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猴是遊人喜愛的珍獸之一,種名藏猴或西藏猴,別名四川短尾猴、大青猴等,因生活在佛教名山,故又雅號「猴居士」「猿居士」,俗稱「山兒」。
在動物分類學上,峨眉山猴為靈長目,猴科,獼猴屬動物,國的狀態峨家二級保護動物。藏猴在十幾種獼猴屬動物中體重最重,這與它的葉食和地棲傾向有關。成年雄猴平均18.3千克,最大21.5千克。雌猴平均12.8千克,最大15千克。其四肢等長,尾短於後腳,長約9厘米;耳較小,有頰囊,成年猴兩頰和頦下有一圈須狀髭毛。顏面生時肉色,幼年時白色,成年時鮮紅,尤以眼圈最紅。頭部毛色深棕,背毛棕褐色或黑褐色,腹毛淡黃色,雌猴的毛色淺於雄猴。
峨眉山猴分布於海拔1200~2080米的中山地區,南線從洪椿坪癩子坡以上,北線見於華嚴頂一帶,直到洗象池之間,生活在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中。茂林修竹,流泉飛瀑,岩壑洞穴,氣候溫和,是猴群理想的棲息地。
峨眉山的群猴,各由一隻年輕成年雄猴統率,自成部落,各有疆域,但群猴之間也有廣泛的活動領域重疊。藏猴群有一套完善的綱近親交配避免機制:雄猴在交配前,要離開生養它的猴群,轉入別的猴群;中老年猴在它們的兒女進入生育期之前,還要再轉移。這樣,猴王在位時間一般為4~5年。
敦煌榆林窟3窟的「普賢變」壁畫描繪了玄奘朝拜普賢的聖圖,這幅敦煌的藝術經典,將峨眉山融入唐僧西遊的宏圖,唐僧身披袈裟,雙手合十,遙視普賢,虔誠祈禱。更神奇的是,唐僧身後,孫悟空緊隨師父,向普賢致禮。師徒身後有一匹白馬。這似乎暗示了峨眉山猴與《西遊記》的淵源。唐僧所站的山頂分明就是峨眉山金頂,一道平頂山形,周圍懸崖與捨身崖完全一致。山頂雲海翻滾,遠處植物是典型的峨眉冷杉。此時的孫悟空滿臉毛髮,呈現出猴態,與敦煌其他的唐僧取經圖相比,明顯處於還沒有「人化」的狀態。
峨眉山的猴與普賢的坐騎大象形成了非常奇妙的佛的境界。在《九住心圖》(又名《十象圖》)中,僧人、大象、猴子、兔子等圖案,構成了禪修的九個層次。人的修煉過程,在山下如同狂傲不羈的黑象,隨著修持上山,黑色的障礙從身上逐漸除去,到山頂已經變成潔白的吉象。僧人在山下鞭打著大象,到達山頂,他騎到了象背上,象徵僧人的心如大象被逐漸馴服。山下的猴子修煉初期,心神不定,來回跑動,到山頂逐漸變成了佛性靈猴。「九住心」隨著山的高度變化,代表修定的層次,到山頂平和祥樂,相當於金頂的十方普賢騎著六牙白象,靈猴相伴,梵音繚繞,日月光華,住心調象。
-END-
來源/《震旦第一山——峨眉山》
圖片/徐玉林
推薦閱讀
一年四季,峨眉山在他的鏡頭下美得如一!
純享圖集 | 峨眉山百里杜鵑正爛漫(一)
萌化啦!我在萬年寺遇見了mini版動物世界
點「在看」的瘦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