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易暴力解僱的絕症員工,其實還有這個選擇

2019-11-29     譜藍保

原創: 譜藍君 譜藍保

最近一篇《網易裁員,讓保安把身患絕症的我趕出公司。我在網易親身經歷的噩夢!》刷爆朋友圈,原文顯示10萬+閱讀量,但估計已經是百萬級的閱讀了。


主人公李先生在14年交大畢業後進入網易工作,5年來兢兢業業,業績名列前茅,在今年1月底確診擴張型心肌病後,依然堅持工作,自稱毫無影響工作進度;



但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被領導以績效不合格為由勸辭;




公司不僅不肯發放N+1補償,甚至還以監視、虛構曠工記錄、騷擾家人、保安暴力驅趕等方式威脅李先生;


無奈之下,李先生只好在微信公眾號上進行曝光、維權。


在官媒、流量巨大的大V加持下,網易終於鬆口向當事人致歉,並且在N+1的基礎上給予60萬補償金,然而依然咬定這名員工被辭退是因為績效不合格,理由正當。


總之,維權還在路上…


其實,這樣的悲劇並不少。


很多人面臨這些不公待遇的時候,都選擇了妥協:


「這麼大間公司,而我只是個小人物,沒有勝算,算了吧。」


「這麼耗下去,我和家人都得餓死了,耗不起,公司願意給多少,我就要多少吧。「


「跟公司鬧翻的話,可能會影響下一份工作,算了吧。」


「好多人都是這樣被辭退的,算了吧。」


……


但是有的人不想放棄,因為他沒有退路。


李先生就是其中一員。只是和網易這個體量如此大的公司比起來,赤手空拳的他,維權之路十分艱辛。


1

龐然大物面前,他為什麼選擇奮力抵抗?


其實很多朋友都在工作中收到過這種不公待遇,招數也都差不多:


給你兩個選擇,要麼承認主動辭職,拿到較少的補償金;要麼拿金額較大的N+1補償,但是被炒的鍋背一輩子,可能會在下一個單位背景調查的時候受影響,就問你燙不燙手。


很多人為了前途選擇前者,但又覺得特別不甘心,只能在論壇上吐槽無良大廠。


為什麼面對網易這麼大的公司,李先生要奮力抵抗,甘當衝鋒者?甚至為了收集證據耗費巨大的心力?



因為「無路可逃」。


身患絕症的他時日無多,無法投入新的工作,也不會有單位願意接受他;


沒有了這份工作,他就沒有了收入,沒有了治病的錢;


拿不到應有的補償,他不僅沒錢治病、沒有積蓄可以留給雙親,甚至還要父母為他背上一大筆負債;


……


所以,他只能負隅抵抗。



每次看到這些因為大病而失去工作、中斷收入、家庭坍塌的事情,我就十分惋惜,保障意識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果這位員工之前有為自己配置齊全的商業保險,那麼我相信他的維權之路不必走得如此迫切、狼狽,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治療、休息上。


正義的戰鬥固然值得歌頌,但它不應該是沒有退路後的無奈之舉,更不應該生命最後唯一的出路。


在戰鬥之前,我們能不能先把自己保護好、帶好盔甲,再上場戰鬥,而不是魚死網破、自損八百?



風險發生之前,絕境之下,有沒有什麼東西是我們可以把握的?


2

社保,每個人生存的尊嚴


譜藍君一直跟大家說,社保一定要買。它作為民生基礎福利,能在絕境中為我們兜底,不致於太落魄。


社保,一般是指五險,分別是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另外正規單位還會有「一金」,也就是公積金


社保覆蓋之廣,幾乎把我們一輩子的人生大事都給包攬了。


從這位員工的表述上看,8月之前他還是有靠社保報銷一定的醫療費用的,緩解了不少經濟壓力。



另外一個幫助了他的是失業保險。




對於這位身患重疾的網易前員工,每一分錢都是救命錢。


雖然社保有用,但作用畢竟有限,否則這位網易前員工也不會如此奮力反抗了。


比如,醫保報銷範圍是有限的,報銷額度也是有上限的,無法滿足重疾治療的巨額需求。



因此,在社保的保障基礎下,要再通過額外配置商業保險,來完善我們的保障體系。



3

社保之外,仍需補充的商業保險


商業保險,可以按照:壽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的順序,進行配置。


如果是小孩或已退休的老人,可以不必配壽險。


1、壽險


壽險就是一旦身故/全殘,就可以拿到理賠金的保險。


壽險的保額,注意要能夠覆蓋家庭的生活消費、房貸車貸、子女教育、父母贍養4部分;



保障期限,最好設定在家庭責任最重的二三十年,到了房貸還完了、孩子教育責任也結束的時候,壽險的保障責任也差不多可以停了。


現在的定壽都很便宜,花不了幾個錢,建議家庭支柱們一定要配,一旦發生什麼不幸,家裡人還能靠這個生活下去。


2、重疾險


每個家庭成員都要配。




重疾險,即重大疾病保險。現在很多重疾險不僅保重疾,病情相對輕的輕症、中症,也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理賠金。



買重疾的第一個要點:保額一定要足夠。


重疾應該買多少保額?計算公式如下:



保障期,根據自己的預算而定。


預算充足的,保終身;


預算有限的,保至60歲或70歲。


但千萬不要削減保額。


在滿足了保額充足、保障終身的情況下,預算還很充裕,再去追求多次賠付。



3、醫療險


醫療險,可以用來報銷住院醫療費用,像社保一樣,需要事先墊付,事後再拿發票報銷(少數醫療險可墊付)。


挑選醫療險的要點:


1、不必過分追求高保額。現在的醫療險基本都是每年有百萬以上的報銷額度,足矣。兩百萬還是五百萬的報銷額度,差別不大,因為根本用不完,沒必要追求過高保額;


2、報銷範圍一定要不限社保,否則就起不到補充社保的作用了。


3、報銷比例越高越好,好的醫療險都是醫保報銷完以後,100%全報了。


4、最好有保證續保。現在的醫療險一般交1年保1年的短期險,最長的不超過6年。續保的時候會面臨健康變化、保費上漲等問題,所以最好選擇有保證續保的醫療險。


其他的一些額外的增值保障,有則最好,但不必過分苛求,滿足上述幾點才是首要的。


同樣的,建議每個家庭成員都配置,每年才小几百,低保費撬動大保額。


4、意外險


因意外而導致的身故、傷殘、住院醫療費用,都可以獲得理賠或報銷。


這幾天台灣知名演員高以翔在錄製運動型綜藝節目的時候,意外猝死,轟動大眾,引發了「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到來」的熱搜話題,也引發了一些人配置意外險的思考。



要說明的是,保險上的「意外」是指外來的、非疾病的、非自發的。而猝死嚴格意義上講還是由自身某種疾病因素引發的。


所以大部分的意外險,是不賠猝死的。


不過由於近些年,年輕人過勞猝死的比例上升,消費者紛紛尋求能保猝死的保險,所以部分新出的意外險也會保猝死了。有需要的朋友,挑選的時候要多加註意。


需要經常外出的朋友,又或者是比較調皮,容易磕碰受傷的小孩,可以配置意外險,每年一百多塊錢,很便宜。



4

總結


網易前員工這件事,除了引發大家的同情與惋惜,更應該為大家敲響警鐘。


在風險面前,我們必須有意識地為自己多鋪出一條退路。


還沒有給自己和家人配置保險的朋友,儘快行動,不要等到意外降臨到你頭上的時候,後悔莫及。


保險比你想像中的更重要,也比你想像中的更便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TxlktW4BMH2_cNUgI_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