會上,就有兩名抗議者打斷了會議,其中一名抗議者穿著一件印有「中國不是我們的敵人」的T恤。
特別是在近期美國國內出現毒列車事件,這已經招致了美國民眾的大量抗議,然而美政客不專心思考如何解決其國內問題,反而繼續挑起中美矛盾,這損害了中美雙方利益,卻無法解決美國的「假想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