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壹度Pro
文 | 壹度Pro
又是一年升學季,「高考頂流」張雪峰又一次陷入了輿論旋渦。
去年高考季,「張雪峰累倒了」還歷歷在目。今年上熱搜,是因為其名下峰學蔚來提供的近2萬元的高考志願填報課程被搶購一空。
微博截圖
曾經,張雪峰因為接地氣的學校專業點評,被考生家長們當成「自己人」。現如今,一部分家長也質疑,峰學蔚來是在「飢餓營銷」,有「割韭菜」的嫌疑。
事實上,高考志願填報這個行業這兩年「實火」,甚至有縣城班級一半孩子都預訂了相關服務。
但同時,這個行業還處在草莽時代,全國各地無數「張雪峰」還在野蠻生長中。
人民日報評論稱,填報志願,確實是個技術活。但個別機構和「網紅」在通過「不浪費1分、不浪費未來」等說法吸引流量,誇大志願填報作用,製造販賣焦慮。
在志願填報如火如荼的當下,「張雪峰們」的課程究竟是真有用還是「智商稅」?
借著「志願填報」的行業東風,張雪峰的商業版圖,又擴張到了哪一步?
01 圍獵「自己人」
志願填報市場,是一門暴利的生意。
「家長們的付費意願越來越強」,學師人才志願填報創始人、資深填報師楊凡對壹度Pro表示。
他分析稱,一方面,因為高考人數激增,加之就業優先導向;另一方面,線下機構、線上短視頻平台的宣傳,種種因素疊加,考生及家長們愈發意識到志願填報的重要性,並願意為之付費。
2023年,我國高中生在校人數達到了2800萬,這都是志願填報的潛在市場。如果僅按照三四線城市志願填報的市場價格約3000元-6000元來算,志願填報的市場規模在840億元到1680億元之間。
盯上這個千億市場的選手有很多,已經集齊了教育大廠、網際網路巨頭等各方勢力。
新東方、猿輔導、作業幫等教育大廠都曾推出志願填報業務;志願填報也早已成為了搜索平台的新戰場,多家網際網路大廠將提供志願填報信息和工具當作引流手段,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阿里旗下的夸克;此外,精志願、百年育才、優志願更是早早就紮根在了這個領域。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現存的高考志願填報相關企業已經達到了1462家。
而在一眾選手中,張雪峰在2021年成立的峰學蔚來,僅僅三年就已經發展成了當之無愧的頭部機構。
當前市場上志願填報服務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真人一對一諮詢,另一種則是利用AI提供志願填報服務的志願填報卡。
前者價格較貴,三四線城市已經普遍達到了三千元以上,一二線城市價格更高。楊凡提到,在北京海淀這些教育競爭比較激烈的地方,15800元、25800元、39800元這三檔已經成了市場價。
峰學蔚來就是典型的真人一對一諮詢模式。根據課程介紹,其價值11999元的「夢想卡」和價值17999元的「圓夢卡」,所包含的志願填報服務,都是包括四次線上溝通,最後推出報考方案,後者價格更貴,因為還包含了上大學後的生涯規劃、考研等課程。
峰學蔚來官方APP截圖/「夢想卡」和「圓夢卡」權益對比
但是,峰學蔚來最不同的地方,就是背靠著張雪峰這個超級大IP。
在迷茫困惑的高考生和家長們眼中,對於複雜的高考政策、專業選擇等問題,張雪峰的解答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實用又接地氣,宛如一股清流。
也正是因為強大的個人魅力,張雪峰被家長和考生們當成「自己人」,在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吸引了超過3000萬粉絲。
當無數以「真人一對一諮詢」模式為主的志願填報機構都只能立足當地,本土化招生時,張雪峰能夠憑藉強大的IP影響力,面向全國招收學生,而且常常「一號難求」。
由於新高考改革後學生不再分文理科而是自由選科,志願填報服務往往從高一就已經開始,也因此,峰學蔚來的志願填報已經賣到了2026年。
而峰學蔚來的服務並非隨時能買,而是需要「搶號」,要麼是在APP市場刷新,要麼則是需要加入社群等待通知。有報道跟蹤上個月峰學蔚來那次的爆單稱,那次放號,3小時賣出了2億元。但也正因為限量銷售,而被質疑是「飢餓營銷」「割韭菜」。
僅從今年來算,峰學蔚來回應「飢餓營銷」的質疑時曾提及,峰學蔚來今年大概有300位老師,能夠服務1.3萬學生。按照11999元「圓夢卡」和17999元「夢想卡」的價格來測算,2024年高考季,峰學蔚來僅憑藉志願填報服務,能夠賺到1.56億元至2.34億元。
02 「指路人」還是「收割機」
認可張雪峰的人,會覺得花1萬多給孩子填志願是值得的。
在家長們看來,張雪峰在這個領域的專業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志願填報需要收集的數據龐大而又複雜,不如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再者,培養孩子從小到大不知道已經扔了多少個一萬塊進去,「臨門一腳」也不差這一點。
小紅書截圖/用戶評價
但是,持懷疑態度的人也不是少數。
畢竟,志願填報這個行業本質上是一個信息差行業,極度不標準化。雖然發展前景不錯,但絕對還處於野蠻生長中,上演著很多令人難以想像的套路。
「僅僅是覺得志願填報這個行業有『錢』景就湧進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楊凡說道。
據他觀察,有些人打算自己開家機構做志願填報,因為沒有經驗就選擇了加盟,但最後加盟了一個皮包項目,結果不僅沒服務學生,自己反而被割了一波韭菜;甚至有機構接了學生,但自己出不了志願填報方案,最後直接在網上找了個大學生就出了方案。
更普遍的情況是,家長付費之後產生心理落差,覺得花錢填的志願,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自己多查一些資料,就能得到類似的結果。
出現這種情況,一種原因是,一些線下機構依賴採購的AI志願填報卡來出填報方案,就會導致填報結果不甚理想。很多機構打著AI大數據填報的幌子,但實際AI資料庫並不一定準確,只能起參考作用,而不能直接幫助決策。
另一種原因就是,轉行進來做高考志願填報師(簡稱高報師)的人,完全沒有從業經驗,僅僅自己看了幾本書或者接受了幾天培訓,就開始接單了,結果也不難想像,缺乏從業經驗,很難實現「分盡其用」的效果。
楊凡認為,一次真正有價值的志願填報服務,是能夠將學生的興趣、能力、家庭資源、未來發展規劃等各種因素綜合考慮起來,從而為學生出具多種方案以供選擇。
他指出,分辨一個高報師是不是真正有水平,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首先是從業年限、其次是從業履歷,最後在前期交流中雙方是不是對於規劃思路能夠同頻。如果沒有找到真正高水平的老師,結果可能就是「錢花了,但沒有作用」。
很多報名峰學蔚來的家長是因為張雪峰慕名而來,但要清楚的是,最終提供諮詢服務的大多不是張雪峰本人。
從一些峰學蔚來的面試者和工作人員的公開分享中可以看到,峰學蔚來的很多高報師,也都是轉行而來,經過培訓之後上崗的。
小紅書截圖/轉行而來的高報師
峰學蔚來達300人的高報師團隊放在業內絕對已經算規模很大。張雪峰的思路是,做強平台、做強培訓體系,即便是轉行來的人,也能夠通過培訓,最終完成對老師和家長的服務。
小紅書截圖/用戶評價
張雪峰個人能力固然強大,但是300個老師的高報師團隊,恐怕很難人人達到張雪峰的水平。因此,上萬元買了峰學蔚來的服務,這筆錢花得值不值,恐怕就見仁見智了。
人民日報評論稱,志願填報服務的火爆,指向了公共服務的短板。要讓志願填報服務更可及、更貼近考生需求,公共服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教育部在6月17日首次上線了高考志願信息系統,終於邁出了強化志願填報公共服務的重要一步。
03 網紅張雪峰,更是商人張雪峰
質疑和掌聲往往是相伴相隨的。
2016年,張雪峰憑藉《七分鐘解讀34所985高校》走紅網絡,當時的張雪峰還是一個考研導師,這之後,張雪峰開始寫書、上綜藝,成為超級網紅。
不得不承認,張雪峰是擅長製造話題的。從「隨便什麼專業都比新聞強」「惹誰都不要惹知識分子」到「所有文科專業都叫服務業」,張雪峰已經無數次因為「快人快語」陷入輿論中心,社交平台上一輪又一輪的討論和爭辯中,張雪峰收穫了一大批流量。
有人認為張雪峰太武斷、片面,但更有一大批人認為張雪峰個性直率、「話糙理不糙」,結果便是,張雪峰的IP影響力日益擴大。
網紅之路壯大的同時,張雪峰的商業版圖也在不斷擴張。
早在幾年前,張雪峰在一次線下巡講時就曾提到,自己有三家公司,一家公司即將上市,上市後變現能掙幾個億左右,兩年後即將實現財富自由。第二家公司估值 5-8 個億。此外,每年僅講課就能掙幾百萬。
時至今日,讓張雪峰事業起飛的研途教育還沒有上市,但峰學蔚來顯然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在張雪峰發布的短視頻中,峰學蔚來做四休三、帶薪年假80天這些福利讓無數打工人心生嚮往。在招聘平台上,峰學蔚來稱,公司兩年間團隊擴大10倍,即便是疫情期間,盈利也不降反增。同時,旗下擁有兩個千萬粉帳號、7個三百萬粉帳號和5個准百萬粉帳號。
除了考研和志願填報之外,張雪峰還在開拓新的業務板塊,目前觸手已經伸向了圖書、研學、青少年夏令營等業務。天眼查顯示,張雪峰(原名張子彪)目前擔任高管的公司已經達到了9家。
天眼查截圖/張雪峰名下公司
不僅如此,峰學蔚來去年還曾申請註冊了「雪峰甄選」商標,儘管張雪峰近期提到自己曾拒絕做帶貨主播,但外界仍對峰學蔚來未來以何種形式入局帶貨抱有期待。
峰學蔚來的主業志願填報服務的交付期主要是高考前後的四十天裡,而在志願填報淡季里,張雪峰還在探索擴充新業務。
張雪峰這個曾經的寒門學子,時至今日不會開車、物慾不高,依然保留著一些質樸習慣,但同時,他對於世俗成功的慾望,作為一個商人的野心,還在持續壯大。
結語
網紅張雪峰在流量和爭議中出圈,也靠著流量和爭議不斷擴大商業版圖。這是時代給予普通人的機遇,也是張雪峰個人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