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十景——金頂祥光

2024-07-07     峨眉山景區

「一抹祥光畫不成,峨山形勢極崢嶸。琳宮紺寧塵緣絕,直似須彌頂上行。」

——清《峨山圖說》

人們常說:「到峨眉山不到金頂,等於沒有到峨眉山。」金頂是峨眉山的象徵。明代大儒方孝孺在《宿峰頂次濟定韻》一詩中描繪了金頂絕色:「層崖削壁跨千重,坐鎮西南勢獨雄。元氣崑崙磅礴外,祥光隱見有無中。珠瓔寶佛留全相,金碧樓台倚半空,縱是蓬萊並弱水,清虛難與此相同。」

「金頂祥光」是峨眉十景之冠,是絕塵緣的巨大須彌座上閃耀著的精靈。峨眉山有四大奇觀:雲海、日出、佛光、聖燈。

晴空萬里時,白雲從千山萬壑間冉冉升起,頃刻,蒼茫的雲海便如雪白絨毯般展鋪在地平線上,光潔厚潤,無邊無涯,似在安息、酣睡。地平線上是雲,天空中也是雲,人站在兩層雲之間,極有飄飄欲仙的感覺。南宋范成大把雲海稱為「兜羅綿世界」(兜羅:梵語樹名,它所生的絮名兜羅綿),佛家稱峨眉山為「銀色世界」,其與五台山「金色世界」、普陀山「琉璃世界」、九華山「幽冥世界」,構成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的象徵。

山風乍起時,雲海飄散開去,群峰眾嶺變成一座座海中的小島:雲海匯聚過來,千山萬壑被隱藏得無影無蹤。雲海時開時合,恰似山舞銀蛇,氣象萬千。風起雲湧,忽而疾馳、翻滾,忽而飄逸、舒展,似天馬行空,似大海揚波,似雪球滾地。最壯觀的是,偶爾雲海中激起無數蘑菇狀的雲柱,騰空而起,又徐徐散落下來,瞬息化作淡淡的縷縷游雲。此種蘑菇雲極難見到。范成大有詩驚嘆:「明朝銀界混一白,咫尺眩轉寒凌競。天容野色倏開閉,慘變化愁仙靈。」

金頂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東方,墨紫墨紫的太空,天地一色,漸漸地,地平線上天開一線,飄起縷縷紅霞,托著三兩朵金色鑲邊的彩雲,預示著一個輝煌的白晝即將降臨。彩雲下,空曠的紫藍色天幕上,一剎那吐出一點紫紅,緩慢上升,逐漸變成小弧、半圓,變成橘紅、金紅,然後微微一個跳躍,拖著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輪圓圓的紅日便嵌在天邊。

日出因氣象條件和季節的不同而千姿百態,差異極大。天氣晴朗時,太陽從地平線升起,可觀賞到壯麗日出的全過程;或天邊有雲氣,待見日出時,已是脫離地平線的一輪紅日;或雲層瀰漫,則有時僅能看到朝霞、雲海。伴隨著旭日東升,朝霞滿天,萬道金光射向大地,峨眉山宛似披上金色的大警,呈現出它全部的秀美身姿。此時此刻,天上地下又變成了金色的世界,遙想朱元璋的褒揚「不獨峨眉幻銀色,從教大地變黃金」,別有深意。

「不陟高寒處,安知天地寬。」日出金頂時,可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東面,峨眉平原的盡頭,千山萬嶺似一座座山水小盆景,青衣江、大渡河似兩條白練環繞,匯合於隱約可見的樂山城。東北和西面,曬經山、大小瓦屋山方正橫臥,銀裝素裹的大雪山,聳立於眾山之上,遙峙日照金山。

遊人諺雲:「朝看西午看東。」神奇的佛光,在下午2至5時,會幻化在睹光台、捨身崖下。只見岩畔布滿蒙蒙的雲層,然幻化出一個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色光環,直徑一二米,中央虛明如鏡。歡聲雷動中,觀者會突然發現光環中出現自己的身影,舉手投腳,影皆隨形,猶如面對明鏡。神奇的是,即使成百上千人同時同地觀看,觀者也只能見到自己,不見旁人,引得詩人競相讚嘆。

范成大有詩曰:「重輪疊采印岩腹,非煙非霧非丹青。我與化人中共住,鏡光覿面交相呈。」譚鍾岳詩云:「非雲非霧起層空,異彩奇輝迥不同。試向石台高處望,人人都在佛光中。」清人丁文燦《看見佛光》:「雲成五色現廳光,形似尼珠不可方。更有一樁奇異事,人人影在筒中藏。」

這種佛光名「攝身光」,佛光因色調、形狀、大小的不同,有各種不同名稱,如水光、辟支光、童子光、金橋、清現、反現、大現、小現等。佛家說佛光是普賢菩薩向凡夫俗子顯露真容,隨緣應化,故又稱「光相」。實際上,佛光是一種光的自然現象,是陽光照在雲霧表面發生衍射作用而形成的,被中國科學家命名為「峨眉寶光」。峨眉寶光每月均會出現,夏天和初冬出現的次數最多,全年最多可達100次左右。

晝夜轉換,金頂變幻出另一種景象,捨身崖下夜色沉沉,忽見一光如螢,繼而數點,漸至無數,在黑暗的山谷間飄忽不定,佛家稱之為「聖燈」,是「萬盞明燈朝普賢」。

明代萬曆年間,嘉定知州袁子讓在《游大峨山記》一文中記述他的所見:「及時薄暮,一僧果語'空中有燈現』。予急出觀之,隱隱有一二點,如星飛在岩壑上下間。有頃,分為數十;有頃,分為數百;往來樓台欄凳之中;移時而散,竟不知何物。」釋心誠《聖燈》詩云:「飛自峭崖東,飄來點點紅。迴翔分遠近,掩映入空濛。焰冷千年火,光搖半壁風。夜深人靜後,掛滿梵王宮。」明人尹伸《聖燈》詩亦云:「曠望不辭夜,燈從上界傳。流光時渡壑,焰影欲連天。只評繁星墜,還從法力圓。迷雲開暗谷,處處見金仙。」

據科學家初步考察,「聖燈」是一種物理現象。一說是磷火,是含磷地層的磷化氫和聯磷在起作用。聯磷的自燃,激起磷化氫的他燃;一說是某些樹木上有一種叫密環菌的真菌,遇雨後發光。據金頂仁開和尚所述:1982年8月一天半夜,滿天星斗,捨身崖半腰被鋪上一層薄薄的雲,忽見雲層中冒出一朵藍中帶綠的光點,約有拳頭大。冒出後,一射便迅速消失;接著第二朵光點冒出,一射,又消失了……如此冒出三四十個光點。最後一朵光點,周圍還伴隨著三五朵小火花。如今,聖燈現象逐漸消失,其原因,尚待科學家們去進一步探索。

-END-

來源/《震旦第一山——峨眉山》

圖片/金輝、郭星

推薦閱讀

「小小峨眉山,拿下!」

重新認識一下,我叫峨眉山

萌化啦!我在萬年寺遇見了mini版動物世界

「在看」的瘦十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99846882c4e56b4e8829518ff97ee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