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不可戰勝!伊朗發展飛彈的根本原因,其實是直掐美軟肋之處

2019-07-30     123軍情觀察室

圍繞著美伊爭端,從最初的制裁,封鎖(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後)演變成了今日刀兵相見的緊張局勢。當然,擺在美伊兩國之間的,始終是伊朗核問題。美國一直都在擔憂著伊朗獲得核武器並且將飛彈射程擴大進而對自己構成巨大威脅。

正在發射的Khalije Fars "波斯灣"反艦飛彈。該飛彈射程在150~250千米,戰鬥部裝藥高達500公斤,只需命中一枚,便足以重創或擊沉一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現在的伊朗可以說完全把"寶"壓在了飛彈身上,各種各樣的飛彈層出不窮,就連軍備競賽時期的蘇聯也無法企及。至目前為止,雖然還不清楚伊朗飛彈的真實情況,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已經完成了射程3000千米內的無縫式銜接。

如此強悍的飛彈,自然會引起美軍的忌憚。實際上,別看美軍表面上十分強大,但本質而言,飛彈是他一直都有的"軟肋"。以美國航空兵慣用的SEAD(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ces,進攻性防空作戰,一般稱之為"野鼬鼠")和CAS(Close Air Support,近距空中支援)為例,它們始終貫穿著全場作戰,是美軍對外介入衝突的根本。

通過己方優勢的傳感器融合和先進的戰術航空兵,對敵方的雷達,空中戰機進行剿滅。SEAD之後,敵方一個戰役方向內的防空能力和空軍實力基本被瓦解。

目前美軍專職執行該任務的機型是A-10攻擊機和F-35"聯合攻擊機",F-15和F-16乃至F-22有時雖然也會投擲對陸打擊彈藥支援前線作戰,但那僅僅是面對"幾乎不具備防空能力"的游擊隊時才會出現的情況。

在軍迷當中一直都有著一個共識,那就是美軍奪取制空權之後,就會不停的對地面進行狂轟濫炸,其實就是在總結這兩個戰術。SEAD負責摧毀敵方航空兵部隊和防空系統,然後CAS出動掩護前線部隊向敵方縱深推進。當然,一些漏網的防空車(像鎧甲S1這樣的防空車有極大機率能逃過SEAD的打擊並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發揮光彩)和單兵手持的點防空飛彈(像中國"飛弩",美國"毒刺"等)仍會對CAS戰機構成巨大威脅。

飛弩-6操作簡單,命中精度高,簡單的瞄準目標並發射,然後倒數幾秒,讚美真主,那麼美國戰鬥機便會成一團火球掉下來。

不得不說,美軍這套戰法的確有效,但是在飛彈面前,便成了一片空白。實際上,航空兵戰場突擊的航程是有限的,起降地點也是有著苛刻要求的,並不是所有的美軍戰機都能在前線簡易機場起降。

而多國似乎也是瞄準了這一點,發展龐大的飛彈部隊,以此來限制乃至削弱美國航空兵的效力。比如,瞄著情報傳來的美軍前線機場,用飛彈飽和打擊予以摧毀,然後配合前線和本部的航空兵對美軍發動強襲。在沒有航空兵的支援下,美軍前線部隊即使能夠守住陣地,但也會付出龐大的代價。

在這方面解放軍是玩的最"6"的,東風21D不但能打擊移動中的航母,還可以打擊地面高速移動的地面目標。在接近戰場上空時,戰鬥部分出數個分飛彈頭,以此打擊多個目標。其毀傷效果在目前的中程飛彈中,僅次於"核常兼備"的東風26。

長期以來,美國各部門各機構一直在研究中國的"反介入"和"區域拒止"能力,其實就是這點。伊朗也是看到了中國模式的成功,才會如此。據此前報道,伊朗似乎也研發了本國的"反艦彈道飛彈",但是真實作戰效能還無法確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SuguRGwB8g2yegNDvyT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