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差陽錯」這個名字為什麼是錯的?元朝的這本命理典籍會告訴我們!

2020-09-14     西風獨醉

原標題:「陰差陽錯」這個名字為什麼是錯的?元朝的這本命理典籍會告訴我們!

在八字神煞中,一個神煞名對應多個不同神煞的比較常見,比如桃花煞在不同書中就有不同的說法,甚至在一本書中也可能有不同的說法。但是,一個神煞在不同書中有不同名字的情況卻比較罕見,比如今天我們要談到的「陰陽差錯」就是一個例外。(題圖來源於網絡)

陰陽差錯,「乃丙子、丁丑、戊寅、辛卯、壬辰、癸巳、丙午、丁未、戊申、辛酉、壬戌、癸亥十二日也」(《三命通會》),「女子逢之,公姑寡合,妯娌不足,夫家冷退。男子逢之,主退外家,亦與妻家是非寡合」。這段話對陰陽差錯煞的作用說的非常明白,那就是出生在這個日期的人,與配偶的家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差。相對於前面我們所講的十惡大敗和四廢日等,這個神煞在日柱出現,其影響要稍大些,但也並沒有書中講的那麼嚴重,只是一個人如果八字中有此神煞,則要多在意與配偶家人的關係,僅此而已。

對於這個神煞,我感興趣的並非是神煞本身,而是它的名字。在各書中,對這個神煞的名字叫法不一,總結起來有五種叫法:陰陽差錯、陽差陰錯、陰錯陽差、陰差陽錯、陽差陰錯。這五種叫法中,陰陽差錯這種叫法多在《三命通會》出現,而陽差陰錯、陰錯陽差是大部分書中的說法,包括《五行精紀》、《源海子平》等書,而陰差陽錯只是部分書中的零星叫法。

那麼,這幾種叫法中哪種才是正確的呢?我比較習慣於《三命通會》的陰陽差錯,但其實陽差陰錯(或陰錯陽差)才是正確的。《五行精紀》說:「以陰遇陰曰錯,以陽遇陽曰差,純陰則不能成,純陽則不能生,此陰錯陽差也」,這句話直接點出了「陽差」和「陰錯」的來源,顯然「陰差陽錯」是錯誤的!

無獨有偶,在元朝刊行的《新刊指南台司袁天罡先生五星三命大全》中(如下圖),這個神煞也被稱為是陽差陰錯,跟《五行精紀》中所載一致。《新刊指南台司袁天罡先生五星三命大全》現存於國家圖書館,國圖將其出版年份定為1368年,即明朝洪武元年,是值得商榷的,因為在該書的批註中有手書的「至正七年十二月羅來」幾個字,顯然該書在元朝的至正七年之前就已經出版了。因為該書內容與後來的另一本書《淵海子平大全》高度重疊,因此該書對我們考證《淵海子平》的源流有很大的作用,後面我會詳細講到,這是後話。

在我們現在所常見的《淵海子平》中,該神煞也被叫做「陽差陰錯」,比如在該書的《碧淵賦》中說:「專祿若遇陰錯,外家零落;逐馬如遇陽差,公姑真假」,在該書的《妖祥賦》中又說:「另有天沖地擊、陰錯陽差、貪合忘官、劫先財後,名難成貴」,都是以陽差和陰錯來對應,而不是陰差陽錯這樣的對應方式。

在《淵海子平》中,也有「陰差陽錯」的叫法,比如《論妻妾》和《論婦人總訣》中就寫作「陰差陽錯」。但是,該書的《碧淵賦》等都是引用的古歌訣,而《論妻妾》等則是明朝人的論述,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在明崇禎(或萬曆)以前,這個神煞只有「陽差陰錯」或「陰錯陽差」的叫法,只是在明代的時候因為「陰差陽錯」這個成語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錯誤叫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協紀辨方書》中也有類似的神煞,叫做「陰陽俱錯日」,該神煞與八字的「陰陽差錯」似乎沒有什麼大的聯繫,所以不再詳述。綜合各書的論述,這個神煞最正確的叫法應該是「陽差陰錯」或「陰錯陽差」,而讀作「陰差陽錯」只是明朝後期寫書之人的「陰差陽錯」,而讀作《陰陽差錯》則是《三命通會》的提法。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西風獨醉 探討命理藝術,弘揚傳統文化(請大家關注我,和我探討命理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dbkinQBURTf-Dn5dd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