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分別投放了一顆原子彈之後,人類才對核武器有了一個深刻而且直觀的印象,而日本作為二戰的發起國之一,也以受到核彈的打擊作為對其發動罪惡戰爭的懲罰。在二戰結束之後,美國也經常使用核武器作為訛詐手段來獲取利益。這讓其他幾個軍事強國也開始研發核武器,五大常任理事國先後都研製出了自己的核武器。而全球的其他國家,也就只有印度、巴基斯坦、朝鮮和以色列先後獲得了核武器。
作為二戰元兇之一的日本在戰後受到了其應有的懲罰,日本不准擁有軍隊,僅有數量有限的自衛隊來實現對國家的防衛,而且日本憲法規定,日本自衛隊不能主動攻擊任何其他國家,通過這些條文的規定,可以說初步鎖住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手腳。而日本在這種情況下,也更加傾心於發展自己的經濟。日本的經濟一度成為世界老二,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日本也開始加入了對核能量的開發,不過這種開發僅僅局限於核電站等和平使用核燃料的方式。但是即便如此,日本也積累了不少的核燃料,就有一種觀點認為,憑著這些年日本對核燃料的開發使用所積累的經驗,別看日本現在沒有核武器,日本甚至可以在一夜之間開發出核武器,那麼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只能說,日本憑藉其現有的科技能力是能夠開發出核武器的,不過要一夜之間完成這個目標,還是太過誇張。考慮幾年還差不多。即便是全球現在有9個國家擁有核武器,但研發製造核武器還不至於像白菜爛大街那樣普遍。
要考慮日本能不能造核武器,可絕對不能單從日本本國的技術角度考慮,還要考慮一下國際環境。首先其要過的第一關就是美國人,作為當年向日本投下核武器的美國人是絕對不允許日本研發核武器的,從內心深處來講,只要日本的核武器研發出來,那就有可能有一天這種武器會報復到美國人的頭上。因此美國人絕不會允許日本研製核武器,哪怕是出現一點苗頭都不行。除非美國軍隊從日本撤出,日本成為完全自主的國家,這種條件才可能解禁。
那麼在條件解禁的情況下,日本又有多長時間能夠製造出核武器呢?答案是時間仍不容樂觀。首先我們要知道,核武器最基礎的科目就是原子彈的製造,而原子彈主要分為鈾彈和鈽彈。鈾彈的裝藥為鈾235,這種元素在天然鈾礦石中含量非常少,僅僅只有0.7%,因此必須要進行大量的提純濃縮工作。在鈾礦石充足的情況下,這種提純濃縮還需要建立大面積的廠房,製造擴散器和離心機,再加上配套的強大的電力設施,把這些裝置建造好,也是需要一年的時間的,裝置起作用之後,要達到對鈾的濃縮提純,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這一下時間夠長的了,但還是不能保證能夠研製成功。
另一種形態的原子彈是鈽彈,這種原子彈也被稱為窮人的原子彈。其裝藥為鈽239,這種裝藥主要是通過反應堆中產生的快中子對核燃料棒中的鈾238進行轟擊所產生的。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日本現在民用的核電站,所用的核反應堆雖然可以生產鈽239,但這種元素還不是武器級的鈽239,這種核元素是通過輕水反應堆來產生的,在這同時也產生了鈽240,與鈽239混在一起,穩定性非常差,用它自殺還差不多。想要把鈽240提純出來,難度比鈾235更大。因此,日本一夜之間製造出核武器來純屬瞎編亂造的謠言,聽聽就罷了,絕對不能信。(三生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