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廣告為何為引起大學生的反感,用文案來打動他們


校園廣告為何為引起大學生的反感,用文案來打動他們

在當下,很多企業發現:我們公司投放的校園廣告一點都沒有效果,是不是我們的產品根本不適合投放校園廣告?其實,校園廣告的投放並不是沒有一點效果,而是整個校園營銷市場的環境變了,用戶的習慣變了,特別是剛進入校園的00後大學生。

校園廣告為何為引起大學生的反感,用文案來打動他們

大多數企業仍然在用十年前校園廣告投放策略,那就是做校園營銷拼誰的錢多,誰投放的校園廣告點位廣,誰的品牌在校園市場中的曝光量大,誰就能占有校園市場。但是,現在校園市場中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而校園用戶基數的增長不但有限而且消費需求更加挑剔,特別是伴隨著校園自媒體的發展趨勢下,大學生的注意力越來越碎片化,越來越沒有耐性,只要你投放的校園廣告內容沒有的迅速被大學生群體所關注,那麼你投放的校園廣告效果在後期也將越來越少。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廣告為什麼會讓大學生群體感到反感。校園廣告在大多數大學生用戶心中從來就沒有留下什麼好的形象,雖然廣告支撐著各種不同商業邏輯的運營,也才有了這麼多有趣好玩的視頻、內容、APP、網站,但這個幾乎讓每個用戶反感的東西,卻恰恰是企業商業化運營下去的基石。那麼大學生群體到底是為什麼如此討厭廣告?

1、打斷了用戶當前的計劃

我們在視屏網站點開一個視屏的時候,在一開始會有15秒到1分鐘的廣告。我們在視頻網站看視頻的目的並不是看廣告,而是看各種視頻中的內容的,在這時廣告的出現讓我們增加了時間成本或者變相阻擾了我們的計劃。

廣告中斷了用戶順暢行為體驗,而這種順暢的體驗一旦被中斷,用戶就會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回到剛剛的愉悅體驗中,增加了我們的時間成本。所以用戶對這種體驗產生反感的時候,也就自然而然的討厭了廣告。

2、對廣告有過高預期

我國從古時開始就有輕商的心態,認為無商不奸。其實,在廣告當中誇張的表現方式是每個企業在所難免的,但用戶在對待廣告心態中就會有種「來自母胎」的不信任感。

當然,個別用戶討厭廣告的原因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所在,例如廣告的過度出現、對廣告產生審美疲勞、廣告的質量過差、廣告與用戶的需求不匹配等等,但主要還是上面兩種原因。

校園廣告為何為引起大學生的反感,用文案來打動他們

廣告的概念,已經從過去傳統環境下原有「廣而告之」的概念中轉變,企業從追求校園廣告的曝光量轉變追求占領大學生心智的戰爭,正因如此,企業通過社交營銷的方式改變了校園廣告的內容和與大學生用戶互動的改變,校園廣告中的文案不再只是向大學生傳達商品的信息,而是更深層次的去打動和說服大學生消費群體,從而做到占領大學生的心智。

一、文案不是寫得有多優秀,而是從轉化率出發才是王道

對任何投放校園廣告的企業來說,能否為結果負責,能否保障轉化率是判斷一個校園廣告文案價值的核心要素,讓大學生長期購買我們的商品才是校園廣告投放最終極的目的,也是校園營銷策劃存在的意義。

那麼,校園廣告能夠達成銷售轉化的文案都有哪些特點:

精準性:校園廣告的文案能夠被用戶所感知,讓用戶通過企業校園廣告的文案產生對品牌商品的興趣;

空間感:一篇好的文案應當具有故事性和場景化,用戶通過閱讀企業的廣告文案可以聯想到品牌商品的價值和影響;

驅動力:企業校園廣告的文案應當具有能夠減輕用戶的心理負擔的屬性,為用戶的下單找好「藉口」,「我是要達成什麼目的所以才買這個商品」。

無論企業通過什麼樣的校園廣告形式和校園廣告調性來進行廣告文案的策劃,都和具體的產品息息相關,與目標用戶緊密相連,也取決於企業校園營銷推廣的具體目標,是拉新、促銷活動還是用戶的留存,都對廣告文案的策劃以及撰寫廣告文案的方式帶來影響。

企業文案人員在撰寫校園廣告文案之前,必須要先了解清楚我們的校園營銷具體的目的是什麼,而且這個目的必須簡單明了,不要抱有校園廣告投放後,馬上就能帶來千萬銷售額的營銷思維,因為不論是優質的時間節點還是優質的機會,企業都很難同時完成多個校園營銷的目的。

校園廣告為何為引起大學生的反感,用文案來打動他們

二、合理利用「利他思維」才能真正收穫用戶關注

企業在廣告文案的創作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自嗨,而是要站在激活用戶的角度出發。

傳統的校園營銷往往都是從品牌自身的角度出發,在校園廣告的文中花費大量時間、大量篇幅來強調我有哪些優勢,但企業往往會疑惑:為什麼我做了一個牛逼哄哄的商品,為什麼就沒有人買單。解決目標用戶或潛在用戶的需求才是商品的核心價值,但現在很多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最大通病變成了從「怎麼才能找到用戶」出發。

要想轉變這種校園營銷的思維,就必須要將「以自我為中心」的營銷思維模式拋棄,從商品思維轉變到用戶思維。

企業在任何時間都不要妄想能夠操控用戶的行為,而是要真正去分析你的商品和服務能填補那一塊大學生空缺的需求,並滿足大學生的具體需求。

校園廣告的文案,要直接戳中用戶痛點,從而激活用戶的感知。通過這一類廣告文案的方式,告訴用戶可能要面臨的危機。這一類對不可預知的恐懼,會放大用戶對這種未知感的恐懼與焦慮,當不改變的焦慮大於行動的焦慮時,大學生對商品的消費行為自然會被觸發。

因為人們擺脫焦慮的驅動力一定大追求快樂的驅動力,比如大多數女大學生害怕對青春的失去,所以購買大量的美妝產品。

所以,我們需要改變原有的校園營銷思路,不再去向用戶死板的介紹商品的賣點,而是告訴用戶這個商品能滿足他哪些需求,切記不要把一個商品描述的天花亂墜。

校園廣告為何為引起大學生的反感,用文案來打動他們

三、好文案,可以賣個好價錢

好的校園廣告文案,一定要盡最大可能與大學生群體產生關聯,讓商品與大學生群體之間產生連接,「女生生理期要...」這類的校園廣告很難對男性大學生產生印象,你要是把廣告文案換成「時刻為你的女朋友準備著,肯定有用」,是不是就變得和他相關了?

廣告文案不僅僅要與用戶產生關聯,還要讓廣告文案變成更有趣、可讀性等高,其實大學生並不是真正討厭校園廣告,而是討厭廣告文案的不夠好,「對我又沒有什麼用有沒有趣味性」。

企業在校園廣告的投放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一個關鍵點:這篇廣告文案是給誰的?大一新生還是大二、大三的「老司機」。同時,要把控好校園廣告投放的頻率和校園廣告的內容,考慮到不同大學生的感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XSbbVW8BMH2_cNUgfS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