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期貨市場活下去?期貨交易的生存關

2019-10-30     金融研究院孟一

期貨交易者淳樸的認為到市場就是為了賺錢的,就是奔著巨大的財富效應而來的,生存根本不是問題。然而98%的交易者本著天真、想當然的初衷來從事這充滿高風險的期貨交易。就是這些從來沒有考慮過在市場生存問題的交易者,他們中的90%只不過在期貨市場生存兩個月,最多三個月的時間就悄無聲息的偃旗息鼓了。從一個開戶者成長為合格交易者的過程中,生存關其實是最難於逾越的關隘,基本上會全軍覆沒、折戟沉沙,能越過這道龍門的寥寥無幾。如果度過這一道生存關,賺錢就是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的了。接下來我們一步步來說說生存關。

一、交易者面臨的不是賺錢問題,而是怎麼度過生存關

期貨市場不同於證券市場,放大槓桿倍數為十。在這個市場裡交易者最典型的弱點貪婪、恐懼也被放大了十倍,乃至更高。如果是放大十倍的貪婪該是什麼樣子,那是不言而喻的;放大十倍的恐懼也是可想而知的,這兩個弱點的任何一項都可以叫帳戶面臨萬劫不復的災難。

我有一個上海的證券朋友,他在2007年買了一萬股皇台酒業,每股十元,接著股價一路狂跌,最低點時2.4元,他就一直拿著,最終24元解套出局。前後大概歷經四年多。而這樣的財富效應在期貨市場比比皆是,弄好了一天的漲幅就是40%,弄不好資金當天縮水40%,風險異乎尋常的大。在這樣波瀾壯闊、浪濤洶湧、此起彼伏的市場節奏里不懂得資金管理、交易策略,僅懂得技術分析是斷難生存的。這樣的市場稱之為虛盤,因為它有槓桿倍數;股市是實盤交易,沒有槓桿效應。樓市介於二者之間,3—5倍的槓桿,所以在次債危機中歐美去槓桿化,而我們發鈔爆炒房地產是和世界經濟走了一個逆向。

如果是一個樸素、理性的交易者,就是無人指點,他也只會最多拿1/10的資金從事交易;如果具備一點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的知識,就只會拿2%的資金追求低風險,這裡的2%就是開倉資金的安全邊際。有許多自稱為行家的交易者,動不動就滿倉、半倉、1/3倉位交易實際上就是肉身子砸坦克,或者屎殼郎擋火車,其命運可想而知。

二、期貨交易之路千難萬險,生存,或者毀滅

對於一個入市的期貨交易者來說,問題很簡單,就是生存還是毀滅。發財是其後的問題,不解決生存問題談何發財。如果一個入市的交易者帳戶是20萬,他每次用2%資金開倉,他有可能延長自己的存活期,度過存活關;倘若他用全倉、半倉、1/3倉位交易,其結局是在劫難逃的,等待他的只有毀滅。

我勸許多想從事期貨交易的朋友最好遠離這個市場,他們往往反唇相譏:你沒讓我做,你怎麼知道我做不好期貨?等做上期貨交易了,我勸他們要學會節制、資金管理,他們爭辯說:我學技術分析就是為了尋找高勝算,有了高勝算我為什麼不能半倉、滿倉殺入?等到爆倉出局了,他們和我講:我至少體驗了一下什麼叫做期貨,如果按照你的方法比做股票還難受。不容否認,期貨有它獨具的魅力,所謂獨具就是現實生活找不到的。這裡有著虛盤交易、槓桿倍數,人們所有的自我、想法、觀念、欲求、貪婪、恐慌、虛幻等等都被像哈哈鏡一樣放大了。應該說:期貨交易給人帶來的是現實生活不存在、獨特的體驗。

在期貨市場毋庸置疑生存是第一位的,毀滅也會給交易者帶來感受殊異的體驗。來到這個市場大家都是為了賺錢,為賺錢我們首先要解決市場生存問題,過了生存關,賺錢也就容易了。

三、所謂的操盤手是不存在生存關的

所謂的操盤手是不存在生存關的問題,或者他們根本沒用過生存關。

2007年在北京金融街的一個期貨公司營業部,老總推開了資料室的門。有一個中年男子扎在資料堆里辦公。老總介紹說:這就是我們的盤手,你們好好聊聊。他坐在螢幕前和我講操盤已經有十餘年了,今年北漂來京。我問他交易十年有沒有一個可以展示的、業績彪炳的樣板帳戶,他岔開話題,點燃一支劣質香煙和我介紹開盤手的一些操盤手法。他告訴我,一般操盤手喜歡帶新客戶,因為盈利的幾率比較大;如果虧損50%的帳戶一般就不會再動了,因為只有資金翻倍才可以挽回損失,要是帶一個沒有虧損的新帳戶,資金翻倍意味著利潤是100%了,盤手可以分到不少錢;如果盤手能讓虧損50%的帳戶挽回損失,就不會叫客戶落到這步窘境了。

我要告訴大家,盤手沒有生存關的問題,只要總有新客戶就有源源不斷的資金。

和這個盤手第三次見面時,他開口找我借五萬元。他解釋說:他把自己女友信用卡的資金提現炒期貨賠光了。這下更可以印證操盤手是不存在生存關的問題,或者他們根本沒用過生存關。

四、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幫你度過生存關

初學和不成熟的交易者總是沉浸在技術分析中,更加低端的交易者搞不懂技術分析的理論就拿一些概念、術語、指標說事。其實他們之所以喜歡技術分析?在於技術分析可以滿足他們在期貨市場交易的所有訴求。他們永遠不明白:如果技術分析可以賺錢,那麼多空雙方信奉的是同一個技術分析而命運為何如此迥異?

一個交易者如果想度過生存關首先要有理性、穩定的交易心理;其次願意、心甘情願的接受記錄的約束;再有樂此不疲的投入資金管理、風險控制枯燥、乏味、機械、不近情理的、反反覆復的訓練。

每一個合格的期貨交易者、每一個度過生存關並在期貨市場生存下來的人、每一個在期貨市場以交易謀生存的人,都是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嚴格訓練下的產物。

更多期貨交流可關注天縱期才期貨大賽,上萬名期貨實盤選手社區等待你的加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_iI9HG4BMH2_cNUgsa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