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是眼下國際國內都最提倡、最通行的嬰兒喂養方式,因為母乳可以給到寶寶全方位的呵護,同時提供非常可貴的免疫保護,讓寶寶能夠健康成長。
但是,母乳的多少真的是天註定,有的媽媽喝水都漲奶,但也有很多媽媽明明身體健康、吃嘛嘛香,鯽魚湯、豬肘湯……能吃的能喝的全試了個遍,可是母乳就是不足,每次喂得生疼不說,寶寶也經常吃不飽、睡不好,一家人難免有些沮喪。
幸運的是,我們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奶粉品牌可以選擇,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都是讓人放心的、健康的、安全的、無限接近母乳的優質產品。
可是,問題依然有。隨著「母乳喂養好」的思想越來越普及,無形中也給母乳不足的媽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無論是他們自己內心對寶寶的愧疚感,還是來自家人不理解的聲音,都會讓媽媽很難過,甚至引發抑鬱。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我並不贊成過度「迷信」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其實打聽看看,我們身邊有太多太多的案例:母乳喂養的寶寶可能身體發育速度、不容易生病的體制,都趕不上奶粉喂養的寶寶呢。所以並不是說離開了母乳喂養,寶寶就一定長不好。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提出,「母乳喂養對寶寶好」更多是一種社會現象的反應。因為能夠堅持長期母乳喂養的家庭,說明媽媽可能更多是全職媽媽或者工作比較輕鬆的媽媽,才能做到長期母乳喂養,那麼勢必家庭條件也會更好。那麼把這類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寶寶放到大環境中去對比,和那些可能條件比較差、沒有母乳就只能喝米湯的寶寶相比,得出「母乳喂養的寶寶發育更好」這個結論,也就不足為怪了。
我們現代社會科技在發展、社會也在發展,母乳不足的寶寶也都能吃上營養豐富的奶粉,所以母乳寶寶與奶粉寶寶之間,其實並沒有根本的差異。
人和人就是不一樣,媽媽們一定不要跟自己過不去。林志玲有大長腿我沒有、趙薇有大眼睛我也沒有,那別的媽媽母乳多我母乳少,一樣也是天生的啊!這有啥想不通的呢?
有的人可能會說,母乳少是你沒下功夫去追奶
哦?你天天在健身房健身,你練成彭于晏了嗎?就算你練出八塊腹肌,你的臉能練出酒窩來?
所以說,追奶當然有效果,也可以追,但對於結果,真的不要過於強求。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有的人喝水都長胖,有的人天天加餐也過瘦,都是一個道理。
看了以上這兩條,相信聰明的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就能明白,母乳不足不是錯,怪誰都怪不來,著急更著急不來。
更重要的是,如果給媽媽太大的壓力,產婦心情不好、壓力大,反而可能回奶、堵奶哦!
你們要知道,沒有人比親媽更疼孩子。
所以,家人們,爭當好隊友,OK?
有調查顯示,有接近80%的媽媽或輕或重患有產後抑鬱症。這其實和我們激素水平有關係,生產以後激素波動大,情緒也就會波動大,只有激素水平逐漸穩定,我們的情緒才會緩和。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月子裡好像一點就燃、一碰就哭、感春悲秋、多愁善感……
所以,當我們心情低落時,當我們覺得母乳不足給我們造成壓力時,當家人有意無意的話讓我們不開心時……一定要第一時間想到:這不是真的有什麼不好,這只是激素在作祟!
聰明如你,千萬不要輕易敗給激素哦!
產後抑鬱,離不開家人的體諒、包容和開導,也更離不開媽媽們的自我調節,千萬不要輕易去鑽牛角尖,我們自己得學會給自己鬆綁!
今天的文章,沒有什麼方法,也沒有什麼大道理,就是想讓母乳不足的媽媽們放鬆一點。
首先要堅信,奶粉喂養一樣可以養出健康聰明的孩子
其次不要自責、不要覺得對不起孩子,不要給自己壓力
再次要學會自己給自己鬆綁,調節情緒,避免產後抑鬱
最後,希望所有的家人都能理解媽媽、支持媽媽,一起爭當好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