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胖子愛看電影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所有人都在等著易烊千璽創造歷史,成為最年輕的影帝,但期望和現實之間隔著時間和實力。《少年的你》讓兩位演員紅到發紫,但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多場對手戲,明顯可以看出周冬雨更為成熟、細膩,具有爆發力。
金像獎一出,易烊千璽雖然痛失影帝,但拿到了最佳新演員,實至名歸,算是一種鼓勵。他影片中的搭檔周冬雨則一飛沖天,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個金像獎影后桂冠。她擊敗了憑藉兩部電影入圍的鄭秀文和近年來發展迅猛的鄧麗欣。
前有《七月與安生》,這次又憑《少年的你》再獲影后,周冬雨已經徹底撕下了「謀女郎」的標籤,從只會演「初戀」的清純女孩成長為真正的多面演員。
撕掉謀女郎的標籤
高曉松說:「周冬雨是天生的演員」;郝蕾談起周冬雨,忍不住誇讚:「周冬雨就很好」。成為演員,獲得一個「好」字的評價,周冬雨用了多年。
雖然出道即高峰,被大名鼎鼎的張藝謀相中,成為「謀女郎」已經是眾多女星夢寐以求的成功時刻,但「謀女郎」的標籤多年來也給周冬雨帶去了負擔,完成轉身花費不少時間,積累沉澱多時,她才撕掉了這一「刻板成見」。
周冬雨因《山楂樹之戀》一舉成名,在幾千個「「靜秋」」中脫穎而出,全靠周冬雨的哭戲。
幾次試戲,張藝謀對周冬雨印象並不深刻。直到一場哭戲,他被周冬雨的純真和自然所打動。
這場哭戲,感染了張藝謀,後來的很多次,他都不會輕易讓周冬雨再哭:我希望保護那種哭泣所帶給我的內心深處很悲傷。
當時的周冬雨不沾俗塵,有著不知所措的清純和少女感。
有人形容,周冬雨的形象有著5分甜、4分澀、1分稚嫩,恰到好處,太適合演靜秋了。
雖然張藝謀要求嚴格,一場戲要拍多次,需要演員呈現出幾種不同的狀態,但周冬雨都完成了下來。片場有人感嘆,周冬雨的表演是「任意流」,是先天的一些感覺。她天生就是演員。
謀女郎讓周冬雨迅速成名,各種與「初戀」有關的角色,需要她繼續展示清純的戲紛紛找到了周冬雨。《同桌的你》、《少年班》、《奔愛》,《傾城之淚》,《宮鎖沉香》中,她一直是閃光的初戀女神。角色性格大多類似,還是突出她的純粹與天真。
周冬雨演累了,觀眾也看得疲憊。轉型,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於是我們看到了《心花怒放》中,化著濃妝的「殺馬特」女孩。
以及後來《七月與安生》中的叛逆女孩。陳可辛看出了周冬雨想要轉型的決心,她作為演員的實力。一開始,陳可辛想邀請周冬雨演內斂安靜的七月,而周冬雨看完劇本後,希望得到安生的角色。
周冬雨和馬思純,李安生和林七月,在幾頁單薄的青春小說中,依靠自己多生活和情感的理解,活生生綻出了兩朵互相妒忌、互相愛護的雙生花。
影片上映後,所有質疑她的人都閉了嘴,被她從內而外迸發出的演技和力量所震撼。
陳可辛對周冬雨讚不絕口,「從《七月與安生》看到她所有的表演,都是不按照套路的,都是你想不到的,每一個鏡頭她的表演,她的表達,都是你沒想到的,不管是笑的戲,哭的戲。」
影片里,周冬雨有多場哭戲,每一場都有變化,體現出不同的人物情緒,那些來自時間和空間的改變都能在周冬雨飾演的角色臉上得到微妙的呈現。
不少觀眾說,看著她在銀幕上落淚,自己的眼淚止不住就滑了下來。陳可辛形容周冬雨的演技:「像著了魔一樣。」
那一年,周冬雨和馬思純「雙花」問鼎,驚艷眾人。她徹底撕掉了「謀女郎」的標籤,完成了從「呆」到「靈」的升華。
去年《少年的你》的驚艷表現,不少影迷感嘆,周冬雨把眼淚留給了電影。又是一場接一場的哭戲,導演曾國祥想要「榨乾」周冬雨的情感和靈氣,但卻驚艷地發現,周冬雨越哭越「厲害」,撕心裂肺的哭、帶著恨意的落淚、愛意濃濃時的感動、強裝鎮定後的崩潰,有多少種需要,就有多少種回應。一點不誇張,周冬雨在影片中的表現可以用震撼來形容。
「影后」這頂冠冕,周冬雨完全配得上。
情商低還是夠真實
周冬雨自出道以來,一直遭受部分人的質疑,認為她在銀幕之外的現實生活中,總顯得有些情商不高。她去參加一檔綜藝節目,被質疑看不起男演員王迅,裝大牌。媒體還爆出,她對孫紅雷一些老前輩無禮。
就在輿論處於風口浪尖之際,周冬雨沒想太多,發了一條簡的博文感謝節目組和其他藝人,結果文章底下當場湧入數十萬條惡評。可見大家對她的成見有多深。說話欠玲瓏,人們多次因為其負面形象,稱她為「最差謀女郎」。
對於這些,周冬雨在媒體上回應過一次:「我的一言一行可能會影響一些青少年,或者是觀看有關於我的節目,或者電視,或者電影的人的一些觀念。所以我覺得要更加努力。」
有了意識,注意銀幕外的一言一行如今,周冬雨的負面新聞大量減少,她對電影的專注,她一個又一個的獎項,讓她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逐漸轉變。前不久,她還被稱讚為「中國電影新力量」,主持人問她:你怎麼樣去堅守這樣的初心?
周冬雨回答:「我想要做一個出色和合格的演員,這也是我一直想要追求的事情。」
雖然總能接到不少戲,但她選劇本越來越謹慎,還會向「恩師」陳可辛尋求幫助,讓對方幫她做決定,接不接戲。因為一直沒有自己滿意的劇本,她乾脆自己當起了出品人,投資了一部新導演的電影《陽台上》。為了支持電影,她還出演了一位低智女孩,再一次刷新了大眾對她銀幕形象的認知。
出道10年,周冬雨又演回了18歲的少女陳念,但銀幕上的少女並非紙板一塊的清純,而是執拗的、易碎的、頑強的、疼痛的,極為複雜的,沒人知道這個女孩能夠爆發出多麼強大的能量。
周冬雨完成了華麗的轉身,撕掉了謀女郎標籤,改變了大眾對自己的負面認知,並且再擒影后桂冠。
曾經有人問她,對未來有什麼規劃嗎?她笑著說:「有規劃就沒有驚喜啦,每部戲都是一次修行。」
誰都不是一開始就完美,只有在面對失敗的時候能接受它並改變它,才能成為變成更優秀的自己。從少女靜秋,到影后周冬雨,曾經的不完美成就了她現在的趨於完美。
未來的周冬雨,更值得我們期待。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娛樂,有點有料有深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TlS6nEBiuFnsJQVfy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