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戒酒詩
中國古代的文人,似乎是少不了酒的。李白「斗酒詩百篇」,蘇軾「把酒問青天」,白居易號稱「醉吟先生」。與這些詩人相比,陶淵明酒名似乎沒有那麼高,但事實上,飲酒的歷史更早,寫的詩更是幾乎篇篇有酒。而且寫了一首戒酒詩,更是每一句都談要戒酒,結果,到最後臨終的時候,還是沒有把酒戒掉。「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擬輓歌辭》其一)。下面來看看這首詩,題目是《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閒止。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裡。
好味止園葵,大懽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
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營衛止不理。
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
從此一止去,將止扶桑涘。清顏止宿容,奚止千萬祀。
詩的大意是:
居住之地近城市,逍遙自在好清閒。
每天坐於高樹下,每天流連柴門裡。
吃的美味是園葵,幼子使我最快樂。
平生還未曾戒酒,戒酒讓我不開心。
晚上戒酒睡不安,早上戒酒起不來。
每天都想要戒酒,五臟六腑氣不順。
只知戒酒不快樂,不知戒酒自己好。
原來知道戒酒好,不料今天真戒酒。
從此戒酒不再喝,戒酒好比到仙界。
新顏從此替舊容,長生何只千萬年。
詩的題目「止酒」,意為停止飲酒,也就是戒酒之意。《易·艮》:「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當時陶淵明家住在上京里老家,家境略優,家人再三勸其戒酒,陶公也決心戒酒,故作此詩。全詩共二十句,每句都用了一個「止」字,共二十處。朱自清《陶詩的深度》稱:「《止酒》詩每句藏一『止』字,當系俳諧體。」確實如此,每句詩一個「止」,使這首詩充滿了幽默調侃的味道。
從陶淵明的一生和詩歌來看,酒是他的至愛。不但經常喝酒,而且經常喝醉,「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傳》)。他不僅愛喝酒,也寫了很多與酒有關的詩,最有名的當是《飲酒》二十首,還有《述酒》等詩,其他還有很多詩談到與朋友、鄰居飲酒。如這首詩所寫,由愛酒,「戒酒使我不開心」,到戒酒,「戒酒好比到仙界」,敘寫語調輕鬆幽默。字裡行間,雖然只是談到一些隱居田園的簡簡單單的飲食起居生活,也表現了陶淵明安於田園的生活態度,充滿了閒適自得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