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能太囂張!揭秘三國時期的鳳雛龐統為什麼會屢屢面試受挫

2019-09-28     說三國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

ID:shuosanguo


做人不能太囂張!揭秘三國時期的知名人士鳳雛龐統為什麼會屢屢面試受挫


一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讓天下人皆知了諸葛亮與龐統。但與諸葛亮出山即受劉備重用不同,龐統的求職經歷可謂波折得多,先是投奔周瑜,在帳下擔任功曹一職,主管考察記錄業績。只可惜周瑜早逝,龐統的第一次求職以老闆逝世為止。在送回遺體之後,他並沒有留在東吳,據說是因為其醜陋的相貌不得孫權喜歡,這也使他東吳的仕途就此斷送。

回到荊州的龐統發現,此時的荊州已經是劉備當家做主。作為南州士子中的佼佼者,龐統也得到了劉備的徵用,但不知為何,劉備直接把他下放到耒陽縣當縣令去了。一個廣受好評的才子,為何無法獲得孫權與劉備兩大雄主的喜愛?真的是因為相貌醜陋?其實未必……

龐統有一個愛好,就是品評時政人事。由於龐統有著司馬徽「甚異之」的品牌背書。得到他品評之人在日後的求職之路上也有加成。但與許劭看人極准不同,龐統的品評往往言過其實。

每所稱述,多過其才,時人怪而問之,統答曰:「當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方欲興風俗,長道業,不美其譚即聲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教,使有志者自勱,不亦可乎?」
——《三國志 龐統傳》

從史書記載來看,龐統的情商及口才真是了得。他深知品評人物是獲得聲望的好方法,但同時又不是給出負面品評以丟失交際的可能性,所以在他的嘴中,誰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誰都是那個輔國之材。正因如此,在他身邊有著相當多的朋友。

而他給周瑜送葬之際,還與孫權帳下的陸績、顧劭、全琮結交為好友,並對他們做出了品評。

及當西還,並會昌門,陸績、顧劭、全琮皆往。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謂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
——《三國志 龐統傳》

公開場合之下,他對陸績,顧劭做出了非常正面的評價,且將陸績稱為弩馬,在場人都覺得他是在場最佳人才。至於全琮,或許真不入其法眼,前半句幾乎否定了全琮,但後半句明顯給全琮留足了顏面,這就是龐統。

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龐統是一個謙遜敦厚,又有些才學的老好人?而龐統下面的表現,就讓人有些說不出的感受。

或問統曰:「如所目,陸子為勝乎?」統曰:「駑馬雖精,所致一人耳。駑牛一日行三百里,所致豈一人之重哉!」劭就統宿,語,因問:「卿名知人,吾與卿孰愈?」統曰:「陶冶世俗,甄綜人物,吾不及卿;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劭安其言而親之。
——《張勃吳錄》

而到了相對私下的場景,龐統就換了一種說法。當他人私下詢問龐統之時,龐統給出了「弩馬,弩牛論」的全新解釋。而當顧劭親自拜訪之時,他又對顧劭的」陶冶世俗,甄綜人物「大為稱讚,還給自己貼上了」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的標籤。

這就是那個龐統,是不是有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樣子?所以,龐統所最擅長的,或許正是他的能言善辯。我們再回過頭來想早年他與司馬徽在桑樹下的那一場激烈討論,似乎更像是兩代知識分子的一場辯論大賽吧。

那有人會說,能言善辯難道不是證明龐統的才學嗎?沒錯,有才學不假,但恃才傲物就有大問題。從司馬徽在樹上採桑,龐統坐於樹下與之辯論就可看出,龐統是一個不拘禮節之人。兩人可以一人在樹上,一人在樹下聊上一天,怎麼看都是一個不禮貌的行徑了。

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
——《三國志 龐統傳》

而當別人指出他品評的人物普遍言過其實時,他的一番」教化勉勵論「又企圖為自己洗白。雖然聽似合情合理,但嚴格的說就是不合時宜,為自己的品評做掩飾罷了。這樣的情況,當今社會稱為」嘴硬「!

龐統在入仕前的這些特徵,我們就兩個字來概括,就是:顯擺!

請試想,你是一個公司的老闆,來了一個簡歷普通,業內小有名氣的求職者。可面試時也不做資料準備,上來就誇誇其談,你會有什麼樣的第一印象?

龐統就是這樣一個放肆顯擺自己才氣的年輕人!平時在好友之間顯擺,或許還能搏一個聰慧的名聲;碰到像司馬徽這樣的好老師,能夠耐心聽他說上一整天……但面對劉備,孫權這樣的雄主,早已聽膩了那些自命不凡的誇誇其談,還指望著能受重用?

所以說,龐統早年的求職坎坷,源於自己性格中的缺陷。其雖有大才,但性格最終還是制約了他的入仕生涯。幸好,之後魯肅,諸葛亮這樣的大拿聯名推薦,給了龐統在劉備處第二次面試的機會。

所以說,龐統的入職辛酸路也給了我們後人一絲啟發:

如果你沒有後台,

即使你再牛B,

也別太顯擺啦!

低調點好嗎?

展示才華先要有機會走上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QpBgG0BMH2_cNUgJyoI.html