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紋龍史進第一次與人正式作戰,「鬥了多時」後,將少華山的跳澗虎陳達生擒活捉——史進之所以對陳達只生擒不砍殺,是因為陳達在神機軍師朱武和白花蛇楊春面前很囂張,在史進馬前很客氣。
陳達原本是少華山二寨主,老大朱武稱其為弟弟,老三楊春管他叫哥哥,兄弟二人都說史進是個真有本事的大蟲,還是不招惹為好,當時陳達說的話,也就是朱武能忍,換一個人可能就急眼了——陳達直接罵人了:「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他只是一個人,須不三頭六臂?我不信!」
跳澗虎陳達騎著高頭白馬橫著丈八點鋼矛,見了騎著火炭赤馬掄著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的九紋龍史進,忽然矮了半截,欠身施禮後說話也很客氣:「俺山寨里欠少些糧食,欲往華陰縣借糧,經由貴莊,借一條路,並不敢動一根草。可放我們過去,回來自當拜謝。」
史進怒罵表示要生擒陳達送官,陳達還在做最後的努力:「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相煩借一條路。」
史進油鹽不進,陳達終於不再忍讓,兩人打了個地覆天翻:「左盤右旋,好似張飛敵呂布;前回後轉,渾如敬德戰秦瓊。九紋龍忿怒,三尖刀只望頂門飛;跳澗虎生嗔,丈八矛不離心坎刺。好手中間逞好手,紅心裏面奪紅心。」
這次單挑的結果,當然是以陳達被生擒,朱武楊春施展苦肉計自縛請罪而「化干戈為玉帛」。
陳達單挑史進,雖然有些自不量力,但也證明他的武功與史進並沒有太大差距,「鬥了多時」,應該是交手不止三五十回合。
陳達並非一流高手,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頂多能算三四流,史進初出江湖拿下他費了些手腳,不禁讓人對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產生了懷疑:是王進沒有傾囊相授,還是史進學習時間太短?
熟讀水滸原著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史進的基本功,是打虎將李忠等「七八個有名的師父」傳授,王進在原有基礎上又教了他十八般武藝,這就像江南七怪為射鵰大俠郭靖築基,全真七子之首馬鈺又傳授了內功一樣。
史進也算是名師高徒,所以在梁山三十六天罡中有一席之地,跟魯智深單挑好像也不分上下,陳州兵馬都監吳秉彝跟史進單挑,三十多個回合就被斬於馬下。
史進的武功確實很高,但要說他在赤松林跟魯智深那場打鬥是平手,估計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認同,還不如問另外一個問題:如果魯智深當時吃飽喝足,需要幾個回合能把史進按倒剝了衣服?
史進是魯智深最好的兄弟,要是讓魯智深給自己的好兄弟排個座次,第一的肯定是史進,第二才是武松,林沖能不能排第三,那得看魯智深知不知道是誰向董超薛霸泄露了自己的身份。
這裡順便說一句:林沖和魯智深在大相國寺菜園裡並沒有比武較技,他是看了魯智深表演杖法並互道淵源之後,就「結義智深為兄」。
三十四五歲的林沖認魯智深為兄,說明魯智深當年怎麼也得三十五六歲了,而史進則是個年輕的後生,也就是二十剛出頭:他拜王進為師的時候,是十八九歲,王進教了史進半年後離去,又過半年史太公辭世,師太公辭世三四個月後史進與少華山三盜不打不相識,當年八月被人舉報到官府後,史進毀家出走流落江湖。
這樣算起來,魯智深比史進大了不止十歲,兩人也算是忘年交,但是因為第一次只是喝了一會茶、吃了一頓飯,所以魯智深對史進的印象不深,這才在赤松林大水沖了龍王廟:史進想在落單路人身上「尋些盤纏」,也就是攔路打劫,魯智深正餓得頭暈眼花,也想「剝那廝衣裳當酒吃」。
兩人都是只想求財不想害命,所以翻翻滾滾鬥了十幾個回合,史進叫停、智深收手,哥倆相認後坐下來吃干肉大餅。
史進認不出魯智深是很正常的:史進認識的,是身披鸚哥綠紵絲戰袍、滿臉絡腮鬍須的提轄官人魯達,赤松林重逢,魯智深不但已經戰袍換袈裟,而且那部威武的絡腮鬍須,也在智真長老喝令下,「剃髮人只一刀,盡皆剃了」。
史進聽魯智深的聲音,魯智深不但沒聽出史進的聲音,而且也沒看清史進相貌,這就有意思了:水滸原著並沒說史進蒙面,而且當年短路的好漢也不是很喜歡蒙面,魯智深認不出沒變裝的史進,只有一個可能——魯大俠已經餓得眼冒金星,看誰都像肉饅頭和大餅了!
魯智深在赤松林遇到史進的時候已經餓成啥樣,讀者諸君肯定都能想像得到:進了瓦罐寺,魯智深「猛聞得一陣香來」,「香氣」的來源居然就是一鍋「粟米粥」——老和尚化緣得來的小米熬成粥,要是放在平時,無肉不歡魯智深連看都不會看一眼。
魯智深儘管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但還是沒有忍心搶吃別人的救命粥,所以跟生鐵佛崔道成、飛天夜叉丘小乙大戰一場後,已經餓得打晃兒了:「行一步,懶一步。走了幾里,見前面一個大林,都是赤松樹。」
赤松樹沒有松果,即使有,魯智深也不會爬樹,所以他只能一口一口咽酸水,估計再過一會兒,他就可能低血糖暈倒了。
身高八尺腰大十圍有好處也有壞處,三國名將典韋和許褚人高馬大,「好酒食,飲啖兼人,每賜食於前,大飲長歠(喝),左右相屬,數人益乃供(好幾個人添飯添菜才供得上他風捲殘雲)。」
胖子比瘦子更不抗餓,所以魯智深在赤松林的戰鬥力,已經幾乎歸零,要不是看史進的衣服能換點吃食,別說吐一口唾沫,史進就是罵他,魯智深也懶得搭理。
就是餓得十成力氣不剩一成的魯智深,還是跟史進打了個旗鼓相當,也不知道眼花得連人都看不清的魯智深,是怎麼用六十二斤的禪杖格擋史進那柄朴刀的——小說原著中的史進,跟魯智深打鬥的時候,用的是朴刀而非杆棒。
那場打鬥,最後以史進首先叫停告終,魯大俠吃了史進的干肉大餅恢復體力,再打生鐵佛崔道成,就是輕鬆加愉快了:「智深一者得了史進,肚裡膽壯,二乃吃得飽了,那精神氣力越使得出來。兩個斗到八九合,崔道成漸漸力怯,只辦得走路。」
魯智深殺了崔道成,史進殺了丘小乙,他們選擇對手的時候,也是魯智深挑強的,史進挑弱一點的,看來魯智深還真有個大哥的樣子。
魯大哥和史家兄弟那場打鬥雖然「勝負未分」,如果神機軍師朱武和跳澗虎陳達在一旁看了,肯定會認為自家史老大不是巔峰狀態的魯智深的對手:魯智深的禪杖,已經是閉著眼睛胡掄了,但即使這樣,史進還是全力招架,兩人的差距一目了然。
梁山好漢三條半,魯智深和史進占了兩個名額,大家當然都不希望他們因誤會而在打鬥中有一人受傷,但卻不能不憋著笑想起這樣一個問題:九紋龍史進面對的如果是吃飽喝足睡好了的花和尚魯智深,能不能挺過十個回合?
這個問題要分兩方面來看:已經餓到極限的魯智深,跟史進再打下去,被「衣服換酒肉」希望激發出的潛能用光了,魯智深就可能暈倒;如果魯智深因飢餓而發狂,也可能爆出極大力量,一禪杖打斷史進的朴刀。
飢餓的魯智深尚且能跟史進打得旗鼓相當,這說明了什麼?您認為魯智深和史進在公平條件下單挑,需要多少回合能分出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