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速度「牛」,中外記者豎起大拇指

2022-02-05     畫扇描眉染盡席

原標題:中國速度「牛」,中外記者豎起大拇指

正在北京舉行的「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城市形象採訪活動,吸引了中外27家媒體47位記者參加。2月2日,他們來到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都對中國高鐵表現出了濃厚興趣,並有一些不同尋常的發現。

2月2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辦的「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城市形象採訪活動來到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千龍網記者 劉美君攝

正陽門展館坐落於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南角,是由歷經百餘年滄桑的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改建而成。

走進博物館大廳,撲面而來的是一種歷史滄桑感。巨大的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動車組列車三代機車浮雕,在大廳頂部鐵路標誌性Logo的映照下,極具視覺衝擊力。

博物館一層的轉角,就是大名鼎鼎的「龍號」蒸汽機車,它曾在中國早期的唐胥鐵路上使用。

2月2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辦的「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城市形象採訪活動來到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千龍網記者 劉美君攝

在詹天佑銅像前,一位記者正在細心拍攝。「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他自豪地告訴記者,100多年後的今天,京張高鐵已經投入使用,京張高鐵是中國第一條採用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的智能化高速鐵路。

「現在中國高鐵總里程占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二以上,運營里程突破4萬公里,總里程已能圍繞地球赤道一周。」講解員介紹,中國高鐵發展雖然比已開發國家晚40多年,但經過幾代鐵路人接續奮鬥,已經成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追趕到並跑、再到領跑的歷史性變化。

2月2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辦的「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城市形象採訪活動來到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千龍網記者 劉美君攝

在博物館三層的互動區域,復興號動車組的展示和體驗成為重頭戲。在工作人員指導下,中外記者分批坐上司機位置,體驗「駕駛」高鐵的樂趣,感受中國速度的魅力。推動手柄啟動列車,只見列車速度從個位數加至每小時350公里,前方和窗外的站台、隧道、橋樑、接觸電網等飛速往後退去,真實的場景讓體驗的記者驚嘆不已,「中國高鐵真是神來之筆」。

「從林海雪原到江南水鄉,從大漠戈壁到東海之濱,我國高鐵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崇山峻岭、通達四面八方,高鐵已覆蓋全國92%的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截至2021年底,中國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超過4萬公里,『四縱四橫』高鐵網已經形成,『八縱八橫』高鐵網正加密成型。」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改革部高級工程師左武說。

而這一組組數據則讓外媒駐京記者不時豎起大拇指:「牛!新時代高鐵跑出新速度!」(劉美君)

(千龍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af62eb21f0c9b172e272267c8b17e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