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峨眉山 | 吳冠中《峨眉山月思李白》畫境美

2023-10-22     峨眉山景區

原標題:詩畫峨眉山 | 吳冠中《峨眉山月思李白》畫境美

吳冠中 峨眉山月思李白

評吳冠中《峨眉山月思李白》畫境美

藝術大師吳冠中,1919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1942年畢業於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47年留學法國巴黎,1950年回到國內。幾十年來,吳冠中一直從事大學美術教育,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及中國畫現代化之探索,往來於具象與抽象之間,將中國民族繪畫藝術推向世界。

1978年秋,吳冠中來到四川樂山。在遊覽凌雲山時,為寫生樂山大佛,他曾租一隻小船划到江心,描繪大佛全貌,再回到大佛腳下仰畫,創作了《樂山大佛》的油畫和彩墨畫。之後吳冠中登臨峨眉山,一路遊覽一路寫生,收集了不少素材,先後創作出《峨眉山下》《峨眉山經》《峨眉山月思李白》等作品。

一首膾炙人口的《峨眉山月歌》,乃是唐代詩人李白初離蜀地時的題詠:「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吳冠中借用李白詩句,描繪出一幅靜謐淡泊的風景畫,像是與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讓這「千古絕唱」的詠嘆生髮出藝術的活力。

國畫《峨眉山月思李白》 構思新穎,章法別致,筆法流暢,造型基於寫實和抽象之間。一株參天古松以重墨和赭石寫出,成為畫面主體,再以藤黃、曙紅隨意點綴,表現出古木的蒼老勁拔之態。透過樹杈的縫隙,畫家以斧劈皴描出山峰陡峭的質感,遠山以淡青色水墨渲染,山間雲氣瀰漫,一條山路蜿蜒盤旋而上,意境幽遠。高山壑谷間,一道高低錯落的瀑布,宛如白練騰空,呈現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美景觀。在畫面左上角的群山之巔,一彎月牙高高懸掛,月與山相互映襯,顯現了大自然的靜美,從中不難體味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心境,勾起多少遊子的思念和感懷。

當年吳冠中親臨峨眉山寫生,在登山途中,曾經有不少遊客遇見。先生著裝簡樸,身背畫箱,穿一雙結實的皮靴,拿著筆和速寫本邊走邊畫。吳冠中在洪椿坪前寫生時,圍觀者眾,先生所畫洪椿坪並非實景,而是將寫生素材移到畫面「組裝」。讓一位在場的年輕畫家迷惑不解,吳冠中解釋道:「畫畫不能拘泥自然,要把見到的美的感受,捕捉到要畫的畫面上來,這樣的畫是從生活中來,又比生活中見到的更美。」一番經典的話語讓觀者深受啟迪,此刻先生仿佛就像一座高峰,巍然屹立在面前。

-END-

來源/峨眉山博物館

推薦閱讀

峨眉山最濃的秋日禪意,都在這座寺廟裡

秋天如何玩轉峨眉山?開啟一場放鬆身心的治癒之旅!

秋日裡的輕鬆徒步,尋找你心中的那個峨眉山

「在看」的瘦十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02245e29830e6d7603ea048fb4be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