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雷軍在國家會議中心發布了小米汽車,整場發布會耗時三小時左右,從工業設計到參數配置,從設計團隊到星辰大海,可謂是一次性涵蓋了小米造車1003天的辛酸苦辣。
而最懂營銷的雷軍,首先是把小米汽車與保時捷對標,正應了當下那句時髦的流行語——「不是保時捷買不起,而是小米汽車更有性價比」。誠然,小米汽車在參數配置上碾壓了保時捷的電動汽車Taycan,只因產品立項時定位是「未來汽車」,雖然造車始於3年前,但開發思路與科技路徑都匹配了當下的最新元素,比如能夠位列第一梯隊的自動駕駛技術。
雷軍也不忘在發布會中「撬走」蘋果用戶,比如一句「蘋果用戶開小米汽車,也有很好的體驗」直接戳中了果粉的小心房。畢竟,雖然蘋果造車傳了好多年,但目前為止蘋果仍未下場造車,這給小米汽車轉化蘋果用戶提供了機會。此外,小米首款汽車是三廂轎跑,與華為最能打的問界系列不會有競爭,因為後者是SUV車型。硬要說小米汽車對誰影響會比較大,那可能是比亞迪和小鵬了,雙方都在三廂轎跑領域有多款主力車型。
為了打動蘋果用戶,這次小米汽車全面支持CarPlay、AirPay以及iPad上車。所謂iPad上車,就是指通過iPad平板可以控制小米汽車的空調、音樂和座艙,反而小米沒有給自家小米平板6「露臉」的機會,這是有多想打動蘋果用戶啊。至於AirPlay和CarPaly,這簡直是iPhone的配套絕技,真的很實用。
至於性能參數,小米汽車百公里加速為2.78秒,最高時速為265km/h,最大馬力為673,峰值扭矩為838N·M,百公里制動為33.3m,也就是踩剎車後從百公里降速到0可以控制在33.3米內。同時雷軍也強調,小米汽車擁有多種剎車機制,反正不會出現剎不住的情況。
在小米汽車發布會後,小米汽車的官網也同步上線,感興趣的可以直接搜索,具體參數配置都在介紹頁面中,咱們就不複述了。至於最關鍵的價格,雖然雷軍沒有在本次發布會公開,但明確說9萬9、14萬9都是不可能的,但沒有排除19萬9的可能性。不管雷軍怎麼宣揚小米汽車成本多麼多麼貴,我總有一種預感,低配版的小米汽車可能賣19萬9,基本貼著成本或小幅虧損銷售,為的是走量搶占市場份額,真正賺錢要靠高配和頂配,估計價格會在24.9萬與29.9萬。反正,時間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