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完保險就萬事大吉了?這個問題你還得想想

2019-08-20     譜藍保

原創: 譜藍君 譜藍保

相對於國內大多數0保障裸奔的家庭來說,關注譜藍君的朋友們,大多保障意識都比較好。

不過啊,譜藍君發現很多人還是停留在比較初級的保障認知中——以為買了保險就萬事大吉、一勞永逸了。

不!其實家庭財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所以我們的保障方案也要定時地檢視、調整,才能保證它全方位地、有效地保護我們。

比如保障力度不足的時候,可能就需要加保了。

一提到要加保,很多人就反感了:我都買了,還要買?肯定是想薅我一把羊毛!

而另一類極端的朋友,是生怕自己買的保險不夠,瘋狂買保險、加保。

那麼,「加保」到底是個什麼操作?什麼時候應該加保?要如何精明地加保呢?今天譜藍君就和大家聊聊「加保」這件事。

主要內容如下:

  • 「加保」是什麼操作?
  • 什麼情況下需要加保?
  • 加保注意事項


1

「加保」是什麼意思?


加保,顧名思義,加投保險

很多朋友投保後發現自己買的保額不夠,又或者想要附加上某項可選保障責任,以為直接在原來那份保單的基礎上多交點錢就行了。

其實這個是對「加保」的誤解。

一份保單一旦生效,被保人、保額、保障期限、年保費等基礎信息,基本是不能改變的了(特殊情況下,部分產品允許減額繳清)。


我們說的加保,一般有以下形式:

1、直接投保新保單;

2、「保單升級」式加保:

有些保險公司會相隔一段時間,對某款保險產品進行「優化升級」,一般會在放寬投保限制規則、增加疾病病種、提高賠付比例、增加賠付次數、增值服務等上面做文章。

有時候保險公司可以直接給你所持有的原保單進行免費升級,有些則需要加費升級,還有些不允許原有保單變更,只能重新投保一份新保單。


2

什麼情況下需要加保?


1、保額不充足

買保險就是買保額,保額一定要充足。

但是很多情況,都可能會導致我們原有保障方案中的保額不充足,比如:

某些產品有保額限制,最高只能投XX萬,無法滿足自己的保障需求;家庭的財務責任有所增加,保障需求也相應變大了;時間長了,受通貨膨脹的影響,當年的保單「縮水」了,保額不夠用;……


這些情況都可能會導致我們已有保障的保額不充足,需要加保。


2、保障期不夠長

有些朋友只給孩子配置了保二三十年的重疾險,還有些朋友在當初配置保險的時候,預算有限,只給自己買了定期的產品,比如保至六七十歲的重疾險,保障當下;

但是人一輩子都是有可能會生病的,而且年齡越大,罹患重疾的機率越高,所以如果後來預算充裕了的話,還是建議大家把保障期限延長至終身,加保一份保障終身的健康險。(注意,一般人不需要買終身壽險。)

3、預留安全餘量——多次賠付

之前給大家講重疾險的配置理念時,有說過三種梯度的保障充足度,最高梯度的,是保障終身,且多次賠付的。

有的朋友很多朋友風險意識比較強,家庭財務狀況也比較樂觀,保費預算充足,這時就希望能配置多次賠付的產品,賠完一次還能繼續賠,為自己預留一點安全餘量

這時,也可以選擇加保一份單次賠付的重疾險,甚至是多次賠付的,給自己一份多重的保障。


4、特定情境或人生階段

有些特定的情景或者是人生特殊階段,風險可能會比較集中,需要加保轉移風險。

比如搭乘飛機,可以加投一份特定航空意外險;又比如跳傘、潛水、蹦極等極限運動,一般都不在普通的綜合意外險的保障範圍內,所以可以額外加保一份特定意外險。

再有就是女性在懷孕的時候,發生健康和意外的風險都是比較大的,除了配置好基礎的四大險種外,可以加投特殊險種,比如母嬰險。

(孕婦投保指南

《孕婦不能投保?給准媽媽們的投保攻略來了!》)


3

加保注意事項


1、要從自身實際出發,不要盲目跟風

無論是初次投保還是加保,都應該是從自身需求和實際情況出發,量化好自身的保障需求,然後再匹配適合的、性價比高的產品。

不要看見別人說哪款產品好、哪款產品多人買,就盲目跟風加保了。

還是那句,沒有最好的產品,拋棄產品導向思維,加保與否,看自身有沒有這個需求,而不是看有沒有好產品。


2、在預算可承受範圍內加保

當然,有的朋友會覺得自己有保障終身、且多次賠付的保障需求,譜藍君真遇到不少朋友,瘋狂加保……

大家注意,加保也不要超出自己預算的可承受範圍。

保險是為了防範未來的人身風險造成的財務坍塌,但切勿為了買保險,而影響到自己當下的正常生活和基本需求。


(每個家庭的科學保費預算,都是可量化的)

3、加保的前提是保證當下的保障充足

加保之前,看看自己是否把整個基本保障都配置全面,至少要保證當下的保障是充足的,然後再一步步追求其他維度的保障充足度。

不要只關注某一類險種,在上面加足籌碼,卻忽略其他同樣必要的險種

4、注意保額限制,優化投保順序

有些產品投保時會有保額限制,超出了限額,就無法投保了;有些產品卻沒有。

所以想要通過加保來堆高保額的朋友,要注意投保順序,或者選擇沒有(風險)保額限制的產品加保。

不會操作的朋友,不用擔心,文末的免費課程里,就會教大家。心急的朋友,可以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課程。




(需要先花69元購買課程,

完成作業後,即可全額退還69元

相當於免費學習!)


4

說在最後


還是那句:不管是初次投保還是加保,配置保險,始終都是從自己的保障需求出發,規劃好保障方案,如果發現保障需求還沒被滿足的話,才進行加保,而且不能超過自己可承受的預算範圍。

這就需要我們先規劃好自己的保障方案,知道自己有多少保障需求,合理保費預算是多少,才知道要不要加保。


而且,保障規劃要與時俱進。

過去的保障方案可能會隨著時代、行業、家庭財務變化而變得落伍,作為投被保人,我們需要時常審視自己是否完全在保護傘下,是否充分利用保險的槓桿、發揮保險的價值,考慮要不要加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oIQtGwBvvf6VcSZFM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