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以後,生一個「大胖小子」就成了孕期聽到最多的祝福的話。在很多人看來,孩子生下來白白胖胖的才叫健康,所以,孕期營養補充也越來越被孕婦及其家人所重視。特別是懷孕幾個月了還沒怎麼長胖,肚子不咋不明顯,家人總是會勸你多吃點,「你自己都沒長肉,孩子如何能發育得好呢?」
難道胎兒大小跟孕期增重成正比嗎?
鄒女士已經懷孕幾個月了,前段時間產檢醫生說胎兒發育偏小,要多注意點營養。但鄒女士覺得自己已經很能吃了,從孕前的110斤不到都已經飆升到快130斤。不過是自己比較高,孕前看著比較瘦,跟現在對比不太明顯罷了。天天好吃好喝的,為什麼胎兒發育還滯後了,是不是檢查錯了呢?
有的人認為,孕期增重比較少,說明攝入的營養還不足,胎兒肯定發育得不夠好。
事實上,胎兒的發育狀況,跟孕媽的體重增長並沒有直接關係!
因此,孕前就偏胖或者偏瘦的准媽媽不用太擔心。
寶寶發育得怎麼樣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來評估。
1、雙頂徑
雙頂徑是指胎兒頭部左右兩側最寬部位的長度,可以通過B超檢查來測量。醫生可以通過雙頂徑數據來評估胎兒發育的情況。但剛剛懷孕的時候是檢測不出雙頂徑的,最早也要在孕12周以後,胎兒基本發育成型,才可以通過B超檢測。
一般來說,孕12周左右,胎兒的雙頂徑可達2.52厘米,孕14周左右為2.83厘米,孕15周可達3.23厘米,以此類推。但這並不是絕對,正負0.25厘米都是屬於正常範圍。媽媽和胎兒的消化吸收能力都會影響雙頂徑的數據。
2、股骨長
胎兒股骨長度是指胎兒時期胎兒股骨的長度。胎兒處於不同時期,股骨長度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股骨的長度逐漸增長。孕16左右周,股骨長約2.1厘米。孕28周,股骨長5.3厘米左右。從懷孕37周到足月,胎兒的股骨可以達到7.1厘米。這個數值只要是在正常範圍內,就代表胎兒發育正常,再遵醫囑繼續保持即可。
3、腹圍
胎兒腹圍就是說胎兒腹部的周長,通過這個數據可以判斷胎兒的胖瘦。比如我們常說孕婦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導致巨大兒,這時候胎兒的腹圍可能較正常胎兒要大得多。而且,孕婦的腹圍與胎兒的大小密切相關。在孕後期,可通過測量子宮高度(宮高)和腹圍並採用相應的公式計算胎兒體重。為了減少誤差和準確計算,准媽媽可以從懷孕16周開始測量腹圍。
結語:
當孕檢時醫生說胎兒可能發育偏小時,孕媽媽就十分擔心。其實,胎兒發育速度很快的,只要我們注意調理,寶寶出生體重一般都不會差太多,孕媽可以從孕期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來注意調理。另外,孕育胎兒的個數也對胎兒的發育有很重要的關係,一般來說,雙胞胎或者多胞胎的,由於生長空間受限,寶寶的大小肯定比單胎妊娠的要小一些。
寶寶的健康不僅是體重,還需結合實際情況來具體分析,寶媽們只要保證定期產檢、飲食科學、運動適量,相信寶寶一定能健康降生。
---------
你孕期擔心過寶寶發育嗎?你家寶寶出生時多重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Weuz3HMBeElxlkkaL2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