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能在世子之爭中完勝曹植,皆因此人的兩條計謀

2019-11-12     說三國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

ID:shuosanguo

曹丕能在世子之爭中完勝曹植,皆因此人的兩條計謀

在曹丕與曹植的世子之爭中,湧現出多方力量站在雙方背後。以荀彧賈詡以立長為核心支持曹丕,而以楊修,丁儀等人為首的年輕士族則力挺曹植。雙方不斷揣摩曹操的心思,以期能在未來曹魏政壇上謀取一席之地。

世子之爭往往是非生即死,站錯隊的結局常常是慘澹收場。即使與曹丕私交不錯的楊修,因為他所處之立場,也使得最終在世子落定之後走向了斷頭台。

今天我們不去說世子之爭中那些耳熟能詳的事件,我們來關注一個在這場不見血的戰爭中,一個潛伏在各尊大神背後的小人物。可以這麼說,正是因為有了他,曹丕才最終獲得了魏王的寶座。而這個小人物,就是日後被封為「丑侯」的吳質。

吳質,字季重,兗州濟陰人。由於其出生不佳,喜歡結交權貴,不與鄉里往來,所以他的名聲並不好,但他之後卻官至振威將軍,假節都督河北諸軍事,封列侯。這一切的緣由,都是他在助曹丕奪下世子之位中,立下的汗馬功勞。

曹丕曾派人請教賈詡,問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賈詡的回答很官方:

原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

——《三國志 賈詡傳》

看似官腔,實為至理名言。曹丕知道了此為根本,但他需要「道」之外的「術」!而這個術,就是吳質教他的,總結起來無非兩個字:誠和疑!

什麼是誠?就是要讓曹操看到曹丕的誠實,誠懇!

什麼是疑?就是要讓曹操對曹植產生懷疑。

一方面使自己加分,另一方面使對手扣分,這就是吳質的基本策略。而之後曹丕也正是嚴格執行了吳質的策略,從而使自己在世子之爭中占據優勢。

世語曰:魏王嘗出征,世子及臨菑侯植並送路側。植稱述功德,發言有章,左右屬目,王亦悅焉。世子悵然自失,吳質耳曰:「王當行,流涕可也。」及辭,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咸歔欷,於是皆以植辭多華,而誠心不及也。

——《三國志 王衛二劉傅傳 引注 世說新語》

首先是誠懇,曹操出征,曹植秀文采,現場歌功誦德。而吳質則讓曹丕啥都別干,就使勁哭,體現齣兒子對父親的不舍之情。曹丕的演技也是剛剛的,哭得曹操和周邊的大臣都感動了,紛紛豎起大拇指,這孩子誠意十足啊。

充分顯示了自己的誠懇,但在才能方面卻輸一籌,曹丕只能說是保住了一個平手的資格。下一步便是如何讓曹操對曹植產生疑惑。而這一點,根本不用吳質去主動創造,因為平時高調慣了的曹植,早已經不知道了收斂。

以車載廢簏,內潮歌長吳質與謀。脩以白太祖,未及推驗。太子懼,告質,質曰:「何患?明日復以簏受絹車內以惑之,脩必復重白,重白必推,而無驗,則彼受罪矣。」世子從之,脩果白,而無人,太祖由是疑焉。

——《三國志 王衛二劉傅傳 引注 世說新語》

由於吳質不在京城為官,為了避嫌,曹丕用破蔞子偷偷將吳質運進府中參謀諸事。而此事被楊修所知曉,吳質便使出一招反間計。當次日楊修滿懷希望從蔞子中拎出吳質時,他只看到了蔞內的白絹。誣告!這是赤果果的誣告!想必楊修的臉當時是煞白煞白的。因為從此曹操對曹植打上了問號。

你曹植的聰明是裝出來的?

你曹植一心想誣告你哥曹丕?

……


帝王的多疑往往會改變人的一生,這一次改變的就是曹植的一生。

而此之後,曹操對雙方還進行了多次的考核。

「鄴城出門傳令」,曹丕始終擺出一副「誠懇」的模樣,以「不忍殺父親將士」之名悻悻而歸;曹植則「急功近利」斬殺守門將士,成功傳令而回。

「樊城救徐晃」,曹丕「誠懇」地為其弟曹植舉辦送行宴會,嗜酒的曹植直接因酒醉誤了次日的發兵時間……

不斷的試探,不斷的較量!曹丕始終用「誠懇」答覆曹操提出的難題屢屢得分;反之,曹植卻不斷暴露自己的性格弱點屢屢失分,使曹操對他產生「懷疑」。直到那次「夜闖司馬門」事件的發生,曹植的奪位之路終結。


世子之爭就此落幕!


在賈詡的戰略指引下,在吳質的戰術指導下,曹丕憑藉著出色的演技獲得曹操信任,成功上位。而我們的主人公吳質,就此扶搖直上,平步青雲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KMEam4BMH2_cNUg6pJ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